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MOBILE01新聞 Sony WF-1000XM3 獨家實測!趨近完美的佩戴與降噪體驗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Sony 今日(7/9)在台灣正式發表全新真無線降噪耳機 WF-1000XM3,這是 Sony 繼 2017 年 10 月在台灣推出首款真無線降噪耳機 WF-1000X,相隔兩年之後的最新力作。本次 Sony 不僅針對 WF-1000XM3 的外型與充電盒等看得到的硬體進行重新設計,也配備 Sony 最新開發的 QN1e 主動降噪處理器 ,並支援高通 TWS+ 左右獨立連接模式,同時為了增進強降噪與通話品質,WF-1000XM3 也備有內外兩個麥克風。在音質部分,Sony WF-1000XM3 加入獨立 DAC 的音訊處理與獨家原創的 DSEE HX 高解析音質還原技術,讓音質呈現不受耳機大小的限制。

小編這次是在 WF-1000XM3 上市前就拿到產品進行測試,因此要先跟各位說明一下,這次借測的產品是測試機種,因此會出現 Not For Sale 等標示,請各位不要見怪,至於測試機與正式上市版本差異不大,也請各位放心。Sony WF-1000XM3 採用與前代相同的白色外盒包裝,並印上產品本體與其主打的功能特色,當然 WF-1000XM3 也獲得 Apple 與 Android 雙重認證,能夠支援兩種系統的裝置。

外盒包裝
Apple 認證標籤

垃取式的內盒包裝設計也與前代相同,內盒上方則附上簡易的使用說明,內盒包裝則採用上下層設計,上層放置耳機本體與攜帶充電盒,下層則是使用手冊的下半部與耳機相關配件。
內盒包裝
內盒包裝(上)
內盒包裝(下)

內盒配件則包含使用手冊,包含耳機本體上共四種尺寸的長型混合式矽膠耳塞,三種尺寸的三倍舒適耳塞,以及 USB to USB-C 充電線。
配件
耳塞

隨機附上的充電收納盒則採用全新的外型設計,並採用上蓋與本體雙色設計,上蓋上方則有 Sony 品牌 Logo。
攜帶充電收納盒
外盒上蓋

WF-1000XM3 改為 USB-C 進行充電,位於充電盒下方可以看到充電埠,同時也支援快充功能,僅需充電 10 分鐘,就能提供 90 分鐘的播放時間。

全面改款的攜帶充電盒,除了外型上進行改變外,重要的是改採用磁吸吸附式設計,改進了前代充電盒時常因為沒有放妥或因震動彈出,而沒有進行充電的情況發生,同時充電盒前端也附上充電指示燈,讓使用者更能辨識目前的充電狀態。

充電盒內部
充電指示燈

將耳機本體取出後,就可以看到磁吸裝置與金屬接點,另外雖然充電盒有進行防呆的設計,但充電盒內還是可以看到 LR 的標示字樣。此外,Sony 也將 NFC 感應區巧妙地放在開啟充電盒上蓋的前方,這樣要讓人不注意都難。
充電接點與磁吸裝置
NFC 感應區

與前代的 WEF-1000X 不同,WF-1000XM3 的耳機外殼改採用塑料材質打造,配上霧面質感的防污塗層設計,左右耳機外則備有觸控面板裝置,相關的操控都透過這兩個觸控板進行。耳機左右兩側同時也建置兩個前饋麥克風,可接收外部的音源進行 20 段環境音的調整(前代為 3 階段),耳機後側則有 LR 左右耳辨識字樣,同樣也是提供使用者配對時辨識。
耳機本體設計
耳機後側

耳機內側則可以看到相對應的金屬充電接點,同時也可以看到 WF-1000X 內置的佩戴感測器,當使用者戴上後就會自動開機,取下後會自動暫停,裝入充電盒時耳機就會自動關機。除了耳機外側配有前饋麥克風外,WF-1000XM3 也在耳機內側建置回饋麥克風,可增加藍牙通話時的音質表現。
充電接點與佩戴感測器
麥克風配置

實際測量 WF-1000XM3 的耳機重量為 17g,加上充電盒的重量也僅為 92g,看似富有重量的充電盒倒是出乎意料的輕巧,確實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耳機重量
耳機與充電盒重量

其實除了小編這次測試的鉑金款式外,Sony 也會推出黑色款的 WF-1000XM3,這邊小編也來針對黑色款式進行簡單的開箱比較。

其實在包裝設計上,兩種配色的差別應該就只有耳機本體顏色的差異,內部包裝配置與隨機附上的配件也是完全相同。

兩款不同配色的耳機產品,Sony 也分別為其配上不同配色的充電盒,左邊是鉑金色款式,右側則是黑色款的外盒,小編自己比較喜歡鉑金色的耳機本體,然後喜歡黑色款的充電盒,不過可惜的是 Sony 不接受隨意搭配的服務...

充電盒比較
充電盒比較

話雖如此,但小編還是覺得黑色款的 WF-1000XM3 比較偏向低調沈穩的設計風格,較適合商務人士佩戴,至於鉑金配色款式則屬於氣質簡約風格,較適合女性使用者佩戴,不過這純屬個人主觀感覺,還是要隨著自己的喜好來決定配色款式。

其實小編在 WF-1000X 推出之際,就有入手這款真無線降噪耳機,這次也特別拿出來比較一下,首先看充電盒的比較,相較於前代有點長型的設計,WF-1000XM3 的充電盒雖然高了一點,但寬度稍微縮小一些,且配色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充電盒比較
充電盒比較

WF-1000XM3 除將充電埠從 Micro USB 改為 USB-C 外,也將充電埠與充電指示燈的位置做了更動,新款的充電盒充電變得更快,充電指示燈的辨識度也提高許多且更為美觀。

前後代充電盒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內部充電結構的差異,左邊的 WF-1000X 採用卡榫式的充電形式,右側的 WF-1000XM3 則採用磁吸充電形式,除了穩定性有著大幅提升外,也不會有因為震動而讓充電失效的情況發生,小編認為是相當大的進步。

充電盒內部設計
充電形式比較

雖然都是 WF-1000X 系列產品,但前後兩代的外型有著天壤之別,WF-1000X 擁有金屬與透明的現代質感,至於 WF-1000XM3 則讓人想起 Sony 本家的 WF-SP900 防水真無線耳機,只是多了麥克風與觸控面板的配置。耳機後側則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 WF-1000XM3 會將機殼全改為塑料材質,或許是想解決先前藍牙連線不穩定的情況,同時 WF-1000XM3 也將之前的貼合式耳掛取消,改為佩戴感測器。
耳機外型比較
耳機後側比較

全新的 WF-1000XM3 也大幅改善了佩戴結構設計,前代的 WF-1000X 需要透過隨機附上的貼合式耳掛,才能讓佩戴穩定性有所提升,但 WF-1000XM3 則改採用人體工學三點固定結構,並在入耳處採用高阻力的橡膠表面處理,更能提升配戴的穩定度。

此外,各位也不難從耳機入耳的結構設計看出兩者的差異,實際佩戴時,WF-1000X 會有比較強烈的懸浮感,以及入耳式耳機的侵入感,且耳機與耳朵間的縫隙也稍微大一點。至於 WF-1000XM3 則比較貼合耳型,與耳朵的縫隙較小,只要選對適合尺寸的耳塞,可以完全達到九成的隔音效果,同時這樣的彎曲結構設計也減少入侵感,對於長時間佩戴會更為舒適。

耳機內側比較
耳機內側比較

這邊也實際來測量一下 WF-1000X 的耳機重量為 14g,搭配充電盒的重量則為 83g,雖然前後代的重量差異不大,但以實際攜帶的感覺來說,其實很難感受到差異。
耳機重量
耳機與充電盒重量

最後也提供各位 WF-1000X 與 WF-1000XM3 兩款真無線降噪耳機的功能特色等相關比較表格,各位可以清楚看到前後代機種的差異。
Sony WF-1000X
Sony WF-1000XM3
藍牙晶片 高傳真降噪處理器 QN1e/雙噪音感測技術
3H(耳機)+6H(充電盒)- 藍牙降噪模式 6H(耳機)+18H(充電盒)- 藍牙降噪模式
按鈕操作/環境音(一般/語音)/左耳單邊通話/左耳單邊連接 觸控操作/佩戴偵測/環境音(20段)/快速注意模式/左右耳立體聲通話/雙邊連接或單邊連接模式
預設等化器 DSEE HX/預設+自訂等化器
佩戴穩固器 穩固佩戴人體工學三點固定結構/高阻力橡膠表面處理
機械式開闔充電器 磁吸式充電盒
耳機+充電盒重量:83g 耳機+充電盒重量:92g
售價:5,590 元 售價:7,490 元

 


藍牙配對如何進行?穩定度如何?


Sony WF-1000XM3 採用全新的藍牙 5.0 傳輸技術,提供更穩定且更省電的藍牙連線,並支援高通 TWS+ 左右獨立連接模式,讓使用者可以單獨使用左右耳機進行音樂播放或通話功能,藍牙連線配對的方式如下:

方法一:支援 NFC 感應藍牙配對功能,前提是使用者的播放裝置要支援 NFC 感應,像是 Apple 作業系統的裝置就需要使用手動藍牙配對。

方法二:使用未支援 NFC 感應配對的裝置,要先將耳機取出佩戴,並同時長按左右耳機的觸控板,此時耳機的語音就會提醒使用者進入藍牙配對模式,進入藍牙設備清單中選取『WF-1000XM3』就可以進行藍牙連線。

支援智慧藍牙配對功能,使用者僅需在首次進行配對,之後只要取出耳機後就會自動連線到裝置,搵定度表現方面,全面升級的藍牙 5.0 晶片與高通晶片,讓藍牙連線穩定度有大幅的進步,即便在無線網路較為雜亂的環境下也不會有斷線或不穩的情況發生。左右耳機能夠獨立使用,對於開汽車上下班的使用者來說也是相當便利的設計,不會因為聽不到外部環境聲音而影響到行駛的安全性。

這邊小編也實際測試一下觀看影片或玩遊戲的延遲性,前一代的 WF-1000X 在這部分的表現上有點差強人意,相信這也是不少一代使用者的困擾之一,小編分別使用 YouTube 影片與手機遊戲來進行體驗,不難發現影片與音訊的延遲幾乎微乎其微,不太會有影音不同步的情況發生,新一代的藍牙晶片確實改善這部分的體驗。

搭配 Sony Headphones Connect App 應用程式讓操作更完善!


隨著 Sony 推出全新的 WF-1000XM3 後,搭配使用的 Sony Headphones Connect App 應用程式也同步進行更新,小編是建議各位都要下載這套 App 應用程式,除支援 Android 與 iOS 系統外,能夠針對 WF-1000XM3 的音樂播放模式、彈性音效控制、個人化等化器、降噪模式、左右按鍵操作、耳機韌體更新等進行設定,光是這些額外的設定選單就滿值得推薦。

在與裝置進行藍牙連線後,開啟 App 應用程式就可以連線到 WF-1000XM3 的顯示主畫面,畫面上方會顯示耳機顏色款式、電源開關按鍵、無線音樂傳輸模式,以及左右耳機目前的電量。往下則可以看到彈性音效控制與環境聲音控制,兩個功能只能選擇一種啟動,環境聲音控制為手動設定,使用者可以設定 20 段的環境聲音設定,從降噪、減少風聲到環境 1~20,數值越大能接收到的環境聲音就越多。

主畫面
環境聲音控制

彈性音效控制則比較偏向讓系統自動判定目前使用者的行為模式,進而自動調整目前的環境聲音控制,Sony 將其區分為靜止、走路、跑步與搭乘交通工具共四種模式,而判斷這些行為模式主要是透過行動裝置來進行,而非使用耳機來進行判定,這點要跟各位說明一下。

其實在這四種行為模式下,Sony 預先設定適合的環境聲音控制,當然使用者如果覺得不適合,也可自行進行調整,不過小編自己試用了一下這四種模式,基本上環境聲音控制的程度都算合適,走路與跑步中的情況,小編會在提升 3 段的環境聲音效果,這樣比較能掌握外界環境的狀況。

彈性音效控制
靜止中環境聲控制
走路中環境聲控制
跑步中環境聲音控制
搭乘交通工具環境聲音控制

接下來還可以看到等化器模式,共有關閉、歡快、激昂、醇美、放鬆、聲樂、強化高音、強化重音、演說、手動與兩個自訂等化器模式,算是相當豐富的音效播放模式選擇,使用者可依照聆聽的音樂類型進行調整。音樂播放介面則會針對目前播放的音樂進行顯示,也可進行播放的控制,緊接著的聲音品質模式則可選擇音質優先或連線穩定優先兩種。
等化器模式
音樂播放介面
聲音品質模式

新版的應用程式,能夠針對 WF-1000XM3 左右觸控板控制功能進行設定,包含播放控制、環境聲音控制、Google 助理與無指派四種,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進行設定。最後還有自動關閉電源,通知與語音導覽語言,以及軟體自動下載選項。
左側按鈕控制功能
右側按鈕控制功能
其他選項

如何使用觸控面板?


這次 WF-1000XM3 將原有的實體按鍵換成觸控面板,因此在實際使用上,要花點時間習慣與熟記每個功能的操作,對於使用上才會更順手。觸控面板的操作只有輕觸與長按兩種,觸控的靈敏度算是相當不錯,不需按太大力就有作用,太大力更會造成佩戴的不舒適,要入手的朋友多留意。

觸控板基本操作功能介紹:


左耳耳機 -
輕點:降噪 > 環境音 > 關閉環境音
長按:快速注意模式

右耳耳機 -
輕點:播放/暫停
輕點兩下:下一首
輕點三下:上一首
長按:語音助手(Siri/Google)

佩戴舒適度表現?運動時可以用嗎?


WF-1000XM3 採用全新設計的人體工學三點穩定結構,加上高阻力橡膠表面,在實際配戴上確實減少了入耳式耳機不舒適的侵入感,與耳朵間的縫隙也沒有前代來得明顯,即使在沒有開啟降噪或播放音樂時就已經具備不錯的隔音性,整體的佩戴舒適度算是相當出色,即時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有不舒服的情況。

不過可惜的是 WF-1000XM3 僅具備基本的生活防水功能,因此在運動時的選擇會有點少,小編自己是會佩戴出去進行慢跑或重訓等較為靜態的運動,原因很簡單,首先是汗流得不會太多,運動結束後用乾淨的乾布擦拭即可,第二則是怕動作太大的耳機容易脫落。不過實際上 WF-1000XM3 在運動時的配戴穩定度相當出色,小編在運動時沒有掉落情況發生,但在跑步時會因為晃動讓聲音聽起來也會有忽遠忽近的跳動感,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降噪效果如何?各環境下的實戰體驗


WF-1000XM3 搭載了 Sony 獨家開發的 QN1e 高傳真降噪處理器,讓這款真無線降噪耳機具備與 Sony 本家的 WH-10000XM2 與 WI-1000X 兩款降噪耳機有相同的降噪表現,同時根據 Sony 官方的報告指出,WF-1000XM3 相較於前代提升了 43% 的降噪效果。因此,小編以平常通勤的情境,實際搭乘捷運與公車,還有在戶外行走與靜止的環境下進行降噪的體驗測試。

首先是戶外行走,近來常有午後雷陣雨的情況下,在下雨前都會刮起極大的風,透過彈性音效控制的走路模式,能夠將風聲的干擾降到最低,同時保有些許的環境聲音,在不影響聆聽音樂下也能注意周遭環境的狀況,相當不錯。

在戶外環境下,有時候會想要坐下來喝杯咖啡或休息片刻,這時候彈性音效控制就會開啟靜止模式,此時降噪效果會是出現著重在語音,讓聆聽者可以隨時與人交談,不過環境聲音如果是自己外出的話,小編建議可以從 20 降到 10 左右的數值,可以感受更寧靜的聆聽感受。

在捷運上,彈性音效設定則會設定在搭乘交通工具的模式,此時,降噪效果會是最佳的設定,完全可以避開惱人列車行走噪音,不過如果一時不察,很有可能會錯過下車時機就是...

當然如果有跟朋友一起結伴同行,想跟朋友說說話時,按住左耳的觸控面板,就會進入快速注意模式,可以與朋友進行談話,這也是移植 WH-1000XM3 的便利功能,小編真的非常喜歡。

最後一個環境則是搭乘公車的環境,這個部分彈性音效控制會比較難以判定,在坐著的時候會出現交通工具模式,但小編有時候站在公車上時,就會出現靜止或是走路中的模式,因此會導致彈性音效控制系統不斷在判讀。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建議各位可以將彈性音效關閉,直接用手動的方式進行調整會更好一點。

電池續航力是否一樣不堪使用?


由於自己使用 WF-1000X 前代的耳機,對於其不到 3 小時的悲劇續航力實在感到困擾,這次 WF-1000XM3 雖然官方公佈開啟降噪的續航力最長有 6 小時的時間,等於是兩倍的提升,但小編還是抱著懷疑的心情進行測試。小編使用的是手動降噪模式(數值 20),搭配 75% 的音量與 Spotify 音樂播放來進行,實際測試從滿電到語音指引提醒要充電的時間約為 5 小時 33 分鐘,比起前代的續航力真的好太多,以前只敢在飛香港或上海的飛機上使用,現在即使是飛往日本、韓國、新加坡等 6 小時內的航線都可以使用。

另外,小編也在關閉降噪的模式下,以相同的音量與藍牙音樂播放來進行測試,同樣從滿電到語音提醒要進行充電的續航力約 7 小時 45 分鐘,真的是相當有進步的續航力表現,搭配充電盒還能為耳機進行 3 次完整的充電,加上快速充電模式,基本上最少可以滿足一天的聆聽需求。

音質也有明顯的進步嗎?


全新的 WF-1000XM3 已經擁有相當多的進步,對於音質部分的呈現則是這次體驗的最後一個重點,小編用 Sony Xperia 1 與 Spotify 進行藍牙音樂的試聽,首先與前代相比,音頻的細緻度與層次感表現就有相當明顯的提升,以有限空間中內建的 6mm 動圈封閉式單體來說,真的是相當夠水準的音質表現。WF-1000XM3 同樣維持人聲較為前靠的調音模式,音頻的分離度則略顯不足,中音頻依然是音頻中的主力,對於人聲表現具備高水準的解析力。

低音頻表現與前代相比,又多了一點飽滿扎實之感,下潛深度同樣足夠,不過重低音的力道稍嫌不足一點,有許多低音鼓的頓點較無法完整的表現,針對前代高音頻不夠清亮的問題,在 WF-1000XM3 則有些許的改善,小編自己是著聆聽鋼琴協奏曲,在小提琴高把位與鋼琴高音鍵位的聲音,確實又更為明顯一點,也不像前代出現較混濁不清的情況。

當然使用者也可以透過 App 應用程式中的等化器,來針對不同類型音樂進行模式的切換,雖然操作起來有點麻煩,但能獲得更豐富的音樂聽感,也是滿不錯的增益效果。

PS.聽感為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個人實際試聽為準。


整體而言,Sony 全新推出的 WF-1000XM3 算是一款徹底改善 WF-1000X 不足處的絕佳續作,不論是外型設計、操作體驗、佩戴舒適、降噪功能等各方面,都有相當顯著的升級與提升,這也難怪 Sony 會直接跳過 M2 二代機種的命名,直接將產品設定在三代,也算對這款產品有著極大的信心。以小編這段時間的實際體驗來看,這款 Sony WF-1000XM3 確實可以滿足一般通勤與平時工作上的使用需求,如果最近正要考慮一款輕巧好攜帶的真無線降噪耳機,真心覺得可以列入考慮選項之一。

值得稱讚之處:


  1. 耳機外型設計更為簡約有型,同樣輕巧好攜帶。
  2. 附上矽膠與舒適兩種不同材質,且不同尺寸的耳塞,能滿足更多使用者需求。
  3. 改良式的磁吸式充電盒,讓耳機充電更為穩固。
  4. USB-C 快速充電功能,讓電力回覆更為快速。
  5. 全新的 QN1e 高傳真降噪處理器與雙噪音感測技術,更能滿足各種環境的使用需求。
  6. 佩戴感測器能針對使用方式自動暫停與關閉,使用相當便利。
  7. 左右耳能同時進行通話,也能單獨使用,對於開車的朋友來說相當受用。
  8. 藍牙 5.0 讓無線傳輸的穩定度提升,同時也解決影音不同步的狀況。
  9. 人體工學三點固定式結構,讓佩戴穩定度提高,且舒適度也大幅增加。
  10. 接近 6 小時的降噪藍牙連續播放時間,不再需要擔心電力問題。

期望改進之處:


  1. 僅支援 AAC 與 SBC 解碼格式有點浪費音質,希望未來能支援 aptX 與 LDAC 等高音質音樂格式傳輸。
  2. 觸控面板的操作雖然直覺,且讓耳機看起來更為簡約,不過操作方式略顯繁雜,要花點時間熟記。
  3. 彈性音效控制在判定上還是有點不太穩定,像是在搭乘公車環境中,滿常出現無法判斷的情況,希望未來能更為穩定。
  4. 最後這點,在 WF-1000X 也曾提過,希望未來的真無線降噪耳機,也能配備 WH-1000X 系列耳機的大氣壓力優化降噪功能。

攝影協力:Martin
模特兒:Amis L. 艾蜜絲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30qdBn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