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MOBILE01新聞 自娛玩修錶 - URIKA 5020-0070 (Hamazawa cal. 5023A 手動上鍊)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這次這支URIKA也是先前從ebay便宜買回來的報廢錶之一,URIKA是相當冷門的日本老品牌,網路上能夠找到的資料少之又少,當年香港把這牌中譯為"準而佳",我想台灣應該也有引進過。

我一共買了三支URIKA報廢錶,以這支藍面的狀況最佳且款式最得我心(我很喜歡它的藍色漸層面盤),完整度也非常高(原廠錶鍊):

[評估]

初步檢查,這支URIKA的問題如下:

  1. 幾乎無法走時,偶爾會走幾秒但很快就停掉,主要問題應是無法上鍊(龍芯檔位跑掉)
  2. 快調換日異常(轉不太動,應該和上一點檔位跑掉同一問題)
  3. 壓克力風防嚴重刮傷
  4. 錶帶有數節扭曲變形
可以確定是要徹底拆清保養,風防我有買到同規格的,但比原廠的要高很多,我不想再讓這支錶變得更厚所以決定延用原本的鏡片(還好沒有裂痕),要花一些工夫拋光;此外錶帶有變形的幾節要想辦法板正。

背蓋上的序號是4D9588,不知代表什麼意思? 網路上有看到其它收藏家的URIKA錶有類似的4D字頭序號並聲稱是1974年出產,或許第一個數字代表生產年的尾數? 錶殼編號5020-0070:

原廠鋼帶和錶扣,有幾節變形嚴重,這不容易處理:

原廠錶冠沒有任何徽飾,以手上鍊來說錶身算是很厚的:

唯一的缺件是鋼帶和錶扣連接的耳針,這很容易找到替代品:

[拆解]

拆下錶帶準備拆解:

這時秒針有走了一陣子:

開背蓋,這錶搭載的Hamazawa 5023A機芯第一次亮相:

第一眼看到這顆機芯就知道有得搞了... 這顆機芯的設計和主流完全不一樣,光看到那片主橋板就已傻眼,居然把走時、擺輪、擒縱、傳動和離合機構全部共用同一片主橋板,一旦拆下要裝回去就非常困難... 這和早期TIMEX的機芯有幾分神似,簡單講就是要降低生產成本,但保養的困難度就提高了。根據網路上老外找的英文資料,Hamazawa這廠家是1954年成立,1960年代推出5000系列的機芯,而這款5023A是中期的手上鍊款,同期還有5026A的自動上鍊款,自動上鍊機構的設計和Seiko的魔術勾爪幾乎完全一樣。Hamazawa和Orient似乎也有淵源,因為Orient早期有幾款機芯明顯就是用5026A掛上Orient品牌(如Orient 16720機芯)。1980年代(一說是1986年)Hamazawa被Seiko併掉,所以有搭載Hamazawa機芯的錶款生產年代應該都不會晚於1990年,因此如果這支錶蓋上序號的第一碼4是代表生產年尾數的話,這支URIKA可能是1974或是1984年出產的。除了URIKA之外我還有看到像JEMIS, SIGNAL或Le GANT這些小廠有用Hamazawa的機芯,但好像只有URIKA是和Hamazawa有比較密切的關聯。

這顆機芯完全找不到說明文件,一開始連龍芯都不知道該怎麼取出,研究了一下之後發現只要把其中一顆螺絲(紅色箭頭處)鬆開就可以取出。

取出機芯,我非常喜歡這個藍色漸層的面盤:

錶殼、背蓋和機芯墊圈,之後要把風防拆下來拋光:

插回龍頭,取下指針:

取下面盤,URIKA的面盤是沒有定位腳的,直接用機芯的塑膠外圈扣住,這設計還不錯,雖然我向來對塑膠零件非常感冒:

機芯日期面:

機芯走時傳動面:

上維修座,開工! (後來發現應該要先拆日期面才對... 詳情後敘):

這片銘牌完全沒有功能,純萃就是為了標示廠名和機芯編號:

前面提過了這款機芯的設計簡直就是維修人員的惡夢,整個機芯只有一片橋板!!

拆下主橋板後全部臟器外露... 老實說我完全沒有把握之後能裝得回去:

硬著頭皮把零件逐一取下... 

三輪、四輪和發條盒(其實這發條盒的背面有撥針輪,我忘了翻過來拍... 非常奇特的設計):

繼續取下二輪、擒縱輪:

取下擒縱叉和惰輪,這裡也可以看到所有的離合機構簧片和發條止逆扣片全是鉚死在底板上,而且離合機構裡完全沒有押片:

擒縱叉的設計和RICOH的機芯有點神似:

發條上鍊惰輪:

接下來就發現尷尬的事實: 這機芯的擺輪游絲和快慢針部件全是嵌死在主底板上的! 這下如果翻面擺輪就會吊掛半空中.... 早知如此應該先拆日期面的。沒辦法,只好先用兩小塊除塵泥黏住擺輪再翻面:

翻面後又發現另一個麻煩,這片主底板翻面後幾乎無法用維修座夾住... 這機芯真是對維修人員超不友善的:

取下星期環中央扣片:

取下日期環,這時可以看到換日機構全是塑膠零件:

日期機構也有一片橋板,日期和星期扣片也都做在上面,其中的日期扣片設計也很特別,其中一端是要扣進橋板本身的下方,這個設計其實也不錯。這顆機芯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任何會彈飛的零件,這點又好像對維修人員十分貼心??

拆下橋板後就可取下日期、星期和時輪,時輪用塑膠製成真是有夠狂的,我想主要是因為時輪上還同時有星期輪傳動的結構(上方像花瓣的那一圈),為了做成單一零件所以才設計成用塑膠製:

取下中央分輪後這面算是拆完了:

再翻回走時面,把龍頭押片拆下(就是一開始取龍頭的那顆螺絲鎖住的零件):

這時研究要怎麼拆冠輪,原來要先把其中的一片簧片向中央板過去(紅色箭頭),然後抽出龍芯(白色箭頭),利用龍芯把冠輪拉離開簧片中間的凹槽,然後冠輪就可以完全鬆開取出(藍色箭頭):

龍頭和冠輪,冠輪上還嵌了一片星形的塑膠零件,那是日期的快調撥片:

所有零件(應該說能拆的零件)拆完:

拆發條盒時又發現這發條盒的設計與眾不同,大捲車居然是固定在上鍊輪上,而上鍊輪居然就直接取代發條盒上蓋,發條軸是另外一根從中穿入用來固定發條盒,所以這發條盒不是密封的:

此外這顆機芯的撥針輪居然是做在發條盒的另一面(我居然忘了拍照...),利用一組卡輪緊迫住帶動,也因此這款機芯沒有緊迫式的分針管,這個設計的概念和ETA有點神似,也有點像俄式機芯。

取出發條:

取出避震器和寶石:

所有零件合照:

[清洗]

洗超音波浴之前先把主橋板鎖回,這樣可以避免擺輪在超音波機清洗時受損:

也要把冠輪和日期快調撥片分離,因為塑膠零件不能用去漬油,要另外用沙拉脫和水清洗:

小零件裝進清洗籠:

全部的金屬零件裝進盛有去漬油的玻璃瓶,塑膠零件則裝進有沙拉脫稀釋液的塑膠盒,都用超音波機各洗兩道,然後再換乾淨的油和洗劑再洗兩道,而塑膠零件最後還要再用清水漂洗一道。清洗完風乾後的零件:

[組裝及上油]

老樣子,先組發條盒,這發條盒設計特別,組回的方式卻和一般沒什麼差別,就只是大捲車卡入發條中心和蓋上上蓋兩個動作等於同時完成:

發條我用Moebius 8300脂:

發條盒組裝完成:

上維修座,開始組裝:

裝回發條盒和冠輪(已嵌回日期快調撥片),所有金屬軸芯上Moebius 8141油,冠輪磨擦面上8300脂:

逐一裝回,二輪、擒縱輪和擒縱叉幾乎都是"金雞獨立"在半空晃,天知道之後主橋板要如何對孔位....

該放的都放到位了.... 算了算有八個全部都會晃動的軸芯要對位:

八個會晃動的軸芯、兩組定位針和兩個顆絲孔全部都要同時到位主橋板才能裝回,而且大部分的齒輪都在橋板下方根本看不到也碰不到... 這真是我裝過最困難的主橋板了,花了40分鐘試了又試,用油筆在橋板下方撥來撥去逐一把軸芯卡入孔位,就在幾乎想要放棄的那一刻突然全部到位,主橋板順利裝回。 用手指撥了兩圈發條齒輪,擺輪順暢地動起來了!

主橋板裝回後給所有的軸芯點上油,所有寶石軸芯都是點上Moebius 8000油。

最後給擺輪避震寶石點上8000油,現在點避震寶石油愈點愈順手也愈點愈圓了:

裝回其中一面避震器:

[embedded content]

鎖回銘牌:

翻面在所有軸芯上油,也一樣給另一面的避震寶石點油裝回:

這時發現把機芯外圈裝上翻到日期面時比較容易卡入維修座,裝回撥針輪和星期輪:

裝回日期環和日期面橋板,扣回日期扣片:

裝回星期環:

面盤小心用毛筆沾水清掉上面的一層髒污(好像是霉菌),裝回面盤:

安針:

外殼和錶鍊都用超音波機清洗,洗劑也是用水稀釋的沙拉脫:

壓克力風防先用水沙紙磨去刮痕,先從800號開始,再用1500號和2000號打磨:

接著用牙膏做初步拋光,拋了一陣子後已有一定的透明度:

最後用Polywatch做精拋:

Polywatch的拋光效果相當不錯,可以拋出鏡面的感覺:

裝回機芯:

上測錶軟體校速,這機芯的快慢針不太好調整,努力了一個晚上調出還不錯的數據。看了一些網路上的資料說Hamazawa機芯的設計原本誤差就會比較高(因為那個橫向擒縱叉的設計),所以偏差0.5~0.6ms應該是可以接受的;擺幅也不太好,只有220~235度左右,但老機芯也就不計較了:

[完工]

戴了一整天相當穩定,我喜歡它很老派甚至有點"古板"的造形,很有70年代的風味,此外它的上鍊手感非常綿滑細膩,是我目前用過上鍊手感最好的。我個人偏愛手動上鍊錶,因為可以確實掌握動力,尤其是每天都換戴不一樣的錶時,手上鍊反而比自動上鍊更實際。

這顆5023A機芯真是維修人員的試金石,保養過這顆機芯之後頓時覺得之前那些曾經困擾過我的主橋板都不算什麼了,手邊還有另外兩支URIKA,其中一支是5026A自動上鍊機芯,已經有點迫不及待想要拿來玩了~~

本文冗長枯燥,感謝大家耐心看完!!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LdmL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