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MOBILE01新聞 Fujifilm X100V 系列大改款 鏡頭更新與經典底片色調加持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X100 系列歷經9年的歷史,吸引了一批富士的忠實粉絲,在富士可換鏡頭的黃金時代裡成為一個特殊的存在,以輕便卻又不失品味的設計獨樹一格。在前陣子 Fujifilm 推出了全新作品 X100V 可以說是大改款,最重要的就是把前四代根本沒變過的鏡頭更新,再來是新增了[經典底片]色調,以及同步更新了許多與 X-Pro3 相同的選單與設計,是 X100 系列的誠意之作。
 
 
關於X100系列的命名如果不熟的人可能會很容易搞混誰是第幾代。小編有一個記法,其實這不是官方的說法,但這真的幫助我理解這整個系列是怎麼命名的,也可以幫助各位在選擇器材時能夠知道它是第幾代產品:
 
  X100 X100S X100T X100F X100V
年份 2011 2013 2014 2017 2020
字母代表 - Second Third Forth 羅馬字V
 
第五代Fifth的F被四代的Forth拿去用了,所以第五代就用羅馬數字V代替。於是乎我猜下一代產品會叫做VI,因為Sixth的S被二代拿去用了,咱們過兩年再回來看看我的預言準不準確。
 

X100V具備了全新2590萬畫素APS-C片幅的X-Trans CMOS感光元件,解析度跟上一代2400萬畫素的6000x4000稍稍不一樣,X100V的解析度為6240x4160,幾乎可以說是相同的。
 
感光度的部分,原生最高感光度維持在12800,延伸感光度可拉至51200,而快門速度範圍是1/4000-30S,最高可以用B快門到60分鐘。最短的快門可以用電子快門縮短至1/32000s。
 
 

鏡頭的部分依然維持著等效35mm f/2,並且搭載了富士獨家的Super EBC防反射鍍膜。但這顆鏡頭式重新設計,所以在規格上可以看到一個23mm 1:2 II,代表這是二代鏡頭。
 

連拍速度的部分,最高可以用每秒11張連拍來拍攝,這是實體快門的數據。如果你換成電子快門的話,可以用最高30fps拍攝,不過畫面會做1.25倍裁切,但最多也只能拍攝29張、RAW檔17張,所以基本上30fps能拍不超過1秒鐘。
 

X100V的機頂上蓋為鋁製,顏色比X100F還要來得更淡一些,淡銀色磨砂面顯示出截然不同的氣質。而這次頂蓋的邊角做得比以前都要更銳利,邊角的弧線也更少一點。
 

X100V的機頂操作區,快門與感光度設計在同一個轉盤內,稍微有點不一樣的是需要拉起來才能轉的ISO轉盤,在前一代裡面有彈簧,所以你一放手轉盤就會彈回去;但這一代是拉起來就停住了,你要自己把轉盤壓回去。
 

電子觀景窗的接目處,前一代是軟的橡膠,這代的塑膠就硬了點。
 

觀景窗為電子光學混合式,你可以從機身正面的撥桿來做切換。光學觀景窗為旁軸式,覆蓋率為95%,但不過因為旁軸式並非所見即所得,所以X100V的光學觀景窗內會有電子亮線去告訴你目前這個距離下,畫面的覆蓋位置大約是在觀景窗的哪裡。或者你想要所見即所得的100%覆蓋率,你可以選擇切換到電子觀景窗。
 

再來是X100系列首度出現的翻轉螢幕。它真的很薄,如果你不注意看可能會忘記這個螢幕可以翻轉。
 

 
 

X100V直接取消了方向鍵。過去富士使用者已經相當習慣五向按鍵的設計,但現在X100V將確認與移動的功能全部整合到搖桿裡去。小編覺得一切都還算合理,搖桿的操作方式也直覺,反倒是機背的介面變得很簡潔。操作按鍵也做了一些更動。
 
另外,機背最右側也做了些微的突起,對於握持感的提升更加有幫助。
 
 
這裡我們拿X100V與X100F做個外觀比較。以下圖片左邊是X100V右邊是前代的X100F:

在外觀上,兩台相機幾乎可以說90%以上是相同的,有著相似的設計語言,所有老用戶都可以立即上手。
 

左邊的X100V直接取消了富士長久以來使用的五向按鍵,把它們的工作交給搖桿來處理。
 
但原本各個方向不同的功能呢?X100V並不是直接整套移植變成搖桿的方向,它不是搖桿往上推就變成[連拍],而是把這些功能轉移到其他按鍵,或者你可以透過設定滑動螢幕的方向來變成快捷鍵功能,
 
 

兩代的連結埠幾乎相同,3.5mm麥克風/線控接孔(共用)、USB與HDMI,X100V的USB是Type-C,但兩台相機都可以充電。
 

在電池續航力的部分,X100V我的實際拍攝經驗是拍攝376張,電池會從滿格掉到1%。中間沒有拍攝影片,也沒有連拍,就是拍完關機,效能設定2分鐘自動關機。
 
X100V與X100F的兩顆電池可以互通嗎?可以,但不是完全可以。X100V用的電池叫做NP-W126S,X100F用的叫做NP-W126,兩顆電池的容量都是1260mAh。X100F可用X100V的電池,完全沒問題;但如果當你把X100V裝上X100F用的電池時,它會顯示「請使用NP-W126S電池,NP-W126耗電快速」。你還是可以拍照,但我沒有再往這個方面鑽研,我擔心會傷害到機器就沒繼續了。
 
另外,如果你用X100V裝上X100F的電池可以充電嗎?可以。
 
最後,X100V可以邊充邊拍嗎?不,嚴格來說它是可以邊插電邊拍,插上USB線之後相機可以拍照,但電池並不是處於充電的狀態。不過如果你把電池拔了,就算是USB接上相機也無法使用。
 

另外一一個滿可愛的小更新是電池艙蓋的小開關X100V改成圓形。手感ok,不太影響原本的操作習慣,就是比較特別。
 

最後是一個非常小的地方。X100V的鏡頭不一樣,所以鏡頭蓋的大小也有一點點的不同。X100V的鏡頭稍微大一點點,但還是可以塞上X100F的鏡頭蓋,但X100F裝X100V的鏡頭蓋是絕對會掉下來的。
 
 
 
 
● 銳利度
 
X100V最大的改變就是富士重新設計了鏡頭,所以鏡頭上寫了一個23mm f/2 "II",是二代鏡。當然他們提升了銳利度等等每一家廠商都會做的事。我們實際來看看這顆鏡頭的表現:
 
X100V
2
2.8
4
5.6
8
11
16
-
-
X100F
2
2.8
4
5.6
8
11
16
-
-
[X100V打包下載] [X100F打包下載]
 
 
f/2的銳利度差異很明顯對吧?X100V改善了在過去X100系列無限遠處的銳利度。但...另外各位有沒有覺得,大約在f/5.6之後,X100V的銳利度好像不如X100F呢?
 
我沒有辦法向各位證實X100V f/5.6以後的的銳利度會比X100F差的結論,原因是因為銳利度這個部分我重拍了大約有五次有,第一次是全程使用AF-S,每張照片都重新對焦,我發現好像不太準就重拍,這次我換第一張使用AF-S然後剩下的MF,然後是第一張準但其他不準,算了,好可能是我不小心轉到;第三次全部MF,使用數位裂像對焦,然後還換峰值對焦來檢查,結果也是不準。
 
X100V f/2
X100F f/2
▲其中一次兩台相機的f/2
 

▲另外一次的X100V f/2。
 
我說的[不準],是你當下看覺得ok,但回到電腦看就覺得:「這應該不是這樣吧?」的感覺,然後再使用AF-S隨意拍一張,嗯,這個新的比較準。順帶一提,我對焦的位置都是在裁切的位置上,或者是在那棟很大的灰色建築物上,而且絕對是找一個有對比物的地方來對焦。
 
到後來我也沒辦法確定到底該相信哪一種對焦了。後面的嘗試就是使用AF-S,有的時候是f/2銳利但f/2.8模糊(這根本不合理),有的時候是前面清楚但到了f/5.6模糊。就這樣我在這次銳利度中陷入了不斷重拍的輪迴。
 
最終的拍攝是大約重拍了五次以後得到的結果,至少單相機來看的話是準的,但兩台相機比較的話,X100V的f/2是比X100F清楚,不過在f/5.6之後是X100F略勝一籌。不過我自己也很難接受舊鏡頭比新鏡頭銳利的結果。不過我已經測試太多次,決定在此打住。
 
我真的沒辦法得出誰比較清晰的結論,而且這些都不是只有在X100V發生,而是X100V與X100F兩台都有,所以我也沒辦法說這是X100V新機的個案。結論就是我必須向各位網友誠實的說,對焦的精度不如我想像中的穩定,至少在無限遠處是如此。這是我多次拍攝得出的結果。
 
我把這些我沒有刪掉、依然留下來但沒有在本篇文章中使用的檔案讓各位看看:
[打包下載]
 
 
 
3/18更新:我詢問代理商,恆昶給我的是這台為工程機(但韌體為V1.00),不過依然可能跟目前市售版本的有所差異,所以本篇文章的測試僅供參考。更進一步的內容還請他們稍後回覆。
 
 
● 近拍能力
 
X100系列的近拍能力是一個亮點,兩台相機的最近對焦能力都有10cm。但官網沒有公布鏡頭的放大倍率。
 
但我這裡不是要來告訴你X100V的近拍能力有多好的,我是要來告訴你X100V改善了過去X100系列近乎悲劇的大光圈近拍畫質。不囉唆,直接上照片:
 
X100V f/2
X100F f/2
第一次看到X100F的成果時,我第一個反應是去拿拭鏡布去擦X100F的鏡頭,確認不是我不小心摸到它,這照片我沒有裁切喔!這就是2400萬畫素整張照片縮成720x480的樣子!X100F的f/2近拍就是這樣。另外X100F的畫面稍微後退了點,是因為在與X100V相同距離下,X100F我對不到焦,我並沒有去細究為什麼,我只是想告訴各位X100F與以前的產品在近距離大光圈對焦時的畫質真的很悲劇。
 
然後X100V呢?ok的。
 
我們縮一級光圈來看看:
X100V f/2.8
X100F f/2.8
X100F只要縮1級光圈就有非常明顯的改善,f/2.8的畫質其實就已經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了。
 
沒錯,X100系列從第一代到第四代都沒有改過鏡頭,到X100V第五代才正式更新,算是認真面對了近拍畫質不佳的問題。如果你在乎的是近拍的畫質,特別是使用大光圈時,那你真的應該選擇X100V。
 
我們將X100V在最近對焦距離,從f/2拍到f/8做個比較:
2
2.8
4
5.6
8
如果用高標準來檢視的話,X100V在近拍時的光圈全開銳利度依然不是非常厲害,如果要到很銳利,還是要在f/5.6以上才有到好的水準,但如果你只是看縮圖的話,其實f/2也可以用。不過不管怎樣都絕對比X100F來得好就是了。
 
 
 
● 自動對焦與人像對焦
 
對焦點的數量從X100F的325點(13x25),更新到X100V的425點(17x25)。不過說真的,當相機進行到無反光鏡時代,也就差不多是感光元件大幅度的內嵌對焦點以後,對焦點的數量已經漸漸不是相機愛好者關注的地方了。現在我們更關注的是對焦的速度與精度。
 
不過我們這裡還是會依照過去的方式來表現相機的對焦速度,同時還會拿X100F來做個比較。
 
X100V X100F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以前有網友說測試富士相機的對焦能力,要在電源設定裡面把效能設定為[提升]。這裡我兩個結果都給各位看。
 
其實兩台相機的對焦速度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差別,而且就算改變效能我也覺得差異並不顯著。但有一點很明顯的地方,就是在對焦點相似大小的情況下,X100F對於前景的辨識比較困難,相對來說前景的小物體對於X100V來說不是什麼問題,這也代表對焦演算法有進步。
 
然後我稍微覺得X100V的畫面幀數比較高,感覺上比較流暢。不過這是機器透過HDMI輸出影像的結果,並不能代表相機的螢幕上就比較好。在相機上我就沒有特別的差異感。
 
 
我們來看看X100V在拍人像時的對焦能力,相機有打開[臉部/眼部偵測],然後我將自動對焦範圍設定為[全部]:
[embedded content]
[臉部/眼部偵測]功能運作良好,雖然不算是非常流暢、很順暢的每一格畫面都緊緊追著眼睛,但就結果來看是ok的,算是非常實用的功能,建議各位在拍攝人為主角的功能時把[臉部/眼部偵測]打開,同時也記得將對焦點範圍設定為[全部]才能夠啟動。
 
然後我要講一件有點困惑的事,你有注意到上面影片在0:22秒的地方,對焦點突然跑到左下角嗎?那是我把相機轉垂直拍攝時鼻子碰到螢幕導致,這在我拍攝時非常常發生,但拍攝的當下會誤以為相機無法對焦,最後才發現對焦點其實跑到左上角去了。如果要避免這種情況請將螢幕的觸控功能關閉。最後,其實這也代表相機可以邊看觀景窗邊使用觸控對焦,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只不過在臉部/眼部感應對焦的面前,其實觸控指定對焦點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然後我本來想要在這個部分比較一下X100F的[人臉/人眼辨識]的,結果我不知道是拍攝時鬼打牆還是怎樣,一時慌亂就沒找到這個功能(明明它就出現在畫面裡了)。但我將對焦範圍設定為[廣角/追蹤]時,還是發現了X100F對焦時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embedded content]
很明顯吧?一開始對焦時是不管怎樣就是沒辦法對焦在模特兒的臉上,而是不斷的對在背景上,我想是背景比較亮的關係,而且就算是我把模特兒的臉佔滿絕大多數畫面也一樣。當下還有一個瞬間是覺得我撞鬼咧。最後才放棄用單點才恢復正常。
 
 
 
● 各級感光度
 
X100V的原生感光度是160-12800,而X100F的原生感光度是200-12800。但如果是延伸感光度的話是80-51200,而X100F是100-51200。以下比較X100V與X100F的各級感光度差異。
 
下面這組是先從X100V的低感光度開始
(80)
(100)
160
 
V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
(51200)
-
F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
(51200)
-
X100F的25600與51200兩張照片不是在相同時間拍的。(因為我沒有發現X100F的ISO25600與51200是要在機械快門的環境下才能被真正開啟,否則它只會顯示黃色的ISO12800,而且它不會警告你目前不是真的25600,就只是顯示黃色而已;更有甚者,它不會告訴你在電子快門的情況下不能用延伸ISO,再更有甚者,就算是你選擇[電子+機械快門]而且目前是機械快門的運作範圍,它依然不能讓你用,這部分實在讓我很氣結。)
 
 
 
● 經典底片色調
 
富士從X-Pro3開始就加入了[經典底片]的底片模擬色調,英文叫做Classic Negative,其實它就是十幾二十年前你能在便利商店或沖印店買到的Superia X-Tra 400:
 

▲[經典底片]就是依照X-Tra 400底片打造而來。
 
拍攝人像時我使用相機的[軟片模擬包圍]功能,使用三個我拍攝人像時比較常用的色調,分別是[標準][Pro Neg. Std]與新的[經典底片],做個比較讓各位看看:
 
標準
Pro Neg. Std
經典底片
 
 
標準
Pro Neg. Std
經典底片
 
[經典底片]的特色是對比度會拉得很強,比刻意增強對比的Pro Neg. High還要高。過去拍人像時我喜歡使用Pro Neg.Std,因為它是刻意的降低對比度,讓人像身上的光線過渡比較平滑。
 
但[經典底片]完全是反其道而行,對比度很強,然後色調明顯地偏綠。不過就是非常好看,我真的相當喜歡這個顏色,就算是會犧牲掉許多亮暗部細節也沒關係。小編幾乎可以說是用上這個色調就愛上了,本篇文章的實拍照片也幾乎是用[經典底片]拍攝。
 
 
 
● 人像色調比較
 
在拍攝人像的當天,我還有拿X100F來一起做個簡單的人相比較,以下我舉出兩組照片,拍攝的環境相同、色調相同,但相機我都是設定為自動白平衡。
 
下面第一組,我的色調設定為Pro Neg. Std:
X100V
X100F
(上面的X100F光圈我誤設定為f/4)
 
下面這組色調我設定為Standard:
X100V
X100F
各位可以看到,就算是相機在相似的構圖與背景下,就算是色調相同、白平衡也一樣是自動,但呈現出來的顏色就是不相同。然後我想請各位看一下第二組X100F模特兒腿的部分有稍微的模糊,相較來說X100V的就很銳利。
 
 
 
● 顆粒效果
 
當各家廠商都在拼命的把畫面中的雜訊降到最低時,富士這招也是刻意倒過來做,他們多了一個功能:刻意在畫面裡增加顆粒,因為這能夠讓照片更加有「底片感」。富士的邏輯真的很酷對吧?
 
顆粒效果[強]+[大]
關閉
 
就算是我已經將顆粒效果開到最強、顆粒的尺寸最強,但在縮圖下可能依然看不太出來,如果各位點開照片就很明顯了。其實我個人滿喜歡顆粒效果,這種顆粒感跟相機的雜訊還是有滿大的不同。
 
 
 
● 數位微稜
 
X100V在使用手動對焦時有三種輔助對焦的方式。一是峰值,另外一個是從X100s二代就開始的[數位化分割影像],然後最新的是從X-T3之後開始的[數位微稜]。
 
[數位化分割影像]其實就是模擬過去底片時代使用的裂像對焦屏的概念,[數位微稜]算是更進階版本的數位化分割影像。
 
數位微稜
數位化分割影像
兩者在形狀上有差異,一個是方形,另外一個是圓形。不過比較不一樣的是[數位化分割影像]有黑白與彩色兩種可以選擇,但數位微稜只有彩色。
 
數位微稜
數位化分割影像-黑白
[數位化分割影像]是把畫面分割成四個區域,把畫面中的直線接起來就是合焦的狀態。但拍照時畫面不一定隨時都會有夠長的直線,有更多時候畫面中是人臉,甚至是特寫,使用數位化分割影像可能不夠,這時候分割更多的[數位微稜]就可以處理更多細節,讓手動對焦更容易。
 
 
 
 
終於加入翻轉螢幕

過去X100系列不管怎樣就是不肯加入翻轉螢幕,比它高階的有、比它低階的也有,但就是X100這個尷尬的存在沒有翻轉螢幕。現在X100V加入了,而且還做得非常薄,雖然遲了點但終究是來了,我想過去應該有人就是因為缺乏翻轉螢幕而猶豫再三,現在終於可以了結這個心願。
 
 
[經典底片]色調令人印象深刻
 
過去大家都說富士底片色調很美,小編相當認同,但如果真的要兩兩相比,你可能不會在第一眼就看得出來富士與其他相機的差別。但全新世代的富士相機加入的[經典底片]色調完全讓我愛不釋手,有時我覺得就算當下拍的照片真的很無聊,但選擇Classic Negative之後馬上就變成一張非常有"感覺"的照片。
 
我覺得就算是其他功能富士可能不能在規格上與其他廠商拼搏,它可能沒有業界最快的對焦速度、最高的影片資料流量,或者是最多樣的自訂按鍵。但色彩永遠是富士的核心技術,一個別人很難搶走的利基,而這次基於Superia X-Tra 400底片打造的[經典底片]算是一個殺手級的色調。如果各位使用的是2020以前的任何富士機種,我都會推薦各位體驗一下這個全新(或者是以前在家用底片上隨處可見的)色調。
 

整體來說,X100V具有更好的握持手感、更簡潔現代的外觀。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採用全新設計的鏡頭,銳利度完全不同以往,特別是近拍畫質是遠遠超越過去幾種,還有以及深得我心的[經典底片]色調,整台相機的打造非常適合喜歡一個人靜靜拍照,也適用於想要輕鬆拍照的攝影師。富士相機的規格常常不是業界頂規,但拍照的樂趣卻絕對不輸其他品牌。推薦給各位這台X100V,好好的享受拍照的樂趣。
 
 
X100V表現不錯的地方:
  • 終於新增翻轉螢幕!
  • 相片瀏覽、放大速度極快
  • 近拍最大光圈畫質相較前代有非常明顯的進步
  • 握持感相較前代更佳
 
 
X100V需要改進的地方:
  • 雖然使用了新的電池,但拍攝續航力沒有顯著提升
  • 無限遠處的對焦並非時時可靠,偶爾會對不準(X100F也有相同問題)
 
 
 
 
 
 
[embedded content]
 
 

X100V 23mm ISO160 f/4.0 1/120s
 

X100V 23mm ISO640 f/4.0 1/6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6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40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250s
 

X100V 23mm ISO1250 f/4.0 1/60s
 

X100V 23mm ISO3200 f/4.0 1/52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400s
 

X100V 23mm ISO2000 f/2.0 1/6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48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42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25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25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680s
 

X100V 23mm ISO1250 f/8.0 1/6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20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85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2000s
 

X100V 23mm ISO160 f/5.6 1/48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150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1100s
 

X100V 23mm ISO200 f/4.0 1/60s
 

X100V 23mm ISO3200 f/8.0 1/20s
 

X100V 23mm ISO160 f/8.0 1/160s
 

X100V 23mm ISO160 f/8.0 1/9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68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8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44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27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4400s
 

X100V 23mm ISO160 f/4.5 1/450s
 

X100V 23mm ISO160 f/4.5 1/24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95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290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40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12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8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22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3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900s
 

X100V 23mm ISO160 f/8.0 1/280s
 

X100V 23mm ISO250 f/2.0 1/6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8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80s
 

X100V 23mm ISO250 f/2.0 1/60s
 

X100V 23mm ISO160 f/4.0 1/68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3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25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30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340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25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25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105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85s
 

X100V 23mm ISO160 f/2.0 1/60s
 
 
模特兒:洪若菲
特別感謝拍攝協助:Jim, Matin, Bryan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UdY8W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