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MOBILE01新聞 雲林 西螺 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 餐桌上的美味,古老的生物科技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走出西螺東市場後,沒幾步路就到了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說起西螺的物產,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醬油了,原因就在於西螺的水質與氣候適合醬油的釀造。
因此自古以來,西螺即是臺灣本地醬油釀造的重鎮,歷史已有百餘年。
而各家的醬油釀造技術各有其特色,產出的醬油風味各不相同,所以各有各的支持者。
光在西螺延平老街上,販售自有品牌醬油的商號少說也有個4家(丸莊、瑞春、三珍、大同),但只有丸莊的舊工廠在老街旁。

丸莊醬油的歷史,按官網的說明是可以上溯到1909年,在延平路現址設置醬油生產工廠,因此可以說是家百年企業。
在這百餘年來,丸莊的工廠擴充了好幾次,更發展出好幾種製造工法,以應付不同價位市場對醬油的需求。
2008年,舊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提供遊客參觀。
於是我們就決定走進這棟老醬油工廠,瞧瞧醬油在從前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丸莊醬油位在老街旁的店面,其實裡面就是舊工廠。
早年沒有像現在有所謂「工業區」的概念,很多時候會有小型的工廠設置在街市中。 

在丸莊醬油店面外的大海報,把在地的名勝「一圖打盡」。很顯然的,丸莊醬油很關心在地觀光的發展,因為這和他們的事業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丸莊醬油的店面入口。入口看起來不大,但裡面卻真的是座工廠。
只是從前是小量生產,這樣的空間就很夠用了。 

有關丸莊醬油的故事海報。因為遇上一大團遊客來採購,所以我們就決定先到後面工廠內去逛逛,等會兒再回來仔細看看書面介紹。

直接走到工廠內。這裡是醬油的生產場所,兒子在看的是黑豆和麴的混合,這個步驟稱製麴。

這是濾頭,過濾釀造完成的醬油用。

醬油工廠中最壯觀的應該是排列整齊的晒缸埕。黑豆和麴菌混合好之後,再加入適量的水和鹽,置入傳統陶甕中,經過長期的太陽曝曬加熱,甕內的麴菌產生發酵作用,分解黑豆中的蛋白質,產生胺基酸,就是醬油風味的來源。這個步驟就是習稱的釀造。所以,發酵時的陶甕相當重要,因為它會決定了內部麴菌和外界空氣接觸的量,利於不同的麴菌菌種生長及發酵。 

晒甕場是拍照的人最愛的地方,但也是生產醬油最關鍵的地方。

這裡就是丸莊醬油舊廠的晒甕埕,面積並不大。

換個角度來拍,看起來壯觀一點~~~ 

特寫一下丸莊醬油的招牌。 

這裡也提供DIY壺底蔭油的體驗。所謂的蔭油就是釀造黑豆醬油。 
從這旁邊的樓梯上樓,就會見到當年工廠作息的那一面。

這裡是當年醬油工廠工人吃飯的餐廳。從前的工廠都是包伙,員工和老闆都在一起吃飯。

和老闆一同吃飯有一定的文化,在這裡特別用海報說明。

工廠中的廚房。
因為從前外燴少,工廠很常會請廚師作飯給工人吃,所以在廚房中常見大炒鍋或大灶。
有些較小型的工廠,就由老闆娘兼任廚師的工作。

然後,走進實驗室了。

從這些實驗室內的儀器看起來,丸莊醬油應該很早就建立品管制度,才會有這些古董級的品管儀器。
光是實驗桌本身就很有歷史。
至於實驗桌上面的儀器,應該大部分都快有古董價值了。 

早年的顯微鏡是貴重儀器,還有專用木箱來收納保存。
木製試管架和比色標準液,也都是幾十年前的產物。

另一邊的酸鹹度計和黏度計,也都是有歷史的。
現在的檢驗儀器都已經小型化,酸鹹度計體積變小許多。 

實驗桌的另一面。
照片正中央的天平,老狗估計可能有30年以上的歷史。

左邊的天平已經快成古物了。
中間的滴定管,或許很多現在的學生都沒見過它們。
最右邊的是紅外線水份測定儀,這種樣式是很早期的機種,當年可是很貴重的儀器。

照片中這些玻璃器材,可能很多理科學生都沒看過。 

無菌室,現代的名稱為「微生物檢驗室」,因為裡面是培養微生物的場所,怎麼可能無菌?
現代有規模的食品工廠,大多配備有微生物檢驗室,從事食品中的有害菌檢驗。

在微生物檢驗室旁的這些儀器,如白鐵外表的滅菌鍋和烤漆外表的恆溫箱,也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 

照片中的加熱器、烘箱,上皿天平等,少說都有30年歷史。 

這2位,烘箱和加熱器,至少應該有30年歷史了,

照片中的糖度計和粗天平,也就是台秤,都是古董級的了。 

這2個上皿天平更是古物了。現在的化學實驗室早就不用這種精密度不夠高的設備。

早年實驗室內很常見的木製試藥櫃,這2個櫃子好好保存,可以當古董。

走到實驗室外的陽台,可以看到工廠的內埕。現在主要作為給遊客DIY的空間。 

這座建築本身就很有歲月感,特別是陽台的鐵欄杆造型。 

浴室。
現在的人應該很難想像工廠內會設有浴室。但早年許多人工廠即住家,所以當然有浴室。 

然後,走進老闆一家人住的地方,所以見到了榻榻米室。
從前真的是住家即店面即工廠,一處居所多用途。  

這裡是起居室。
老闆家的家具一一出現在工廠裡。。。 

地面上的磨石子圖案非常吸睛~~

臥室,還保有傳統的紅眠床、置物櫃與裁縫車。 

從老闆臥室外的陽台往下看,可以懷想昔日員工努力工作的光景。
但是,如果老闆睡個午覺,員工要找老闆的話,再下面大聲喊一喊,老闆就會出現了~~~ 

食品工廠內很常見的鍋爐室,用來提供蒸煮用的熱源。 

這張海報是醬油的簡單介紹,看完就知道市面上的醬油有那幾大類了。
老狗想起有一回,上餃子館吃餃子,覺得他們家的醬油特黑特別死鹹,那應該是不屬這些種類的調味醬油,只有鹹味而已。

醬油釀造工序的漫畫圖解。
畫出來比較簡單,實際生產困難多了!
這些工序中藏了許多不外傳的重點。 

甕的製作介紹,以及黑豆醬油與豆麥醬油不同處的介紹。
這2種醬油,丸莊都有生產。

回到營業大廳,來仔細看看這幾張海報的內容。 

在營業大廳的角落,看到這台自動化充填機,個人認為應該有30年以上的歷史。旁邊的手動封蓋機就更早了,或許超過50年也不一定。
早年的醬油充填是人工一瓶一瓶充填,一瓶一瓶封蓋,後來進步到照片的迴轉式自動充填機。

丸莊觀光工廠的平面圖及參觀路線,就在入口處。

要離開前,還有不少遊客在問相關產品的事,生意真的不錯!

結束了丸莊醬油觀光工廠的參觀,對醬油的生產製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如果看倌們有機會到西螺老街走走,建議不要錯過這個市區內的老觀光工廠。
進去參觀會引起不少回憶!!

官網: https://ift.tt/32k75kh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LiTPa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