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動車的話題被許多人廣為討論,國內汽車市場的接受度也逐漸升溫,而影響電動車購買意願的主要考量,還是集中在充電便利性的問題,以台灣目前的狀況為例,充電設施建構比較齊全的僅有Tesla,但若購買其他品牌電動車,自家裝設充電裝置能提供日常需求,但若前往外地長途行駛,就有可能面臨充電無門(或是充電效率低落)的情形。
Nissan 自2016年底推出的「e-POWER」電動車系統,可說是提供另一種電動車運用的思維,本回試駕的 Nissan Note e-POWER,卻是一輛不必尋找充電樁的電動車,稍有概念的網友們可以猜到,它正是一輛與 BMW i3 REX 相似的增程式電動車(但i3仍提供充電孔),雖然搭載傳統式內燃機引擎,但僅供發電使用,實際動力輸出來自於電動馬達,因此你可以將 Note e-POWER 視為一款另類的電動車,也可以說是另一種 Hybrid 系統的呈現方式,也因這種與自家電動車 Leaf 相同的電動車核心技術,使得 Note 在2018年成為日本市場最暢銷的車款,年度銷售量為13.6萬輛,其中搭載 e-POWER 系統的車款占比約七成。
也因Note e-POWER所帶來的絕佳市場反應,Nissan也為另一款主力MPV車款Serena增設e-POWER動力,同樣在日本市場獲得出色的銷售表現,因此e-POWER動力系統在未來也有可能搭載於下一代X-Trail、Sentra,甚至是Kicks等海外銷售車款,隨著國內在未來也將實施更嚴苛的環保法規,因此台灣現行販售的Nissan車款勢必進行動力系統換血,導入e-POWER系統正是頗為理想的方案。
有鑑於此,我們趁著在日本採訪時借了一輛Note e-POWER擔任工作車,體驗這套動力系統的實際表現,也可順便比較e-POWER系統與傳統內燃機引擎、Hybrid系統、電動車的行駛感受差異。
Note為目前Nissan於日本市場的主力掀背車款,第一代車型在2004年推出,現行販售的第二代車型則是於2012年問世,2016年推出小改款車型時追加e-POWER動力系統;如文前所講的,Note在2018年打敗市場勁敵Toyota Aqua(Prius C)成為銷售冠軍,而除了占比約七成的e-POWER車型之外,Note亦有搭載傳統式引擎的版本,分別是1.2升三缸自然進氣引擎與1.2升三缸機械增壓引擎,各可輸出79ps、98ps的最大動力;Note e-POWER的動力來源是與Leaf相同的「EM57」電動馬達,引擎僅提供發電使用,最大動力輸出為109ps、25.9kgm。
上圖可以看到,白車為一般版Note,藍車則是本回試駕的Note e-POWER。
圖中可以比較純電動車、e-POWER系統與複合式Hybrid系統的作動原理差異;圖左的電動車是由電池提供電力,再經由逆變器驅動電動馬達輸出動力,而複合式Hybrid系統則是將引擎與電動馬達結合,能以純電、純電加引擎共同輸出動力;e-Power系統是由引擎發電提供小型鋰電池電力,而逆變器驅動電動馬達輸出動力的方式便與電動車相同。
Note在2016年推出小改款之後,將水箱罩改為具有家族風格的V-Motion造型,e-POWER車型則加入藍色飾條凸顯其身份。
A柱下方的小型三角窗,加上後視鏡底座安裝於車門上緣,駕駛時能減少前方死角,尤其在日本都會區開車時常遇到狹窄巷弄與「精緻」的停車位空間,這樣的設計有助於駕駛人判斷車輛周圍的狀況。
車身側後方依照尾燈造型產生的折線,為這輛國民小車的外型風格增色不少,尾燈亮起時呈現兩道V型光軌,也是我認為相當搶眼的地方。
Note的車身尺寸緊湊,車長4100mm、車寬1695mm、車高1520mm,亦符合日本市場小型車的主流,實際尺寸與Honda Fit差不多。雖然e-POWER車型是由電動馬達輸出動力,但本車仍以引擎進行發電,所以車尾還是看得到排氣管配置。(也有人覺得車號不錯嗎?)
與一旁的Juke相比,Note的整體造型看起來顯得斯文,而Juke在不久前推出了大改款車型,據說日本市場車型會追加e-POWER動力系統。
Note雖然屬於小型掀背車的設定,但高頂設計加上面積稍大的前擋玻璃配置,駕駛視野相當出色,中控台下方向內延伸的設計,加上排檔座也向後延伸,腿部與膝蓋靠近中央鞍座的位置也有很好的活動空間。
Note e-POWER在日本市場共推出入門的S、進階版X、四驅版本Four等車型,除了入門S等級之外,其它等級標配智慧型煞車輔助(AEB)、LDW車道偏移警示、車輛接近警示等輔助系統,主被動安全標配四具氣囊、VDC車輛穩定系統,另可選配車窗氣簾、ACC等配備。
方向盤採用平底式設計,看起來頗具運動感,但試駕車為中階等級且沒有額外選配,因此方向盤尚未有任何控制按鍵,也沒有皮革包覆,看起來顯得比較陽春;但我們還是可以參考一下高規版車型的配置(下圖),看起來就順眼許多。
駕駛座前方靠近車門的地方設置了一些控制按鍵,包括調整後視鏡、車燈水平、AEB、車道偏移警示等功能開關,另外也有避免純電行駛避免路人未察覺車輛接近的警示音功能。
儀錶板採用中置式時速錶設計,兩旁為小型液晶螢幕,分別提供油量、檔位、e-POWER系統運行狀態等資訊。附帶一提,拍攝本照片時其實我們已經從東京市區開車到靜岡縣的山區,行駛了140公里左右,油錶仍滿格、可行駛里程還有將近900公里。(油箱容量為41公升)
試駕車雖然沒有太多額外的選配項目,但車內仍配置了數位式液晶螢幕後視鏡,透過車後攝影鏡頭捕捉車尾影像,而且拍攝角度相當廣,夜間行駛的視線也很清晰。
空調系統採用數位恆溫式,將所有控制按鈕整合於圓盤中頗具巧思,操作也易於上手。
排檔採用與Leaf相同的球狀設計,頂端按鈕為P檔,向右上推為R檔、右下為D與B檔。
排檔座前方為雙杯架與置物凹槽,另外可以看到旁邊有一組12V插孔。
手套箱為上下開啟雙層式設計,置物空間十分充裕。
座椅採用日本當地車常見的織布材質,防滑效果出色,而Note雖然屬於小型車級距,但前座的乘坐空間還算充裕,座椅的實際乘坐感受也不會讓人感到侷促。
日系車不用讓人擔心飲料或小物品無處可放,像是這排檔座後方的置物格還可讓後座乘客放飲料。
Note的軸距為2600mm,在小型車中已屬於相當出色的規格,而從台灣販售的Tiida、Livina等車的設計方式來看,Note的車內縱向空間同樣不讓人失望,在前座調整至我的習慣坐姿後,後座膝部還有相當充足的活動空間,乘坐高度也屬恰到好處。
後車門也規劃了實用的置物空間。
我的身高為176公分,前方駕駛座是我習慣的坐姿,保持前座位置不變來到後座,可以看到膝部仍保留充足的空間。
頭部距離車頂還有一個拳頭左右的空間,不會有一般小型車的壓迫感受。
受到後輪拱造型的影響,行李廂左右兩側的寬度稍受影響,但基本上一家人出遊所攜帶的行李也足以載運。
由於電動馬達佔去前引擎式的空間,電瓶則是移至行李廂下方,並以補胎劑取代備胎。
引擎室內可見到三缸引擎與e-POWER系統電動馬達同時裝設於內部,引擎不提供動力輸出,而是由電動馬達帶來109ps、25.9kgm的動力輸出,其中扭力峰值於靜止起步時就可全數輸出並持續至3008rpm。
當我們將Note e-POWER從室內停車場開出的時候,寧靜、無引擎震動的行駛方式與一般電動車無異,有一瞬間會覺得自己像是在開Leaf電動車,而在上路之後正好遇到東京市區的塞車潮,眼見儀錶板內顯示的電量逐漸減少,此時引擎自動啟動開始發電,突如其來的震動剛開始會讓人有些嚇一跳,因為與先前以純電動方式行駛時的寧靜平順差異甚大。
接著開上高速公路,其實不用刻意盯著e-POWER作動圖示就可以清楚感受到目前的運作狀態,當引擎啟動發電時,行駛感受類似Toyota的Hybrid車系,能察覺到引擎正在運作,而當電量充足時便會馬上停止運作,這句電動馬達的最大動力輸出為109ps、25.9kgm,帳面數據看似一般,實際行駛的加速感十分順暢,尤其是低中速域或從靜止狀態起步,便能清楚感受到電動馬達出色且無遲滯的扭力輸出。
Note e-POWER行駛感受與一般汽油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與Leaf電動車相同的「One Pedal」駕駛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不必刻意踩煞車踏板,就可透過電動馬達的動能回收回饋阻力達到減速的效果,當我們在車輛眾多的東京市區行駛,遇到塞車時確實就不必頻頻更換踩踏油門及煞車踏板,只需放開油門踏板就能減速至煞停,並能藉此回充電池電量。
最後我們一整天來回東京市區與靜岡縣山區,行駛里程將近400公里,使用約四分之一的油量、旅程電腦顯示的平均油耗為22.3km/L。
Nissan Note e-POWER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三缸DOHC 12V Hybrid(發電用)
排氣量:1198c.c.
引擎最大馬力:79ps/5400rpm
引擎最大扭力:10.5kgm/3600~5200rpm
電動馬達最大馬力:109ps/3008~10000rpm
電動馬達最大扭力:25.9kgm/0~3008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無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扭力樑
輪胎規格:185/65R15
車身尺寸:4100mm x 1695mm x 1520mm
軸距:2600mm
車重:1220kg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Nissan Note e-POWER 日本試駕的觀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Nissan GT-R的車展限定版Tomicar小車,只有一個難得名額喔!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19年11月19日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qQrXl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