富士 X-T 系列與 X-Pro 系列可說是 X-Mount 的兩大台柱,去年 Q4 發表的 X-Pro3 以鈦合金材質打造,帶來更復古的設計且維持旁軸相機般的造型、賦予更強悍的對焦系統並加入「Class Neg.」經典彩色負片的軟片模擬效果,順勢也掀起了一波換機潮!而在今年 2 月底推出的 X-T4 可說是集富士影像科技於一身的全新機種,更是繼 X-H1 之後加入 IBIS 機身防手震的 X-Mount 相機。
X-T4 最大可提供 5 軸 6.5 級的快門補償能力,除此之外還有 15fps 高速連拍與 0.02 秒的合焦能力、4K 60p 10bit / 1080p 240fps 錄影規格、側翻式觸控螢幕、加入 ETERNA Bleach Bypass (漂白)模式,並採用新一代的大容量鋰電池;簡單的說 X-T4 就是 X-Mount 相機的性能表率,幾乎所有的好料全都在它身上,如果要入手 X-Mount 機皇的話選它準沒錯!
▌Fujifilm X-T4 主要規格:
- 2610 萬畫素背照式 X-Trans CMOS 4 感光元件
- 四核心 X-Processor 處理器
- 內建 5 軸 6.5 級手震補償系統
- 最高 15fps 連拍
- 最快合焦速度 0.02 秒
- 369 萬點 0.75x 電子觀景窗
- 3 吋 162 萬點觸控液晶螢幕
- 最低對焦檢測亮度 -6EV
- 快門壽命高達 30 萬次
- DCI 4K 60P 400Mbps(SD 卡寫入:4:2:0 10bit / HDMI 輸出:4K/60P 4:2:2 10bit)
- 1080p 最高 240fps
- 可拍攝 F-Log / HLG 10bit,而且可儲存至記憶卡
- 加入全新色調「Eterna Bleach Bypass」
▌Fujifilm X-T4 外觀及特色介紹:
其實嚴格說起來...不論是 X-T 或 X-Pro 系列的造型都是復古取向,也可以說是可換鏡相機中的顏值代表,X-T4 的外型乍看之下幾乎與前代 X-T3 無異,機身採用金屬材質打造,機身密封處多達 63 處且具備防塵、防滴以及 -10℃ 的抗低溫能力。X-T4 的體積與前代相比稍大一些,整體握感也提升許多,仔細端詳軍艦部的造型也可以察覺到它的線條比過去更銳利,其體積為 134.6 x 92.8 x 63.8(mm),重量則從前代的 489 公克提升至 526 公克,加上電池與記憶卡後的整體重量則為 607 公克。
X-T4 搭載 2,610 萬畫素的背照式 X-Trans CMOS 4 感光元件,以及高速影像處理引擎 X-Processor 4,影像核心與去年推出的 X-Pro3 相同;雖然畫素僅有 2,610 萬,跟時下的全片幅高畫素機種可能佔不到便宜,但已經比坊間主流的 24MP APS-C 感光元件要高出 2MP 左右。
當然也有不少消費者一直期待富士加入全片幅的行列,但它們卻反其道而行往中片幅靠攏進而發展出 GFX-Mount,而且不論是定價或性能都完全不輸歐美品牌,重點是體積與重量是業餘玩家所能接受的,我想這也是富士一直固守 APS-C 片幅的緣故;儘管 X-T4 的性能已經是同級中的翹楚,但它依舊維持緊湊的機身與機械的操控感,就連 XF 56mmF1.2 R 與 XF 200mmF2 R LM OIS WR 這類的大光圈定焦鏡,體積與重量都比全幅鏡頭要輕巧許多,這也是為什麼 X-Mount 存在許多鐵粉的原因之一。
機身正面設有一具指令轉盤支援下壓功能,一旁則是 LED 補光燈,再往下看則是獨立自訂鍵,可依使用者需求自訂功能;X-T4 型號下方設有 PC 同步孔,如果手上還有較傳統的外閃或棚燈可以連接「PC 線」就能派上用場了!
機身正面左下設有「對焦模式轉盤」,這也是 X-Mount 中高階機種必備的設計,只是小編還無法練就靠手指感覺當下的對焦模式,還是要配合觀景窗或螢幕上的提示。「S」指的是單次自動對焦、「C」指的是連續自動對焦、「M」則代表手動對焦。
機頂維持傳統的 X-T 系列風格,有趣的是 X-T4 的實體轉盤比 X-PRO3 更多,可快速切換拍照與錄影模式,而且可自訂快門驅動模式,例如連拍、包圍曝光、濾鏡效果...等等。
以上是 X-T4 搭配 XF 16-55mmF2.8 R LM WR 的範例,握持手感相當不錯,這顆鏡頭也是 X-Mount 的變焦大三元之一,未內建鏡頭防手震算是小小的遺憾,搭配內建機身「5 軸 6.5 級」防手震的 X-T4,快門補償能力最高可達 5.5 級,說到這裡其實 X-T4 也是繼 X-H1 之後第二款內建機身防手震的機種。
X-T4 + XF 16-55mmF2.8 R LM WR 這樣一機一鏡的組合,總重約 1262 公克,小編以雙手操作時還算負擔的過去,但如果是要單手自拍的話,就顯得比較吃力了。
- 曝光補償/快門速度/快門電源
- 拍照/錄影轉盤
- 感光度/快門釋放
- 撥桿
X-T4 機頂左肩的轉盤上層可用來自訂感光度,標準感光度從 ISO 160~ISO 12800,但如果是擴展感光度的話就得切到「C」再透過轉盤自訂,擴展值來到 ISO 80~ISO 51200;下層透過撥桿可以用來切換 HDR、連拍速度、包圍曝光、全景拍攝...等等,而這次最讓小編感到驚艷的新功能就屬「HDR」,新增的 DR 800% 及 DR 800%+ 讓 HDR 的表現變得自然且討喜。
X-T4 最大的改變就是加入側翻式螢幕,方便使用者自拍或多角度取景,這是過去高階機型所沒有的設計,不過 X-T100 早就有這樣便利的結構。「AF-ON / AEL-ON」這兩顆按鍵重新排列後我覺得比前代更順手,重點是握姿不太受影響,至於「Q 鍵」則移到右上角。
- 翻轉自拍
- 多角度取景
- 螢幕背蓋壓紋
▲麻豆自拍:X-T4 16mm ISO160 f/2.8 1/100s
側翻式觸控螢幕的規格為 3 吋 162 萬點,但觸控支援的項目還是有限,以觸控拍攝及對焦點的選擇為主。當 X-T4 收入包包時建議可以將螢幕反蓋,減少螢幕被刮傷的機率,另外螢幕背蓋還特別以皮革壓紋處理,質感滿分!
- 電子觀景窗
- 取景模式切換
X-T 系列從 X-T2 開始加入對焦搖桿的設計,印象早期的搖桿接觸面積較小,長時間操作手指容易感到不適,不過 X-T4 的搖桿就沒有類似的問題;另外機背的方向鍵均可自定義功能,軟片模擬、測光模式、白平衡...等等,另外也可以透過指滑螢幕喚出指定功能。
- 機身右側
- 雙 SDXC UHS-II 插槽
- 機身左側
- 傳輸埠
- 機底
- 電子接點
- 大容量新式鋰電池
▌標準感光度表現(ISO 160~12800)
X-T4 的感光元件源自於 X-T3,均是新一代的 X-Trans CMOS 4 背照式感光元件,標準感光度從 ISO 160~12800,擴展感光度最低 ISO 80,最高感光度則來到 ISO 51,200,不過小編在測試時一時不察未開到擴展感光度,所以僅能提供標準感光度給各位參考,因為測試時間有限機器不到一週也沒機會補測。X-T4 感光度在 ISO 160~1600 之間時畫面中的細節皆能完整被保留,ISO 3200 起開始有輕微的抹除感,堪用值大概在 ISO 3200~6400 之間。[點擊下載]
▌動態範圍比較
以下分別是透過 LR 修正後與原始 JPG 的表現,光用肉眼判斷很難分出高下,X-T4 在 -5~+2 絕對是允許的工作範圍,+3 要拉回時天空的階調已不存在,這也是為什麼老玩家都會建議新手在拍照時,曝光寧願 under 也不要 over,而這樣的表現已幾乎與新世代的全片幅機種平起平坐。[點擊下載]
▌Under 5 EV 拉回後的雜訊比較
-5EV 透過 LR 這類的軟體將亮度拉回後,就算感光度只有 ISO 160 還是會有大量的雜訊產生,這時就能看出相機本身的雜訊抑制能力的表現,而 X-T4 以APS-C 片幅這樣的雜訊抑制表現來說我個人覺得相當不錯了。
▌各種軟片模擬表現(新增 ETERNA Bleach Bypass「跳漂白」 )
「軟片模擬」一直是富士相機的強項,不過僅限 X-T30 以上的機種,因為以 X-T200 為例搭載的僅是一般 APS-C CMOS,而 X-T30 等級以上的機型均是採用 X-Trans CMOS,這是影響發色的最大關鍵。X-T4 除了加入X-Pro3 的 Classic Neg. 之外,更增加了全新開發的 ETERNA Bleach Bypass(跳漂白),不過這風格我覺得適用的主題比較有限,傾向較為特殊的創作風格。
小編自己則是最愛用 Classic Chrome 與 Classic Neg.,其中 Classic Neg. 更是佔實拍照的最大宗,因為這色調真的充滿負片的味道,也是我剛接觸攝影時最常用的平價 FUJICOLOR SUPERIA X-TRA 400 底片,常常一買就是好幾盒;而這也是富士用戶如此死忠的主因,機身直出的 JPG 就擁有風格獨具的影像,害小編測完都想玩雙系統了...說真的這也能省下不少修圖時間,重點是「軟片模擬」也能套用在影片上,這對不諳影片編輯、調色的相機玩家來說更是利多。
- 【人像】PROVIA/Standard
- Velvia/Vivid
- ASTIA/Soft
- Classic Chrome
- PRO Neg.Hi
- PRO Neg.Std
- Classic Neg.
- ETERNA/Cinema
- ETERNA BLEACH BYPASS
- ACROS
- 【風景】PROVIA/Standard
- Velvia/Vivid
- ASTIA/Soft
- Classic Chrome
- PRO Neg.Hi
- PRO Neg.Std
- Classic Neg.
- ETERNA/Cinema
- ETERNA BLEACH BYPASS
- ACROS
▌效果自然且易用的 HDR 功能
X-T4 與 X-Pro3 同樣都內建 HDR 的功能,透過機頂左肩的轉盤可快速啟用,小編印象我使用的設定是「自動」,HDR 是以多張連拍進行自動合成,以手持即可無須上腳架(避免大幅度晃動),成果我覺得算是相當自然,尤其是高反差的情況下拍攝風景(特別是逆光),可以完整將天空的細節保留下來,包括藍天白雲以及高光的階調,甚至我可以這麼說...X-T4 是我測試過 HDR 表現最讓我滿意的相機,以下有六組範例供各位參考。
▌臉部 / 人眼對焦測試(AF-C + 20fps)
X-T4 的臉部對焦系統也包括眼部偵測能力,使用者可選擇辨識「左/右」眼或隨機辨識,當麻豆在畫面中的佔比僅小小一塊時,「臉部」就能清楚被辨識,麻豆約 2/3 身比例時就能成功辨識眼部,若開啟 AF-C 搭配半快門操作的話就能持續進行追蹤;進行 20fps 連拍時亦不會有畫面延遲或黑屏的情況出現,當 MD 轉身時對焦範圍會以上半身為優先,偵測到側臉時眼部對焦框就會立馬出現。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純直線步行 - 臉部/眼部對焦 | ▲步行 + 轉身 - 臉部/眼部對焦 |
▌對焦系統 / 追焦連拍測試(AF-C + 20fps 機械快門)
連拍速度 | 快門類別 | 裁切 | 連續自動對焦 |
30fps | | | 可 |
20fps | |||
10fps | |||
20fps | | ||
15fps | 機械快門 | ||
10fps | |||
8fps |
接著讓我們看看 X-T4 透過機械快門執行 15fps 連拍的表現,摩托車前進的速度約 45km/h 左右,小編取最接近拍攝者的 30 張連續照片來進行檢視,對焦點鎖定在安全帽的「Logo」上,每張照片均為 2,610 萬的原始大圖,放大檢視得到的結果可以得知 X-T4 在這樣的測試條件下成功率不敢說百分之百,但至少有 9 成 5 以上。
●X-T4 + XF 200 f/2R LM OIS WR:光圈先決、200mm(等效300mm)、f/2、1/4000s
▌5 軸 6.5 級鏡頭防手震(搭配 XF 16-55mmF2.8 R LM WR)
X-T4 是富士 X-Mount 繼 X-H1 之後第二台內建機身防手震的機種,過去 X-T3 甚至是 X-Pro3 未內建 IBIS 似乎都有傳言,以上機種因受限於機身尺寸所以塞不下防手震機構,沒想到體積與 X-T3 相仿的 X-T4 就這麼實現了富士粉的心願。官方標榜 X-T4 具備 5 軸 6.5 級的防手震能力,不過這得看鏡頭而定,以現有的鏡頭來看最少都支援到 5 軸 5 級的水準,以下小編搭配 XF 16-55mmF2.8 R LM WR 鏡頭可支援到 5 軸 5.5 級,分別進行 16mm 廣角端與 55 望遠端的測試(以下均是 2,610 萬畫素原圖再進行區域裁切 720x480)。
●16mm 廣角端(f/22、3s、ISO 160):16mm(等效 24mm)往回推 5.5 級的快門補償約 3 秒左右,小編以純手持測試開關防手震的表現,當機身防手震開啟時成功率約 5 成,如果是關閉防手震的話成功率大概只剩 1 成左右。
●55mm 望遠端(f/10、1/1.6s、ISO 160):55mm(等效 82.5mm)往回推 5.5 級的快門補償約 1/1.6 秒左右,小編以純手持測試開關防手震的表現,當機身防手震開啟時成功率約 4-5 成,如果是關閉防手震的話則是全軍覆沒。
▌4K 60fps @400Mbps 的影片表現
富士 X-Mount 相機從來都不是以錄影性能為主打,不過 X-T4 這次卻讓大家都跌破了眼鏡,承襲過去 X-T3 多數的優秀規格,使得 X-T4 可錄製 DCI4K(4096×2160)與 4K(3840 x 2160)的解析度,流量更是高達 400Mbps,而且更罕見的支援到 60fps 10bit,目前似乎沒有 APS-C 的無反可換鏡相機有此規格;而且透過 SD 卡即可直接拍攝 4K/60P 4:2:0 10bit 影片,若是透過外錄器的話則可輸出 4K/60P 4:2:2 10bit 的影片。
如果是拍攝 C4K / 4K 60p 的影片長度最長限制在 20 分鐘,30p 以下的話錄製時間最長則是 30 分鐘;X-T4 錄影時的連續對焦系統算是聰明,且合焦的過程也稱得上平順,拍攝期間如果擔心用轉盤調整曝光值導致機身晃動的話,也可以用觸控方式來調整曝光參數,以下五部影片的範例均是套用「Classic Neg.」軟片色調的成果,畫質均為 4K 60p。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1080p 240fps 的高速影片表現
1080p 每秒可錄製 240 格的高速影片也是業界翹楚,多數都還停留在 120fps,若以每秒 24格 來播放的話,等同 X-T4 可記錄下 10 倍慢速度的高畫質影片,影片最高流量為 200 Mbps,單段錄製最大長度則是 3 分鐘。以下影片分別有小潔的華麗轉身與招牌笑容、在小溪裡洗澡的紅嘴黑鵯以及拼命揮動翅膀的蜜蜂們,均可以呈現 10 倍慢的影片效果。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4K 60fps 使用 IBIS 機身防手震與 DIS 數位防手震的差異
X-T4 搭配 XF8-16mm F2.8 R LM WR 這顆鏡頭的總重量來到 1,232 公克,這對女生來說的確是很吃力,如果打算邊走邊拍的話,建議用兩隻手操作比較妥當。為了測試防手震開啟前的差異小編分別以關閉防手震、開啟 IBIS 與 IBIS + DIS 的環境下進行自拍測試,其中開啟 4K 60p 會強制裁切 1.18x,倘若再啟用 DIS 的話裁切率則會達 1.29x。(如果在意裁切率的話建議可以用 4K 24p 作業,但 DIS 還是會裁)
從測試影片來看當防手震全關時的畫面晃動感真的很明顯,儘管鏡頭的等效視角 12mm 依舊抵擋不了「步行+手持」的搖晃程度,在開啟 IBIS 後便可以感覺到晃動感的明顯修正,同步再開啟 DIS 時畫面四周被拉扯的感覺更獲得了改善,但帶有輕微果凍感,且修正幅度有限...不像 IBIS 開啟後效果那麼顯著。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 關閉 | ● IBIS 開啟 | ● IBIS + DIS 開啟 |
▌軟片模擬 / Flog / HLG
X-T4 雖然無法拍攝 RAW 格式的影片檔,但也支援 F-Log 與 HLG 錄製,適合用來記錄高反差的環境,更有利於後期製作調整彈性較大。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軟片模擬:Classic Neg | ●F-Log | ● HLG |
▌Fujifilm X-T4 使用心得與結論
這次評測最大的遺憾我想就是時間不夠用吧!因為 Kimin 舊疾復發所以臨時換我接手,大概就只有一週左右的時間要把 X-T4 摸透還真是硬手,其實前陣子的 X-Pro3 及 X100V 都是我想測的機子,不過當時因為手邊滿檔騰不出時間作業,現在總算有機會一親芳澤我還不測爆 XD!
X-T4 這次的規格真的頗具誠意,進化幅度大幅超越前代,如果是從 X-T2 或 X-T30 要升級的同學肯定相當有感,首先 X-T4 的握感可是僅次於 X-H1,不僅機身厚度增加握柄的也比過去凸出,這次還加入了 5 軸 6.5 級的機身防手震,分別支援拍照及錄影,經過小編實測來推估的話,至少有 4 級的快門補償能力且成功率較高(因為本篇我都是以 5.5 級進行測試)。
X-T4 快門的回饋與聲音跟過去也有明顯的不同,戶外拍麻豆時距離大概 2~3 公尺就聽不到快門聲,且 X-T4 的快門震動抑制真的很出色,快門簾升降的震動幾乎是微乎其微,這也讓我聯想到 Leica M10P。
機身上下的按鍵、曝光轉盤、指令轉盤的配置位置都相當順手,唯獨觸控螢幕還是無法直接用來操作主選單,新加入的可翻轉螢幕可能是扭轉局勢的關鍵,畢竟 X-T4 錄影規格傲視 APS-C 無反可換鏡相機市場,肯定有機會成為專業 Vlogger 或 Youtuber 的生財工具。
提到富士當然不能錯過的就是「軟片模擬」功能,相較於前代機來說 X-T4 新增經典負片 Classic Neg. 與 ETERNA Bleach Bypass(跳漂白),後者雖然不是我的菜,但卻能贏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圍,前者是 X-Pro3 開始出現的軟片風格,也是能滿足我對底片色調的偏愛,而且所有「軟片模擬」均可以套用在照片與影片上。
這次使用的鏡頭有五顆,依序是 XF8-16mm F2.8 R LM WR、XF16-55mmF2.8 R LM WR、XF56mmF1.2 R、XF100-400mmF4.5-5.6 R LM OIS WR、XF200mmF2 R LM OIS WR,但主力集中在「XF56mmF1.2 R」因為它的淺景深較能凸顯主題,話說回來今天如果我沒有鏡頭包袱的話,我應該會選 X-T4 作為工作機 & 家庭記錄。
因為年紀越長時間越寶貴,除了工作需求以外實在沒有修圖的動力,X-T4 的性能與軟片模擬色調正好可以滿足我的需求,鏡頭應該會是以大光圈定焦鏡為主力吧!因為 APS-C 的大光圈鏡頭真的比全片幅要小巧太多了,不過整套買下來少說六位數起跳...我想我還是乖乖用老機撐著吧!
值得讚賞的部份:
◎ 內建 5 軸 6.5 級的機身防手震,動靜態皆支援
◎ 機身具備防塵、防滴以及 -10℃ 的抗低溫能力
◎ 30 萬次的快門壽命,快門聲輕且震動極小
◎ 機械快門連拍最高 15fps、電子快門最高 30fps(1.25x)
◎ 臉部辨識準確且支援眼部追蹤
◎ 暗部對焦能力來到 -6EV
◎ HDR 操作簡單且效果自然
◎ 豐富的軟片模擬(新增 Classic Neg. 與 ETERNA Bleach Bypass)
◎ 採用側翻式觸控螢幕,適合自拍及低角度取景
◎ 支援 C4K / 4K 60fps 及 1080p 240fps 錄影
◎ 改用 NP-W235 大容量鋰電池,標準續航力可達 500 張
可以改進的部份:
◎ 耳機監聽孔需透過 TYPE-C 轉接或使用電池手把(選配)上的接孔
◎ AF-C 時對焦點有時會飄走
◎ 無法透過螢幕觸控來操作主選單
◎ 觸控鎖定對焦點後無法透過再次觸控來改變對焦點位置
|
X-T4 38mm ISO320 f/2.8 1/640s
X-T4 23mm ISO160 f/2.8 1/200s
X-T4 280mm ISO500 f/2.8 1/420s
X-T4 30mm ISO160 f/2.8 1/420s
X-T4 56mm ISO160 f/1.2 1/2500s
X-T4 54mm ISO320 f/5.6 1/160s
X-T4 55mm ISO320 f/2.8 1/300s
X-T4 56mm ISO160 f/5.0 1/950s
X-T4 280mm ISO2500 f/3.2 1/420s
X-T4 55mm ISO160 f/4.0 1/105s
X-T4 16mm ISO320 f/2.8 1/950s
X-T4 16mm ISO320 f/4.0 1/480s
X-T4 280mm ISO1250 f/2.8 1/420s
X-T4 42mm ISO320 f/2.8 1/400s
X-T4 55mm ISO320 f/2.8 1/450s
X-T4 280mm ISO400 f/2.8 1/140s
X-T4 16mm ISO320 f/5.6 1/80s
X-T4 16mm ISO320 f/2.8 1/1250s
X-T4 52mm ISO1000 f/5.0 1/80s
X-T4 280mm ISO320 f/2.8 1/420s
X-T4 16mm ISO320 f/2.8 1/550s
X-T4 22mm ISO320 f/6.4 1/480s
X-T4 171mm ISO3200 f/4.8 1/240s
X-T4 16mm ISO160 f/2.8 1/450s
X-T4 386mm ISO320 f/5.6 1/500s
X-T4 280mm ISO3200 f/8.0 1/420s
X-T4 55mm ISO160 f/2.8 1/110s
X-T4 56mm ISO160 f/1.2 1/6400s
X-T4 8mm ISO160 f/2.8 1/1900s
X-T4 280mm ISO160 f/2.8 1/320s
X-T4 56mm ISO320 f/2.0 1/900s
X-T4 56mm ISO160 f/1.2 1/2400s
X-T4 280mm ISO640 f/3.2 1/420s
X-T4 56mm ISO320 f/1.2 1/1700s
X-T4 56mm ISO160 f/1.6 1/2900s
X-T4 280mm ISO1000 f/2.8 1/125s
X-T4 22mm ISO400 f/2.8 1/1250s
X-T4 200mm ISO250 f/2.0 1/1000s
X-T4 280mm ISO640 f/2.8 1/125s
X-T4 56mm ISO320 f/1.2 1/1100s
X-T4 45mm ISO160 f/5.6 1/90s
X-T4 280mm ISO1000 f/2.8 1/500s
X-T4 16mm ISO160 f/2.8 1/480s
X-T4 46mm ISO640 f/4.0 1/70s
X-T4 56mm ISO160 f/1.2 1/3800s
X-T4 19mm ISO320 f/2.8 1/280s
X-T4 35mm ISO1000 f/5.6 1/50s
X-T4 55mm ISO160 f/2.8 1/140s
X-T4 38mm ISO320 f/2.8 1/550s
X-T4 56mm ISO160 f/1.2 1/750s
X-T4 280mm ISO320 f/2.8 1/850s
X-T4 16mm ISO160 f/2.8 1/450s
X-T4 42mm ISO160 f/2.8 1/320s
X-T4 386mm ISO200 f/6.4 1/500s
X-T4 22mm ISO160 f/2.8 1/550s
X-T4 280mm ISO250 f/2.8 1/420s
X-T4 116mm ISO1600 f/5.0 1/170s
X-T4 200mm ISO160 f/2.8 1/1400s
X-T4 29mm ISO160 f/2.8 1/450s
X-T4 56mm ISO160 f/1.2 1/1250s
X-T4 386mm ISO1600 f/5.6 1/500s
X-T4 55mm ISO320 f/2.8 1/240s
▌特別感謝
# MD:饒詩婕
# 拍攝協力:Bryan、Martin、Harve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3dN1Y0U
百家樂/線上投注 http://www.iwin9418.com
真人娛樂 |百家樂、德州撲克、麻將遊戲、21點、13支
六合彩球 | 香港六合彩、 大樂透、 威力彩、 今彩539
電子遊戲 | 水果盤 、 捕魚達人 千炮版 、 骰寶 、 輪盤
黃金期權 | 全新開放 、 股市 、 黃金 、 外幣
百鬼夜行 | 30線、4500倍、拉霸、五鬼運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