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介紹DJI OSMO Pocket前,我們不妨回想一下...過去所認識的三軸穩定器,通常長得像一根長長的棒子,上頭裝手機或相機,可能功能很厲害、很多花樣,價格也ok,或許你有買,但你可能用了幾次就再也沒帶出門。因為它們通常都太大了,買了一個很強大,但你根本不想帶出門的東西,根本沒用。然後幾週前,DJI把三軸穩定器的小型化做到極致,從原本要一個斜肩包剛好塞滿的大小,變成可以放進你口袋的尺寸。它就叫做OSMO Pocket。
我們先看一下過去DJI最小尺寸的三軸穩定器,裡面內建1/2.3"感光元件,並且裝上手機當顯示器的樣子:
你會想買嗎?呃...這看起來好大,而且外觀傻傻的,上頭還要接手機才能看畫面?還是算了吧,我不會想每天帶出門。
但如果是同樣感光元件、同樣功能,還內建螢幕能夠獨立作業,但體積是這樣呢?
這就是為什麼OSMO Pocket敢稱自己叫做「Pocket」,因為它真的小到可以放進口袋裡。而且裡面有一個小螢幕,所以你不需要像過去靠手機才能看到畫面,獨立就可以運作。
這東西到底有多熱門?發表的第一天版上就已經有獨立開幾篇文章在討論,到現在每天都還有,甚至還有人分享作出了3D列印外接模組,發表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欸!
然後真正讓我嚇到的,是我們在拍攝模特兒時,就已經有民眾拿著OSMO Pocket在拍小孩了,證據如下:
我評測這些年來是很少在路上就遇到新品,就算是再熱門的機器,也不至於到這種「測的時候就在路上跑」的程度。
所以你說OSMO Pocket是不是有打中消費者需求?肯定有,而且我認為它不僅會對相機市場造成衝擊,還會影響手機使用者的拍攝習慣。在文章真正開始介紹以前,我就已經認為它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
盒裝內的配件一覽,由上而下,由左至右分別是:
- 手腕帶
- USB Type-C充電線
- DJI OSMO Pocket
- 手機連接頭(Type-C, Lighting)
- 收納盒
剛才介紹的是盒裝內的,但OSMO Pocket還有許許多多的另購配件,像是最左邊的行動充電盒、無線傳輸模組、雲台控制撥桿、通用連接座、磁吸式ND減光鏡、3.5mm聲音轉接頭、防水殼、加長桿與最右下角的擴充配件轉接套裝。
高12.2公分,長寬約4 x 2.9公分的DJI OSMO Pocket,小到不可思議是它最大的特色,下方握把的部分就差不多是一個成年人手掌的寬度。
側面是Micro SD卡插槽,最大支援到256GB。
OSMO Pocket我最欣賞它的地方,是它可以完全使用機身控制絕大多數的功能。它不會需要依賴手機或其他機器才能操作,Pocket就是一台能夠獨立運作的機器。
而且我覺得最棒的地方在這裏,Pocket與手機的連接介面是有線連接。為什麼?
身為一位說實話的小編,我要老實的跟你說,我非常討厭現今相機上的Wifi功能。
我不是說Wifi不好,我當然會很需要它傳輸或者使用手機監看畫面的功能。但目前市面上有Wifi的相機都很煩,你要先到超密麻的選單裡面找到Wifi功能,然後呢?你還要跟手機配對連接,然後呢?搞不好連不上,然後呢?你還要開App。要傳一張照片,前面的準備作業超多,如果是用Wifi做Live View監看,畫面還很Lag,而且超耗電。所以我是打從心底不喜歡相機用Wifi與手機連接。
終於有一家廠商願意誠實面對,Pocket就是要用有線的方式連接手機,不但快速,插上去它還會幫你開App,而且畫面完全不會lag,也不耗電,檔案傳輸也快,而且相當穩定。使用者體驗遠遠超過使用Wifi連接。
更有甚者,接上之後Pocket還會幫手機充電,就像空拍機的遙控器會替手機充電一樣,目的雖然是維持手機電量,但至少,你不需要擔心手機因為拍攝沒電。
Pocket的相機內,有一個1/2.3"的感光元件,就跟目前手機的感光元件差不多大小。錄影規格的部分,最高可達到4K 60P、流量為100Mbps的影片;或者是FullHD最高120fps影片。靜態拍攝解析度為4000 x 3000的1200萬畫素。除了JPEG之外,也可以儲存.DNG格式的RAW檔。
這是一顆定焦鏡,視角為80°,如果要換成全幅鏡頭的話,大約等於等效25mm左右,光圈為固定f/2.0。
官網上的OSMO Pocket內部構造,把一切機構都縮到極小。
機背螢幕官方沒有數據,但小編實際測量大約僅有1.1吋,當然很小,不過絕大多數的功能都可以在這個螢幕上完成。
如果你受不了這個小螢幕,你可以接上任何一支手機——只要是使用USB Type-C或Lighting介面的都可以——來當作操作介面與監看畫面。當然也能夠解放OSMO Pocket的完整功能,例如App裡有虛擬的搖桿,你可以任意對三軸雲台操縱方向,如果是使用內建螢幕的話就只能做上下移動而已。又或者內建螢幕不能調整曝光補償、連續自動對焦等等。但基本功能還是有的,對於生活紀錄來說已經相當足夠。
另外,上圖的重心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肯定會往左倒,這張照片是我用牙線吊起手機再修掉拍成的,純粹是為了好看。實際使用時,重心完全在手機上頭。但不論你是抓著手機或OSMO Pocket,中間的那個連接座都撐得住。
Pocket的底部是一個USB Type-C連接埠,你可以用它來更新充電與韌體。
單次電池續航力為連續錄製FullHD 30P的影片40分鐘,而以官方規格來看,從頭開始充電時間約為73分鐘。
續航力相對於一般的三軸穩定器動輒4小時或以上來說並不強,但考慮到這支裡面有穩定器、有相機,體積又很小,而且幸好支援邊充邊錄。各位如果怕沒電記得帶行動電源與Type-C傳輸線。
● OSMO Pocket基本操作 |
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三軸穩定器,所以我們這裡來介紹一下基本的操作方式。
首先是開關機:
[embedded content]
開關機有什麼好介紹的?有~我最喜歡看這台機器開機時的樣子,它會先每個軸都先跑一次,可能是要對每個地方做檢查,順便確定位置。然後關機的時候,穩定軸會收回到可以直接放到收納盒的位置,設計非常貼心。
每次開關機都會是一次樂趣,你很少聽到我們在評測時會用「樂趣」這種字眼吧!
OSMO Pocket機身只有兩顆按鍵,要怎麼完成複雜的穩定器操作呢?
[embedded content]
答案是利用觸控,沒錯,就是要在這個1.1吋的小螢幕中,就算你的手指纖細,在這個螢幕中也都算大的了。但幸好,OSMO Pocket不會為難你,你要做的動作有少數是點按,多數是用滑動來選取,這個部分的User Interface也真的是做得很棒。
選單就是朝上下左右翻面,四個邊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且除了錄影或拍攝規格外,它能用圖像表示就會用圖像表示,操作起來很直覺,使用起來一點也不困難。
那一般的三軸穩定器通常會有一個搖桿,OSMO Pocket沒有搖桿該怎麼控制呢?
[embedded content]
答案是從螢幕最右邊去上下滑動,穩定器的俯仰軸就能上下轉動。不過左右旋轉呢?答案是不行,但你可以另外購買即將推出的外接式撥桿。或者要免費的,你可以使用手機,App上頭就會有一個虛擬的搖桿。
如果要讓OSMO Pocket能夠有完整的控制,最簡單、最不花錢的辦法就是使用手機App。
[embedded content]
你不覺得這設計得很棒嗎?接上手機,我什麼按鍵都不需要按,不需要Wifi配對、不需要用NFC、不需要打入奇怪的密碼,App自動打開、連上、5秒鐘內直接開始使用。拔掉之後,自動回到機身。從頭到尾都沒有跟你在囉唆,真正的連接手機就應該要這樣!
機身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在App中找到,但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讓畫面以夠大的尺寸呈現。我想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低角度時,其實操作的人沒辦法看到相機,不過如果那個連接器做成可轉動式的話,可能剛性就不會這麼強了。總之以操作簡易的方向來看,這個有線連接的方式做得很棒。
最後,如果我想要用直幅的方式來創作呢?
[embedded content]
超簡單!你轉成直的就好,而且反應相當靈敏!
● OSMO Pocket與GoPro Hero 7穩定度比較 |
最近推出的GoPro Hero7因為搭配了Hyper Smooth功能,變成運動攝影機界超熱門的話題,因為實拍的效果真的很穩定,所以小編想要看與三軸穩定器的差異到底在哪。
由於我們拿到機器的時候只有單機身,沒有另購的配件,所以將Pocket固定的方法很有限。於是我們就用了攝影用黏土來完成這件事。只要是確保Pocket與GoPro Hero 7是在同一個晃動的狀態下就可以進行比較。
光學防手震的運作方式,是在鏡頭或感光元件上做浮動的元件,當畫面晃動時,鏡片或感光元件就瞬間去做一個反向的移動,所以能夠讓畫面看起來好像式固定在原地似的。
三軸穩定器的運作方式,是利用陀螺儀轉動時會保持原始運動狀態的特性,讓拍攝者的動作不容易反映在相機上頭,並且利用陀螺儀的控制去滑順的傳遞攝影者的運鏡方式。
不論防手震或三軸穩定器,都能夠讓畫面穩定,但作用的原理不同、消除的東西也不太一樣。例如防手震通常最基本能夠消除X與Y軸的震動,但三軸穩定器就不具備這兩軸的功能,因為三軸穩定器只負責Roll、Pitch與Yaw。所以如果兩台相機,一台有防手震,另一台裝在三軸穩定器上,那麼裝在穩定器上的搞不好還比較容易看得出來攝影師的腳步震動。但如果你要作運鏡的移動,那運動攝影機就只能夠忠實的傳達手部的移動,但三軸穩定器可以用裡面的陀螺儀,來替你達成穩定的運鏡,這些是防手震系統與三軸穩定系統差別最大的地方。
介紹完基本知識,我們來看看兩者實際運作時的差異:
[embedded content]
每一段影片都在告訴你,OSMO Pocket與GoPro的鏡頭廣度差異相當大,畢竟取向不同,運動攝影機有其超廣的必要,好處是比較廣、什麼都拍得到,壞處是會有廣角的桶狀變形。
然後在色調部分,GoPro很明顯的有做內建的即時HDR運算,我想是因為超廣角鏡頭測光的關係,如果不做HDR,很可能導致天空曝光不足但下方一片黑,或者是主體亮度清楚但天空爆掉的狀況,但相對來說因為HDR所以顏色變得比較鮮豔(但我使用的是標準模式)。OSMO Pocket的色調自然許多,但對比度也比較強烈,臉上照到太陽光的位置也比較容易爆掉。
但穩定度呢?沒有差很多對不對?我覺得最明顯的地方在1:10到1:14,也就是我跟著模特兒停下來的時候。GoPro有明顯歪歪的感覺,但OSMO Pocket就是很平順的轉向。不過2:18模特兒小跑起來的時候看得出來OSMO有頓一下。
3:04之後是我手持小跑步,其實呢,三軸穩定器的三軸,並不包含左右與上下的X/Y軸,所以如果你有上下的跑動是很容易看出來下面有晃動感的,而這兩個軸向也就剛好是在相機光學防手震的守備範圍,所以通常拍影片的人拿穩定器,也會先練好穩定的腳步,否則畫面看起來依然是會晃動。
1:19到3:00都可以明顯的看出來OSMO Pocket有散景,而GoPro是泛焦加超廣角,沒有淺景深
2:31看得出來連續自動對焦跟不太上;而GoPro沒有對焦問題
2:59是因為我的OSMO Pocket沒有好的方式可以固定,只用攝影用黏土黏住,所以意外摔落了
3:04是把音樂淡出,只留下OSMO Pocket的錄音。
下面三組影片,是前面比較中的原始影片,可以讓各位參考:
DJI OSMO Pocket | GoPro Hero 7 |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DJI OSMO Pocket | GoPro Hero 7 |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DJI OSMO Pocket | GoPro Hero 7 |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 人臉跟隨 |
三軸穩定器除了能夠讓畫面有穩定流暢的運鏡以外,如果搭配適當的軟體,還能夠做到追蹤物體與人臉。這是再厲害的相機都無法完成的事。DJI OSMO Pocket可以偵測到你的臉部,並且跟著持續追蹤。其實不僅是臉部,只要是在畫面中的物體都行。
要開啟臉部追蹤,必須是要在「非」4K 60P的情況下才能夠使用,小編猜想應該是相機要處理3840 x 2160,而且每秒60張的動作過於消耗資源。但如果你使用的是4K 30P或FullHD全系列就可以,慢動作錄影模式也行,不過延時攝影就不支援。
在錄影模式下,相機會自動偵測臉部,只要對著畫面中的臉部點擊螢幕兩下,就會自動進入人臉跟隨功能。但如果你要跟的不是人臉,你也可以對著畫面中的物體雙點,就會進入智能跟隨模式。要取消點一下螢幕即可。
順帶一提,很久以前Sony就推出過一款會自動追蹤人臉並且讓相機拍照的雲台IPT-DS2,其實概念就有點像三軸穩定器搭配人臉跟隨,不過這個產品因為成功率不高,所以很快就再也沒有出現了。反倒是三軸穩定器繼續將這個功能發揚光大。
一般模式 | 運動模式 |
[embedded content] | [embedded content] |
上面兩則影片,分別是在「跟隨柔和」與「跟隨靈敏」兩個模式下使用。其實就是三軸雲台的作動速度,跟人臉跟隨功能其實是完全相互獨立的功能,但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時使用到。
我們試著請希希四處走動,各位可以從影片中發現,只要是在合適的距離之內,OSMO Pocket都還能夠準確地追蹤,比較容易跟丟的情況有二:一是距離過近,臉部離開畫面時就會立即跟丟;二是距離過遠,人的臉部太小時也容易丟失。根據經驗,可以好好追蹤的距離大約是在1~5公尺的範圍之內。
整體來說,如果維持好距離的話,OSMO Pocket的人臉跟隨是滿可靠的,但如果你想要提高成功率,攝影者也要移動腳步去跟,才能夠有比較高機率隨時跟著主角的臉部。
上面這兩則影片都是小編拿著拍模特兒(我沒有上腳架喔),我們換請希希自己拿著OSMO Pocket拍看看:
[embedded content]
由於OSMO Pocket的焦段大約是25mm,對於自拍來說其實並不廣,人手伸長也不過60公分左右,照理來說要跟丟其實應該滿簡單的。我本來會以為很容易跟丟目標,但我發現,我們自拍的時候其實會下意識的去讓OSMO Pocket機身對著自己,會降低難度。而如果當下有跟丟的可能,相機也會很快地拉回來,其實跟丟的機會不高,這點小編倒是覺得滿有趣的。
● 120fps 慢動作影片 |
OSMO Pocket可以拍攝Full HD 120fps的慢動作影片,拍攝時也會收音,但聲音是會獨立出來一個正常速度的.AAC檔案,所以你可以自行在剪接時選用。影片的部分是一個4倍慢速的檔案。
而GoPro Hero 7則能夠做到Full HD 240fps,拍攝時也會收音,不過它是跟影片綁在一起。然後影片出來是一個240fps正常速度的檔案,你必須要進軟體拉慢速度才有辦法看到它變成慢動作影片。
左邊兩個是OSMO Pocket的聲音檔與影片獨立分開,右邊則是GoPro聲音與影像混在一起的影片檔。
兩台都是Full HD 1080P的畫質,但每秒120幀與240幀的差別在此:
[embedded content]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OSMO Pocket的裁切變得非常明顯,兩者是在同一個平面下拍攝,本來Pocket的視角就比較窄,在使用慢動作影片之後會變得更明顯,已經變成是中焦段的鏡頭感了;GoPro是全身,但在Pocket卻變了成胸上的構圖,裁切非常多。這是各位創作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再來120fps與240fps的速度差2倍,所以影片的動作也差了2倍,兩則影片是在完全相同的起始點開始。但結束的時間卻差了很多。
● FPV模式實拍 |
OSMO Pocket的操作模式有三種:雲台跟隨、雲台鎖定,以及FPV。
我們再偷用Sony的圖來解釋一次
雲台跟隨就是兩個軸向解放,只有Roll固定;Pitch與Yaw是自由的;
雲台鎖定就是一個軸向解放,Roll與Pitch是固定,Yaw是自由的;
FPV就是三個軸向解放,Roll、Pitch與Yaw都是自由的,只有這個模式你可以拍出非水平的影片。
以下兩則影片是希希邊講話邊自拍錄影,並且使用FPV模式。我想請各位看看OSMO Pocket的靈敏度,還有它的收音品質。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其實這兩則影片是同一次快門按下的錄影,但因為受到單檔最大4.09G的限制,所以會拆成兩個檔案。
● 大範圍移動縮時攝影 Hyperlapse |
Pocket並沒有內建Hyperlapse的功能,它只有「縮時攝影」與「移動縮時攝影」的功能,而移動縮時攝影並不是Hyperlapse的功能,而是拍縮時的時候能夠自訂雲台移動。只是我們在拍模特兒的時候順道拍了邊走動邊拍攝縮時攝影,其實就是Hyperlaspe啦~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OSMO Pocket內建的縮時攝影最短3秒1張,不過內建生成影片的速度太快了,所以影片看起來有點亂。這個部分GoPro Hero 7內建的Hyperlapse真的做得比較好。如果你想要有相同的效果,其實OSMO有把每一張這片都記錄下來,你可以使用縮時攝影軟體把所有的照片再做成Timelapse影片,並且自訂速度。
● 與GoPro Hero 7的拍照比較 |
雖然兩者的鏡頭廣度完全不同,但我們還是用幾組照片來做一些比較: 運動攝影機遇到這種很多直線的場景,就很容易看得出超廣角的桶狀變形。 這組照片OSMO Pocket有一些失焦。是的,OSMO是需要對焦的,它不像運動攝影機是泛焦設計。運動攝影機都是超廣角,所以景深基本上非常深,不需要對焦。但OSMO Pocket光圈f/2.0,其實靠近時是看得出來有淺景深的。而且1.1吋的小螢幕,基本上是根本無法檢查對焦。所以各位在拍照時,最好多點一下主體,確保有成功對焦之後再拍照,否則就會獲得像上面這種失焦照。
● 九宮格全景與180度全景 |
全景功能其實我們當初在測試OSMO Mobile的時候就已經有了。OSMO Pocket會自動拍攝數張照片接合,變成一張全景照片。而Pocket可以分別拍3張的180度全景,以及拍九張的超廣角全景模式。我們這裡也順便拿來跟GoPro的超廣角鏡頭來做個比較。 Pocket的單張等效25mm當然是比GoPro的等效約15mm來窄得多。但幸好我們有9x9的九宮格全景,GoPro的超廣角鏡頭也硬是被比下去。
不論是9宮格全景或180度全景,都是相片自動合成,不論你在螢幕上或手機上檢視都會顯示全景照片;但記憶卡裡面還會有一個Panoroma的資料夾,專門放分開來拍的獨立照片,例如180度全景就會有3張不同拍攝位置的相片,九宮格就是九張。
與GoPro的比較
我必須說,這兩台要比穩定度實在是有點不公平,因為畫面廣的話,就比較不容易看出震動,事實就是如此。GoPro Hero 7的HyperSmooth功能真的做得很棒,畫面非常穩定且流暢,難怪很多人都說有了這功能之後就不需要三軸穩定器,因為HyperSmooth是用了一個全新的處理器搭配2GB的快取記憶體在全力運算這個數位式防手震。而且GoPro減少腳步的震動比OSMO Pocket更明顯,因為OSMO Pocket並沒有做X與Y軸的手震補償。
再來,GoPro的畫面會做即時的HDR運算,這非常合理,因為鏡頭廣的話,很容易遇到測光受天空影響的問題,如果不做即時HDR運算的話,畫面暗處可能就是一片全黑,不然就是出現天空一片死白的問題。不過相對來說就是影像看起來比較不真實,暗部硬被拉亮有時看起來會有點怪,以及人像膚色看起來會比較粉。但我覺得整體來說是合理的處理方式。
穩定性的部分我真的認為兩者沒有差太多,不論是我走或跑或上下樓梯,兩台相機的表現都相去無幾。但三軸穩定器還能夠做到比GoPro更流暢的運鏡控制,還有低角度的倒持式拍攝。但如果你只是初階使用者,不講求運鏡流暢,甚至也不常追著主體跑的話,老實說我不覺得兩者的差異非常大。
對比與顏色的部分,我認為OSMO Pocket的畫面較為真實自然,但相對來說在陽光下對比度就比較強,暗的地方會比較黑,如果要亮度足夠的話就必須要用軟體去調整。
OSMO Pocket最大的優勢在哪裡呢?我想就是「小」。一台機器就可以完成穩定的畫面,不需要再裝其他東西。例如GoPro通常你不會只單用手持,出門拍還會再裝一個延伸桿或穩定器,裝上之後重量與體積當然也是比本體大了不少,但OSMO Pocket就是單獨一台就能行走天下。再來就是移動時的運鏡能夠更流暢,以及相機絕對沒辦法做到的人臉追蹤功能。
值得各家相機廠商學習
DJI最開始是從做飛行器起家,所以完全沒有相機廠商的包袱,開始進入空拍機市場之後,也將空拍機上頭的三軸技術,轉變成手持三軸穩定器,加上原本空拍機上的相機,結晶淬煉成OSMO系列,Pocket則是把三軸與相機微型化到極致,然後一劍穿入消費市場的強勢產品。在Pocket上頭,我們看到了許多可能,也看到了相機廠商需要進步的地方。
多數相機廠商全力發展機身防手震,也差不多是最近五年內的事,不管你是五軸還是多少級數的防手震,它在拍攝影片時的效果都很難跟三軸穩定器相提並論。相機與鏡頭的手震補償可以幫助維持畫面穩定、消除碎震,但這個功能沒辦法確保拍攝畫面能夠流暢的移動。所以專業的影片拍攝者除了使用專業的相機以外,也一定會有穩定器來協助畫面穩定與運鏡流暢。
相機與手機做有線連接,你知道這代表什麼嗎?除了即時、快速、兩造低耗電的連接以外,照片與影片也能夠即時而且無腦的傳到手機裡,這也代表你能夠把創作的內容更簡單的上傳到社群網站。現代相機的Wifi傳輸同時具備了傳輸速度慢、耗電、操作複雜、配對常失敗等缺點,真的是一個Fancy但難用的功能。小編雖然喜愛新穎的科技,但在多年使用Wifi傳輸照片、以及無數次傳影片受到打擊的經驗之後,我真的、真的希望相機與手機的傳輸能夠使用有一個有線連接的選項。以小編到目前為止的經驗來說,有線一直都比較快速而穩定。所以小編肯定DJI把OSMO Pocket與手機做有線連接的做法,務實而且簡單。
如果是給小編選擇呢?如果是拍影片多、如果我是個Youtuber或Vlooger的話,我會想要一台。我喜歡放到口袋裡就能完成所有事情的方便性,不需要外接任何配件的無腦設計,就算它的螢幕很小、就算它的感光元件只有1/2.3",我依然覺得對於生活紀錄影片來說,它會比GoPro或其他運動攝影機還要來得更合適,而且可別忘記,除了GoPro Hero 7或Sony X3000這兩台目前的防手震是做得很好的,其他運動攝影機的穩定性都只能做到差強人意。
在焦段的部分,運動攝影機都是做到超廣角,但不是所有型態都適合這種拍攝方式,我認為等效25mm f/2算是一個平衡,對於自拍來說可能不算廣,但對於拍攝物體或你想要描寫的東西來說是ok的。但如果可以的話,小編會比較希望有一個鏡頭體積一樣,但是等效21mm左右的小超廣角,光圈小一點沒關係,但可以讓喜歡邊走邊講話的Vlogger或Youtuber邊走邊闡述某天活動或拍攝的心得。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能夠有比較廣角一點的版本,但目前的設計也已經很棒了。
DJI OSMO Pocket表現不錯的地方
●真的很小一台!隨時帶出門都沒有負擔
●任何人拍出來的畫面都能夠穩定流暢
●操作直覺簡單,非常容易上手
●與手機連接極度容易
●九宮格全景相當實用
●智能跟隨功能相當實用
DJI OSMO Pocket需要改進的地方
○對焦速度稍嫌緩慢,尤其在稍近距離的對焦時較明顯
○慢動作影片會裁切非常多
OT110 26mm ISO100 f/2.0 1/1600s
OT110 26mm ISO100 f/2.0 1/200s
OT110 26mm ISO100 f/2.0 1/200s
OT110 26mm ISO100 f/2.0 1/1600s
OT110 26mm ISO100 f/2.0 1/2500s
OT110 26mm ISO100 f/2.0 1/1250s
OT110 26mm ISO100 f/2.0 1/320s
OT110 26mm ISO100 f/2.0 1/100s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是的!我們又要來送桌曆了!這差不多是相機版今年最後一檔。
只要經過兩個步驟即可獲得抽獎資格,步驟請見:
1.進入報名系統報名,網址連結---2019小惡魔年曆抽獎活動報名處
1.只要你在本篇文章回文中回覆你對DJI OSMO Pocket的看法,不論好壞,就有機會抽到2019小惡魔桌曆,只有20個名額喔!
回覆截止時間到今天下午四點,也就是12/26 16:00截止。真的動作要快啊!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T8ONg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