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句廣告詞「現在,就是未來」,總是讓人感觸深刻,很多我們認為在未來世界才會實現的科技新知,如今已環繞在我們身邊,就以電動車為例子,幾年前許多汽車大廠才宣布,將在2020年量產新世代電動車,沒想到...2020年不就快接近了嗎?
今年第三、四季將是電動車大舉現身的時間點,光是台灣市場就有不久前發表的Tesla Model 3,以及陸續引進的Nissan Leaf、Jaguar I-Pace、Porsche Taycan、Audi e-tron、Mercedes-Benz EQC等電動車即將於國內販售,更不用說歐洲或中國車市已有更多的電動車走入一般汽車使用者的生活;但對於台灣的用車環境來說,電動車真的已經達到普及的水準嗎?我們這次趁著試駕BMW i3s的機會,跟各位分享用車經驗。
可能有些網友會問,BMW i3並非全新車款,為何要再試駕一次?其實BMW原廠在不久前,再次為i3進行產品更新;最初版本的i3搭載60Ah/22kWh電池,即使以成績比較亮眼的NEDC測試數據為標準,最初版i3的續航力僅有190公里;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i3推出了小改款車型,所搭載的電池也升級成94Ah/33kWh規格,如此一來i3的續航力達到300公里的水準(NEDC測試標準,i3s續航力為280公里,若以WLTP標準測試,i3續航力為235~255公里、i3s為235~245公里)。
而在去年,i3換上容量更大的120Ah/42.2kWh鋰電池,電力幾乎是最初版i3的兩倍,續航力也達到359公里(NEDC測試標準,i3s續航力為330~345公里;WLTP標準測試i3續航力為285~310公里、i3s為270~285公里),加上最新版本i3/i3s取消搭載發電用引擎的增程(Rex)車型,所以這次就實際上路試看看最新版i3的能耐!
新版i3/i3s取消增程車型之後,車系陣容就只剩下兩個車型,也就是標準版的i3與運動化的i3s,兩者搭載相同的電池規格,但動力輸出、輪圈尺寸等不同,其中i3的最大動力為170hp、25.5kgm,本回試駕的i3s則是184hp、27.5kgm,相對地i3s的行駛續航力就會比i3少一些。
i3s搭載LED頭燈,具有家族特色的水箱罩並沒有開口設計,僅是凸顯BMW的外型特色,另外在藍白廠徽下方採用了電動車系列專屬的藍色外框。
i3s的車長僅有4006mm,也是目前BMW旗下四輪車款體型最嬌小的成員,符合都會使用的訴求。
輪胎採用前175/55R20、後195/50R20配置,標準版的i3則是配置前155/70R19、後175/60R19尺寸,都是屬於直徑較大但胎寬較窄的設計。
轉到輪面就能發現較窄的胎寬設計,在於能藉此減少與路面摩擦的動力損耗,原廠配胎為Bridgestone所開發的ECOPIA EP500。
i3s的充電孔位於車身右側,其中上方為AC交流電充電孔,上下合一組成的則是DC直流電充電孔,也就是俗稱的「快充」;根據原廠規格數據,若使用BMW i Wallbox 7kW壁掛式充電座,能在5小時內將電量從0%充至80%;使用50kW直流充電設備,就可縮短至50分鐘從0%充電至80%。
尾燈嵌入尾門合為一體,即使i3誕生至今已有六年歷史,但車尾造型仍然相當搶眼。
這次的試駕過程也拍成了一段介紹影片,各位可以與文章搭配服用:
[embedded content]
多年前i3剛上市時,由於續航里程不高,若不是選購增程版本,多數人應該會產生「續航力恐慌」,使得i3離不開都會區;如今最新版i3已升級容量更大的鋰電池(總代理提供電池8年或10萬公里保固),續航力獲得提升,所以本次規劃的試駕路線將離開大台北都會區,前往新竹再折返,看看i3s沿途的實際表現如何;取車時已先將電力充滿,里程錶顯示可行駛里程為241公里(Comfort模式下)。
出發之後我們先在台北市區繞了一下,順便為試駕影片拍攝畫面,大約電力剩餘85%時進入高速公路南下前往新竹,如同先前舊版本i3s的試駕經驗,鬆開油門(電門)時會感覺到類似引擎煞車的阻力,這時就會進行電能回充,因此在下坡路段便可見到續航里程持續增加的情況;i3s搭載了四種行駛模式,分別是Spot、Comfort、Eco Pro與Eco Pro+,若切換至Eco Pro+模式,動力輸出特性變得和緩,空調效率也會略為降低,但儀錶板上的續航里程就會增加,並顯示速限90km/h(但實際測試還是能超過這個速度);而切換至Eco Pro模式後,顯示速限為130km/h,動力輸出與空調強度比起Eco Pro+模式好一些;切換至Sport模式後,涵括動力反應、空調效率都全數輸出,但除非是需要多些加速力道,否則Eco Pro模式就很好用,還能多換些續航里程;但我們也發現,i3s並沒有配備ACC而僅有傳統定速功能,對於正在普及且訴求科技性的電動車來說,就好像吃薯條沒有番茄醬一樣有些遺憾。
行駛約一小時後,我們抵達新竹市區,正好是中午時間,於是找了一座擁有公共充電裝置的停車場順便充電;停車前看了一下儀錶板,顯示電力剩餘67%,可行駛里程為196公里,算了一下其實開去台中也沒問題。
停車場位於新竹清華大學附近,進入後可以見到四個電動車專屬停車位,我們抵達時並沒有其它非電動車佔用車位。
這座充電站屬於AC交流電,將插頭裝妥後再刷悠遊卡,即可開始充電;目前充電仍不用收費,而是收取停車場的停車費用。
插妥充電接頭,充電孔就會顯示藍色光源,代表正在進行充電,充滿電之後燈光會轉為綠色,而充電線未接好或未過電則顯示紅色。
這時車內螢幕也會顯示充電狀態,數字代表下午3點10分完成充電,充滿後的續航里程為302公里。
不過我們計畫只停留用餐時間,因此充電約一小時後重新上路,這時可以看到電量充至83%,行駛續航里程為246公里。
i3s雖然動力輸出「僅有」184hp,但27.5kgm的扭力在電動車上可說是從靜止起步狀態就擁有最大輸出,加上i3車系的車體是以碳纖維材質打造,向來電動車被詬病的車重問題,並非i3車系的困擾,以本回試駕的i3s來說,車重僅有1290公斤,0~100km/h加速成績為6.9秒。
實際駕駛上路就能感受到i3s的輕盈與暢快加速感,輕踩油門踏板(應該說是電門踏板)的加速力道直接且迅速,若再踩深點「電門」,明顯的貼背感十分過癮,伴隨著細微的馬達運轉聲而非澎湃的排氣聲浪,這就是駕駛電動車令人著迷的特質之一。
這次試駕的新版i3s,整體內裝鋪陳與先前推出的小改款i3s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主要在於部分配備的調整以及新款內裝配色,例如在中央扶手內增加了手機無線充電裝置,i3s採用「LOFT」內裝配色,另外還可選配使用木飾板的「LODGE」內裝以及皮革座椅的「SUITE」內裝配置。
排檔設置於方向機柱旁,可以看到整合了啟動/關閉按鍵與獨立的P檔按鍵,行駛時向前轉動至D檔就可前進,往後轉則是R檔,與一般排檔桿的設計邏輯不太一樣。
iDrive採用6.0系統,採用直覺的圖形介面,另具備藍牙無線連結與USB音源插槽功能,倒車時畫面也會顯示車後影像;i3s同時支援BMW Connected APP功能,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將車輛上所、解鎖、定位,也能顯示目前車輛的電力狀態與續航里程等資訊。
儀錶板以液晶螢幕取代,可顯示時速、電動馬達運行狀態(動力輸出或回充)、電量、續航里程等;文前也提到,切換駕駛模式時,續航里程也會有所改變。
空調系統為單區恆溫式,溫度與風向設定顯示於旋鈕內的液晶螢幕。
前座中央規劃iDrive控制旋鈕以及駕駛模式切換按鍵,前方有單杯架設計。
向上開啟的手套箱內部空間尚可,倒是車門旁的置物空間相當寬裕。
車門採用對開式設計,不過後座乘客需要進出時,還是要先將前門打開才能開啟後門,同樣地要先關閉後門才能關上前門,若將它當成是雙門Coupe的延伸設計會比較合理,但對於乘客進出空間來說,倒是有很棒的加分效果。
座椅屬於較薄且較硬的設計,也沒有所謂的包覆性,不太適合長途乘坐,但畢竟i3車系屬於都會用車,至少本回從台北折返新竹的過程,還不至於感覺到腰痠背痛的情形。
打開車門後就能看到外露的碳纖維車體設計。
中央扶手內部加入了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須先開啟前門,才能再開啟後門,並無法獨立開關後門。
我們請身高175公分的同事示範後座空間,能見到頭頂上方有凹陷設計,頭部與膝部空間都算是稱職,但後座中央設置了雙杯架,因此僅適合乘坐兩人。
車頭前方設置了一處小型置物空間,僅能放進手提袋、背包等物品,登機箱尺寸的物品就無法放入。
後行李廂空間對於i3這種尺碼的小車來說已經算是夠用,內部空間平整,還可以透過後座椅背前傾來擴增置物空間。
許多人好奇的是,究竟電動車在台灣已經能充電無虞直接上路嗎?其實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個人的用車習慣;以i3為例子,很明顯地屬於都會用小型車,最新版本車型升級電池容量之後,保守計算具有200公里以上的續航力,本回我們開著i3s往返台北新竹,沿途的心情並沒有刻意擔心電力是否不足,試駕過程總計里程約200公里,返回台北歸還車輛的電量仍有35%,因此如果家中或是上班地點設置了充電設備,開著i3每天出門並不用煩惱續航力不足。
重點來了,目前國內多數人居住公寓大樓,設置充電設施除了要有個人專屬車位之外,也必須通過大樓管委會的許可,加上社區電網要符合裝設條件,整體來說並不容易;但如果光靠公共充電站充電,除了要考慮停車場與自家的距離,還有未來是否收費、未來電動車愈來愈多所造成的充電站不夠用情形;總而言之,裝設自家充電設備才是長遠之道,而目前國內對於電動車的政策模糊不清,隨著今年下半年將有多款電動車引進國內,此議題就會逐漸浮出水面,其實不妨參考電動車已經相當普及的部分歐洲國家,在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置DC直流電充電站、公共停車場設置大量的AC交流電充電站,形成完整的充電路網,才是可以解決電動車續航問題的理想方案。
BMW i3s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後置式永磁同步電動馬達
電池容量:120Ah / 42.2kWh
最大馬力:184hp
最大扭力:27.5kgm
行駛續航力:270~285公里(WLTP測試規範)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無段變速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五連桿
輪胎規格:前175/55R20、後195/50R20
車身尺寸:4006mm x 1791mm x 1590mm
軸距:2570mm
車重:1290kg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
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BMW i3s印象最深刻的心得為何,便符合抽獎資格,但請勿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否則會喪失抽獎資格。本次獎品為汽車品牌精品福袋,共有二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19年9月2日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320mcO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