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MOBILE01新聞 SYM DRG 試駕 集操控與設計美感的運動旗艦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上週 SYM 三陽機車正式發表今年最重要的小排氣量旗艦車款 DRG,這款以 "龍 (Drago)" 命名的作品是新世代靈獸車系(BESTIA)的最新力作,搭載新開發的 158c.c. 水冷單缸引擎,並配上 SYM 速克達首見的水平擺放中置避震與懸浮車尾,無論外型與操控性方面都引人注目,本次除了在燈具以及單搖臂等創新之外,DRG 繼承了 Z.R.S.G. 零延遲啟動系統、S.STOP 怠速熄火系統,以及更進化的 A.L.E.H. 零後仰懸吊 2.0,將跑格、仿賽車元素注入白牌旗艦速克達。


靈獸車系(BESTIA)是 SYM 在 2017 年開發的全新產品線,第一部代表車款 FNX 125 在 2017 米蘭車展發表,並於去年中旬在國內上市販售,不同於 FNX 取鳳凰的拉丁文簡寫命名(Phoenix),DRG 是以 "龍" 的義大利文 Drago 簡寫為名,而龍在東方靈獸當中有著最崇高的地位,剛好呼應這次 DRG 的產品定位,在外型或性能方面也以速度、輕量化、操控性和速度作為考量。


搭載 158c.c. 水冷單缸引擎的 DRG 擁有馬力 15.5 ps、扭力 1.54 kgm 的表現,標榜同級車最大馬力,同時擁有能源局測定 42.4km/L 一級油耗表現,科技性方面使用全 LED 燈具與光感應儀錶板,並配有德國 BOSCH ABS 10 防鎖死煞車系統來增加煞車安全性。

2019 SYM DRG ABS 規格表

排氣量:158 c.c. 
排氣規制:六期排放、六期噪音
引擎型式:水冷四行程單缸引擎 SOHC 4V(Z.R.S.G.系統)
缸徑x行程:59 mm x 57.8 mm
壓縮比:11.2:1
供油系統:電子燃油噴射
變速系統:CVT無段變速系統/皮帶傳動
最大馬力:15.5 ps @ 8,000rpm
最大扭力:1.54 kgm @ 5,500rpm
前懸吊:Ø33mm 潛望式正叉,無可調功能
後懸吊:單體中置後避震,簧預載可調
前制動:Ø260mm 固定式碟盤、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BOSCH ABS)
後制動:Ø230mm 固定式碟盤、對向雙活塞卡鉗(BOSCH ABS)
前輪尺寸:120/70 - 13
後輪尺寸:130/70 - 13
長x寬x高:1,990 x 735 x 1,130(mm)
軸距:1,380 mm
椅墊高度:805 mm
裝配重量:135 kg
油箱容量:7.5L
※實際規格以原廠公布為主
一、外觀與功能

左側
右側
車頭
車尾
不同於國內其他排氣量相近的水冷車款,DRG 走的不是都會跑旅路線,而是以運動性、跑格等設計語彙開發,並繼承靈獸車系(BESTIA)的 ART-FUSHION 設計工法,這次將  "龍 (Drago)" 的形象融入設計,全車都能看到俐落的折線,搭配車尾與車尾尖銳的設計,令它散發的濃濃的侵略性,在外觀上相當大的重點是使用了單槍中置避震與車牌架下移,更彰顯出懸浮式車尾的美感。
比例側面-腳踏
比例側面-地板
比例正面
車輛座高與騎乘姿勢示意,小編的身材比例為 175cm / 75kg,雖然 DRG 是強調性能的旗艦運動車款,但 805mm 座高與椅墊前端收窄的造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有距離感,很容易就能雙腳平踩,也因為短軸距設計讓手把位置不會距離騎士太遠,值得一提的是坐上 DRG 之後膝蓋距離前方內裝還有一段距離(約10cm),不太會有內裝或車手把撞膝蓋的問題發生。
SYM DRG
車頭設計
車頭上方
外露式儀錶板
銳利線條
車頭側面折線
DRG 在設計上不是以圓潤著稱,全車充滿稜角分明的線條,無論車身板件與燈具造型都保持這樣的風格,從車頭看上去尤其明顯,使用裸把風格的車手把也搭配裸錶式設計,可以看到儀錶板前方並沒有短風鏡或飾蓋,整體呈現是偏向 Streetfighter 的運動氛圍。
大燈設計
大燈與斜版
LED大燈特寫
車頭定位燈
LED方向燈
燈具方面為全新設計的狙擊式燈組,近燈與遠燈都使用搭配魚眼透鏡的 LED 燈具,位於兩側的遠近燈採用階梯式排列,開啟近燈時兩側下方的近燈燈具會亮起,開啟遠燈時上下的四顆燈具會同時亮起,看起來相當有氣勢,迴力鏢形 LED 定位燈則位於兩側下方,透過鏡組設計讓定位燈看起來有柵欄紋路,LED 方向燈則是整合在定位燈組當中。
環境光源
日行燈
近燈
遠燈
牆面切線
切線-環境
切線-近燈
切線-遠燈
大燈照射角度實際拍攝,並透過相機設定整至與最接近現場觀看的亮度來做比較;DRG 大燈採用 LED 投射式魚眼燈具,以前方沒有阻擋的狀態近燈寬度接近四個車道,照射範圍與亮度都相當傑出,開啟遠燈後中央區域的亮度與照射距離會再往前延伸;小編這次也特別找了一面牆來測試 LED 燈組的切線,可以發現 DGR 近燈切線相當明確,而且略帶有左低右高的設計。
車頭側面
DRG立體字樣
車頭側面充滿了上揚的線條,並且透過上下寬體、中央內縮的設計帶來更強烈的視覺衝擊,電鍍的 DRG 立體車身名牌也位於車側,後方的 BT 副車名代表的則是(BESTIA)靈獸車系。
騎士視野
儀錶板
車尾飾蓋
左控制介面
超車燈
右控制介面
駐車燈
DRG 採用裸把風格操作介面,並且沒有配置短風鏡,就算較矮的騎士視野也不會受到阻擋,車把中央配置的是 LED 光感式儀錶板,會隨著現場環境自動調整儀錶板亮度,下方的車把飾蓋則有 DRG 以及蜂巢狀的壓紋,位於兩側的控制介面大致與一般摩托車相同,比較大的特色是右側手把上有 S.STOP 怠速熄火切換開關與駐車警示燈開關,在操作上相當便利。
檢查畫面
時間
電瓶電壓
數位轉速錶
總里程
TRIP
保養里程
這組光感應儀錶板能夠顯示的資訊相當豐富,最上方的長條狀轉速錶從 6,000 轉之後進入紅線區,中央有大面積時速顯示區域,左下區域包含 ABS系統、噴射系統、水溫過高等多個燈號 ,右側除了油量顯示之外,也可以透過按鍵在時間、電瓶電壓、引擎轉速、里程之間切換。(小編私心認為右側區域有第二個轉速錶相當熱血,但若能加入水溫顯示功能會更棒)
握把/平衡端子
單油門線
前煞車拉桿
後煞車拉桿
後照鏡殼
後照鏡
車手把採用雙色橡膠握把套與金屬平衡端子搭配,讓小編稍微意外的是 DRG 這樣的旗艦車款搭載的是單油門線設計,雖然在操作或騎乘時沒有發現油門延遲復位的問題,但還是希望下放雙油門線這項配備,兩側煞車拉桿無間距調整設計,後照鏡則為霧面鏡殼五邊形款式,帶有單球台角度調整機構。
內裝設計
鎖頭總成
鑰匙
隱藏式掛勾
彈出式油箱蓋
在前方內裝設計也考量到日常的方便性,位於右側的多功能鎖頭與 FNX 相同,包含了轉向鎖與磁石防盜鎖功能,同時也有開啟油箱蓋與坐墊開啟按鈕的設計,內裝中央位置有隱藏式掛勾方便日常買菜或掛包包,方便的彈出式油箱蓋則位於左側。
置杯架
示範-寶特瓶
示範-封膜手搖杯
USB 充電埠
前方的置物空間可以容納飲料、手機的物品,小編實測一般寶特瓶或類似手搖飲的杯子都可以放入,但深度沒有到非常深,而且如果你鑰匙一大串的話可能會跟飲料卡在一起,置杯架右側有帶橡膠防水蓋的 USB 充電埠,並且支援 DC5V/2A 或 9V/1.5A 的快充規格。
腳踏空間
長寬測量
兩側凹槽
後側設計
副水箱觀察孔
前方腳踏板為塑料材質帶有止滑紋路的設計,小編實測最長與最寬處的距離約為 40 x 40 公分,比較有趣的是 DRG 腳踏雖然沒有往前 45 度傾斜的休息踏板設計,但在兩側有相當深的凹槽剛好可以用來放腳,小編踩上去之後腳後方還有接近 10 公分的距離,所以腳大的騎士也不用擔心空間不夠,腳踏空間後方有蜂巢狀通風口與花紋,副水箱液面高度觀察視窗則位於左側;DRG 腳踏還有一個看不見的設計,那就是腳踏位置比 Force 更低更深,對於腿長的騎士坐起來會更舒服。
類寬體與凹槽設計
類通風孔設計
從側面角度就更可以發現腳踏兩側的凹槽;另外,注意觀察車頭兩側會發現 DRG 做了類似跑車的寬體設計,在車側中央內縮之下更凸顯出下方寬體的造型,最邊邊還有類似跑車葉子板上煞車散熱孔的造型,雖然並沒有實際的導流效果,但這樣的細節無疑增添了性能氛圍。
後座腳踏
腳踏紋路
傾斜往下設計
DRG 後座腳踏也做了不一樣的設計,首先它並沒有 One Touch 按壓彈出的功能,需要以手動搬開或腳踢收起,腳踏板的角度也做了 45° 向上傾斜的設計,這樣的設計除了讓乘客踩踏時更安心之外,在賽道騎乘側掛固定身體時也可以避免腳踏意外收起造成危險,可見開發車輛時有考量賽道使用環境。
車側線條
側面車殼
彩繪車貼
把目光移到車側,DRG 俐落的車身線條從車頭一路延伸到車尾,可以發現一般車輛以圓滑呈現的坐墊下方車殼,DRG 卻以充滿轉折與內縮的設計呈現,再搭配上亮色系的線條車貼,視覺上相當動感。
坐墊
腰靠設計
皮面細節
SYM壓紋
後扶手
剛才有提到座高為 805mm,DRG 的坐墊面積相當大,在中央偏後的位置設有腰靠,可以幫助騎士固定身體減緩長途騎乘的疲勞,坐墊表面採用三種不同的止滑布料搭配,再搭配淺色車縫線與尾部的 SYM 壓紋裝飾,後扶手則是從坐墊前方一直延伸到車尾最外側(還凸出車尾)。
車箱空間-帽
SF-6 無法蓋上
車箱空間
安全帽掛勾
電瓶艙蓋
OBD II 端子
在原廠規格當中 DRG 車箱可以容納大帽體四分之三安全帽與一套兩件式雨衣,部分媒體以小帽體的 SHOEI GT-Air II 全罩帽測試也有成功,不過小編以中大帽體的 SOL SF-6 測試就無法蓋上坐墊;車箱前端有塑料安全帽掛勾,後方則是容納電池的空間與 OBD II 車輛檢測端子。
車尾上揚線條
白天版本
大面積簍空
整流器散熱片
市面上大多數白牌速克達使用的是垂直擺放的單槍或雙槍後避震,但 DRG 採用水平擺放的中置後避震,加上下移式車牌架設計,讓 DRG 擁有非常漂亮的懸浮式車尾,大面積簍空/懸浮視覺感幾乎是其他同級車款上看不到的,再配上向後延伸的後扶手塑造出類似尾翼的跑車氣質。


如果從車側角度看去,懸浮式車尾就是從車輛中央往後延伸都沒有其它遮擋,凸顯出向上揚起的車尾線條。

LED車尾燈
車尾燈特寫
車尾處也融入了 "龍" 的設計意念,兩側的導光式 LED 尾燈剛好就像惡狠狠盯著獵物的猛獸,即使是靜止狀態也能感受那股兇惡的氣息,後煞車燈則位於尾燈上方,在日夜間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
下移式車牌架
車牌架/後土除
左側固定支架
LED方向燈
頂部設計
全包覆內土除
車尾使用下移式車牌架設計,車牌架左側固定在傳動箱與空濾箱上,並將車牌架與後土除整合在一起,讓下雨天也有很好的擋水效果,後方的牌照燈與方向燈也一樣為 LED 燈具,值得強調的是,很多人會以為 DRG 的懸浮式車尾會讓雨水噴的到處都是,讓避震器與引擎組都遭殃,但 DRG 後輪上方有一個從頭連接到尾的內土除,幾乎是最大程度包覆住後輪,小編即使在雨天試駕也沒有發現雨水被後輪帶起噴到車尾。


真。懸浮式車尾讓 DRG 與市面上其它同級距速克達看起來很不一樣,在路上的辨識度相當高。

二、引擎與懸吊

前輪組
前制動系統
霍爾效應傳感器
卡鉗特寫
前土除
前制動系統使用 Ø260mm 固定式碟盤搭配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並配置了德國 BOSCH ABS 10 防鎖死煞車系統,車輪內側設有用來偵測輪速的霍爾效應傳感器,前土除上也可以看到 ABS 電鍍銘牌,前煞車使用橡膠油管而不是膨脹係數更低的金屬油管是較可惜的地方。
前懸吊
單三角台
輪框造型
後方氣流通道
前懸吊為 Ø33mm 潛望式正叉,前叉頂部以單三角台固定,這次的 13 吋五輻造型輪框也是全新的設計,原廠強調輪框做了輕量化工程,能夠降低簧下重量與旋轉慣性,前輪組後方則有用來導流的氣流孔道。


不同於米蘭車展裡使用 MICHELIN POWER PURE 的展示車,量產版 DRG 前輪使用國產的 KENDA K6007F-003,尺寸為 120/70-13,是建大輪胎專為 13 吋或更大輪徑車款開發的胎款,採用運動性膠料配方與雙效複合胎技術,胎面花紋可以參考照片左側。

傳動/空濾箱
左後側視角
仿碳纖維壓紋
下懸吊機構
側柱
側駐磨到
中柱磨到-右
中柱磨到-左
因為 DRG 使用全新開發的 158c.c. 水冷單缸引擎,所以傳動箱與空濾箱也是全新的設計,傳動與空濾外蓋與車身一樣有明顯的線條造型,並且有仿碳纖維壓紋點綴,DRG 使用基於下懸吊系統改進的 A.L.E.H. 零後仰懸吊系統,這次也將零後仰懸吊系統升級到 2.0 版本,進一步強化懸吊表現,側柱也有設計安全的斷電(熄火)功能,避免在側柱未收的狀況下騎乘而發生危險。
引擎組
進氣歧管
節溫器(水龜)
散熱水箱
DRG 搭載的動力單元為 158c.c. 水冷單缸引擎,內部為單凸輪軸四汽門設計,引擎最大馬力為 15.5 ps @ 8,000rpm,最大扭力則有 1.54 kgm @ 5,500rpm 的水準,並與 FNX 一樣採用專利的 Z.R.S.G. 發電機啟動盤整合設計,因此 DRG 沒有獨立的啟動馬達,發電盤組本身就兼負啟動引擎的功能,可以達到幾乎零噪音、零延遲的啟動引擎,沒有傳統啟動馬達與減速齒輪的延遲、噪音與震動。

從上方細縫處可以看到引擎的節氣門、進氣歧管以及部分水冷管路,雖然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到這些,但其實地面的雨水是很難噴濺到這裡的,因為剛才提到 DRG 有一個幾乎全包覆的內土除,讓後輪帶起的雨水幾乎不會噴濺到車尾或引擎組,水冷節溫器(水龜)設置在引擎左側前端,主要負責散熱的水冷排則是位於引擎的右側,在行駛時透過集風罩引導氣流散熱,當引擎溫度過高時則由強制散熱風扇抽風幫引擎散熱。

排氣管造型
排氣管角度
排氣管吊架
尾端排氣出口
為了配合 DRG 懸浮式車尾與單搖臂的設計,這次特別做了短尾排氣管設計,更短的排氣管造型除了有重心集中的優點,還能讓後輪框裸露的區域更多、造型更俐落,排氣管外側與後方都有大面積防燙蓋包覆,保護騎士、乘客或路人不被燙到。
後懸吊
避震器擺放角度
避震器下座
避震器上座
後懸吊系統也是 DRG 可以成為旗艦運動車款的原因之一,DRG 是 SYM 首輛採用水平擺放單體避震器的白牌速克達車款,粗壯的單槍避震器以接近水平方式固定於車輛中央,避震器下座位於傳動箱上方,避震器上座則是位於車台中央的橫桿上,後避震器本身帶有彈簧預載調整功能,不過調整機構的位置靠近頂端,所以可能要拆除一部分車殼才有辦法進行調整。
單搖臂設計
輪後框造型
DRG 輪框飾蓋
左側無後搖臂
DGR 另外一個重要的特色是單搖臂設計,過去一般人會認為一定要雙搖臂才稱得上高階速克達,多數採用單搖臂的車款都是中低階設定,但 DRG 以水平擺放單槍避震器與單搖臂的組合打破了這個規則,藉由經過強化的傳動箱體來達到單搖臂的強度需求,讓 DRG 不需要在後輪右側另外裝上搖臂組(俗稱排骨),加上剛才提到的短尾排氣管設計,讓後輪框有更大程度的裸露出來,SYM 還在後輪框右側中央做了立體 DRG 電鍍飾蓋,精緻之餘也頗具巧思。
輪框完全裸露
低角度拍攝
如果你不了解單搖臂與美感有什麼連結的話,那這張剛好拆除排氣管的照片應該能做最好的解釋,DRG 這樣以中置單槍避震搭配單搖臂的造型就與許多使用單搖臂的大型重機類似,讓後輪的美感可以展現出來,不過 DRG 的排氣管會稍微遮擋到後輪框,所以單搖臂的美感不容易完整露出。
後制動系統
卡鉗特寫
碟盤特寫(拆輪框)
卡鉗左側
後輪制動系統使用 Ø230mm 固定式碟盤搭配對向雙活塞卡鉗,碟盤與卡鉗固定於傳動箱和輪框之間,碟碟盤上也有用於排出粉塵與散熱的打孔設計;此外,後輪同樣配有 BOSCH ABS 10 防鎖死煞車系統。


後輪原廠配胎使用國產的 KENDA K6007-002,尺寸為 130/70-13,是建大輪胎專為 13 吋或更大輪徑車款開發的胎款,除了強調胎肩支撐性之外,雨天的排水效果也有一定的水準,胎面花紋可以參考照片左側

四、試駕


DRG 使用了全新設計的引擎組於單槍後避震,讓人在操控方面有相當的期待,在騎乘姿勢方面坐姿相當寬敞,身體不用刻意趴低、膝蓋的空間也相當充足,再加上支撐性良好的椅墊,長途騎乘起來不容易感到疲憊。


新的 158c.c. 水冷引擎擁有相當不錯的加速性,在一般騎乘時低轉速就有相當不錯的扭力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輕盈且推力明顯的動力輸出,不需要大油門也可以輕鬆帶動車身,而需要更多動力時只要加大油門,暢快的加速感馬上就能讓你脫離車陣。

A.L.E.H. 零後仰懸吊 2.0 與前後 50 比 50 的車身配重在過彎時有相當明顯的效果,除了加速時車身不會向後傾之外,懸吊也可以穩穩地將輪胎貼在地面,即使遇到路面坑洞也不會有過於不舒服的回饋,尤其過彎時的穩定性更是過癮。


雖然擁有一身好的武藝,但 DRG 在使用大傾角過彎時還是有可能磨到中柱,不過車輛在彎道上的反應還是非常靈巧,想讓人嘗試更運動的騎乘,如果你是性能派的騎士,DRG 在操控表現上會令你刮目相看。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 SYM DRG 的觀點,任何看法或評價都可以,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回覆的內容或複製文章段落,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 SYM DRG 專屬限量潮T(共 2 個名額),尺寸為 S、L 各一件。
T-shirts 正面
T-shirts 背面
LOGO 特寫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 12:00 截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夜景拍攝擔當:Jim
#追焦協力:Mark、Jones
#影片拍攝協力:Ivan
#美編處理:Iris、Sharon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ocgwD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