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於5月下旬推出第十代 Core-S 桌上型處理器(代號 Comet Lake-S )後,其主推高時脈的設定,讓主機板廠商在推出 Z490 晶片組主機板時,供電與散熱設定成為取決主機板性能的重要條件,這部分在當初陳拔對 Z490 主機板開箱(請看:搭 Intel 10 代處理器哪張好?四款 Z490 主機板開箱搶先看)時,就能看出這個傾向,不過真正的超頻空間與散熱表現,仍然要實際測試後才知道。所以在這段時間內,陳拔也針對這四款主機板進行實際的超頻與散熱測試,不過其中 MSI 的MEG Z490 ACE 因為產品測試時程緣故,在這次測試時換成更高階的 MEG Z490 GODLIKE,這部分要先跟大家說明。
這次參與測試的主機板為華碩 ROG MAXIMUS XII EXTREME、微星 MEG Z490 GODLIKE、技嘉 Z490 AORUS MASTER、華擎 Z490 Taichi,搭配測試的處理器 Core i9-10900K,在 BIOS 中均採用預設自動設定。記憶體則是採用芝奇的 Trident Z Royal皇家戟 DDR4-3600,並且套用 XMP 超頻設定至 3600 MHz,除此之外也加入 SATA 介面 Samsung 860 Pro SSD,測試 Z490 晶片組對 SATA 介面的傳輸速度。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oyal 皇家戟 DDR4-3600 C16 8G X2
顯示卡:AMD RADEON 5700XT
SSD:Kingston KC2500 1TB、 Samsung 860 Pro 2TB
電源供應器:CORSAIR AX1200i
散熱系統:CORSAIR H150i PRO RGB 360 AIO 水冷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1909
主機板預設設定與效能測試
首先來看在出廠預設值下,各家主機板對對 Core i9-10900K 的時脈設定為何。華碩 ROG MAXIMUS XII EXTREME、微星 MEG Z490 GODLIKE、技嘉 Z490 AORUS MASTER 這三款主機板在預設值設定下,對 i9-10900K 保持在 Intel 給予的 4.9 GHz 設定,僅有華擎 Z490 Taichi 在預設值下,就會自動開啟超頻至最高 5.3 GHz 的設定。陳拔也在預設值設定下,測試各張主機板搭配後的整體效能表現,測試結果如下:
CPU-Z 效能測試
在 BIOS 設定在預設值的狀況下,利用 CPU-Z 進行單執行緒/多執行緒的效能測試,在這部分四款主機板的分數並沒有太大差異。
預設值記憶體讀寫效能測試
在 BIOS 中套用 XMP 記憶體超頻參數後,利用 AIDA64 的記憶體效能測試選項進行主機板記憶體的頻寬測試。
PCIe SSD 讀寫效能測試
將 Kingston KC2500 1TB SSD 裝在第一組 M.2 插槽進行測試,由於在 Z490 主機板配置中,M.2 插槽均採用連接至 PCH 晶片組設計,所以大部分沒有優先順序的問題,唯一要注意的部分就是大多數主機板的第二、第三組 M.2 插槽會與 SATA 插槽、甚至是 USB 3.2 Gen 2 機殼面板針腳共用通道,若是要安裝多組 M.2 SSD 的話,就會出現排擠效應,在實際裝機時要注意。
SATA SSD 讀寫效能測試
這部分則是利用 Samsung 860 Pro 2TB SSD 進行測試,在華碩 ROG MAXIMUS XII EXTREME、微星 MEG Z490 GODLIKE、技嘉 Gigabyte Z490 AORUS MASTER 這三款主機板上均安裝在第一組 SATA 插槽,不過在 ASRock Z490 Taichi 部分, 因為華擎建議的最佳值 SATA3_0/1與第一組 M.2 插槽共用通道,僅有 SATA3_2、SATA3_3 並未與其他周邊共用,所以在 ASRock Z490 Taichi 測試時,將Samsung 860 Pro 2TB SSD 安裝在 SATA3_2 插槽進行測試,不過在實際表現上,卻沒有太大影響。
PCMark10 總和效能測試
陳拔也透過 PCMark10 軟體,測試在同樣處理器、周邊配置系統的狀況下,各張主機板實際工作上的效能差異,測試結果如下:
WebXPRT 3 網頁瀏覽效能
另外針對日常大量的網頁瀏覽、網路應用程式執行需求,也以 WebXPRT3 平台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處理器、VRM 表面溫度測試
在文章一開頭就提過這次 Z490 主機板的重點在供電與散熱設計上,所以陳拔在利用 PCMark 10 Extend 測試效能、CPU-Z、AIDA 壓力測試時,也一併記錄了處理器運作的最高溫度,並且透用感溫熱像儀量測整張主機板以及處理器供電部分的溫度表現。不過在這裡跟大家說明一點,因為在最後階段測試微星 MEG Z490 GODLIKE 這張主機板的時候,以熱像儀拍攝 VRM 散熱模組溫度時,搭配的 CORSAIR H150i PRO RGB 360 AIO 水冷套組出現故障狀況(可能是被操太兇了,畢竟每次超頻測試處理器溫度都在 100 度左右),所以在 微星 MEG Z490 GODLIKE 部分缺少了這部分的數據,請大家見諒。
i9-10900K處理器溫度、功耗測試
先來看搭配的 Intel Core i9-10900K 處理器,利用 CPU-Z、AIDA64 進行 10 分鐘的壓力測試,以及 PCMark10 Exrend 遊戲效能測試時的最高溫度與功耗表現,測試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預設值的狀況下,微星 MEG Z490 GODLIKE 對處理器的溫度與功耗的限制比較緊一點,跑一下就很容易撞上溫度牆,也使得微星 MEG Z490 GODLIKE 在處理器的效能上面稍稍落後這次評比的其他款式主機板,不過相對來說對於散熱系統的負擔也就沒那麼大。
另外在主機板 VRM 供電模組的散熱部分,用 FLIR E6 感溫熱像儀測量的結果如下,不過微星 MEG Z490 GODLIKE 在進行這個階段測試時,就出現水冷模組故障的狀況,所以缺乏這部分的數據,再次跟大家抱歉。
可以看到就 VRM 表面溫度來看,在全靠主機板自身 VRM 散熱設計的狀況下(水冷系統僅針對處理器進行散熱),大致都能壓制在 60 ℃ 左右,基本上就一般機殼的散熱設計來說,應該都是足夠的。
主機板超頻表現
接著陳拔利用 Intel XTU 超頻程式,進行各張主機板的超頻性能測試, 記憶體部分以 XMP 3600 MHz 超頻設定運作沒問題。但是在處理器的部分,在 XTU 軟體中設定 53X 倍頻,以 5.3Ghz 設定,在 XTU 效能測試中進行跑分,大部分都無法通過測試,跑一半就當機重開,需要將倍頻下降至 52X,以 5.2 GHz 左右的設定才有辦法通過 Benchmark,僅有華碩 ROG MAXIMUS XII EXTREME 在其中一次測試時可以用 53X 跑完 XTU 效能測試,但這並不是穩定狀態,之後再度測試時就也回到 52X 才能通過測試。詳細的跑分以及最高處理溫度如下:
四款主機板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以最高超頻時脈通過 XTU 測試時的跑分結果。
而陳拔也在這個狀態下,利用 XTU 內建的壓力測試功能,針對處理器進行 10 分鐘的壓力測試,記錄最高的測試溫度,並且也將超頻測試時記錄到的最高溫度結果列入,結果如下:
四款主機板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在 XTU 超頻跑分與 10 分鐘壓力測試後的處理器溫度表現。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部分的數據會有點奇怪,尤其是在華擎 Z490 Taichi 與技嘉 Z490 AORUS MASTER 這兩張板子上,超頻時記錄到處理器的溫度相對較低,主要是因為在這兩款主機板上進行超頻跑分與壓力測試時,處理器發熱與功耗直接撞上 BIOS 設定的功耗牆/溫度牆的緣故。華擎 Z490 Taichi 的限制比較低,不管在時間較短的超頻跑分或是 10 分鐘壓力測試都較快降頻運作,所以溫度表現較低。而技嘉 Z490 AORUS MASTER 的限制稍微高一點,所以在短時間的超頻跑分可以撐上 100 度,但是到了較長時間的壓力測試就會降頻運作。
華碩 ASUS ROG MAXIMUS XII EXTREME 這張板子在最新版 BIOS 設定中,可以容許的超頻時間比較長,不過相對的對散熱系統也是比較大的考驗。而微星的 MEG Z490 GODLIKE 在預設值與超頻設定的落差相當大,在 XTU 超頻時雖然常撞上功耗牆,但卻容許處理器頂到相當高的溫度,陳拔測試平台的 CORSAIR H150i PRO RGB 360 AIO 水冷,就是在最後進行微星 MEG Z490 GODLIKE 超頻測試時故障了。
另外陳拔也記錄了超頻狀態下,10 分鐘壓力測試後的主機板 VRM 表面溫度,同時附上未超頻時,CPU-Z 10 分鐘壓力測試的 VRM 表面溫度以供參考(不過這部分缺少微星 MEG Z490 GODLIKE 的數字,請見諒) :
心得總結
以這次測試的結果來看,這四款主機板都維持了各家廠商對於旗艦的定義,不管是主機板的供電、散熱設計,甚至是超頻容許範圍,都給予高階使用者很大的彈性空間,即便在預設值上設定較緊的華擎與技嘉,在 BIOS 裡也有讓使用者增加超頻彈性的手動調整選項,而華碩跟微星更是直接在 BIOS 預設值裡就給了較大的超頻空間。
另外在散熱設計上,這四款主機板在 VRM 供電散熱設計上都下了相當大的功夫,即便在超頻壓力測試後,VRM 表面溫度都不超過 70 ℃(微星 MEG Z490 GODLIKE 的測試數據之後有機會將再補上),稍微加強一下機殼散熱佈局就可以應對,剩下的就是評估一下每家主機板的周邊佈局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再來決定要選哪家了。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NJ613f
百家樂/線上投注 http://www.iwin9418.com
真人娛樂 |百家樂、德州撲克、麻將遊戲、21點、13支
六合彩球 | 香港六合彩、 大樂透、 威力彩、 今彩539
電子遊戲 | 水果盤 、 捕魚達人 千炮版 、 骰寶 、 輪盤
黃金期權 | 全新開放 、 股市 、 黃金 、 外幣
百鬼夜行 | 30線、4500倍、拉霸、五鬼運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