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MOBILE01新聞 OPPO R17小試用:水滴瀏海搭螢幕指紋 也有Find X好料下放!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OPPO 在最近已經對 8 月底於中國登場的新機 R17 / R17 Pro 雙機做了不少預熱的活動,預購也開催之餘,甚至連價格都已經曝光了。跟上一代算算也是約半年內的更新時程;說是快嗎好像也還好,畢竟中階機現在可說是手機競爭最激烈的一塊市場.....不快可能就看不到其他家車尾燈了(?)

回到正題,這次小編也先拿到台灣上市的 R17 一般版,從先前中國發表時,大略可知此機特色在於 91.5% 佔比的水滴瀏海螢幕、螢幕指紋辨識等目前算領頭羊的功能外;當時也是高通 S670 與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的首發機種;除此之外,R17 在機背上也玩了一手不一樣的花俏漸層,以及搭載旗艦 Find X 的部分好料功能。

◈開箱


台灣上市版的 R17 在外盒設計上,與當初在中國看到的版本並沒有太多差別;一樣是採白色搭配有點藍霓的字體設計。

仔細看的話外盒一樣有著類似指紋的立體雕紋,這個跟當初中國看到的版本也是相同的。

開盒則是藉由拉繩方式側開,一拉開就能看到手機本體了(保護袋小編已經拆掉了,請不用擔心.....)

快速看一下盒中的相關配置,將手機容納層移開後,下方則是支援 VOOC 閃充的充電器,以及內含耳機、連接線(終於換成 USB-C)的圓形配件盒。這樣的配置也算是 OPPO 手機的定番設計了。

手機容納區則可以在拆解,內部就是相關說明、資訊文件,以及隨附的保護殼。

這邊也來一張安裝上保護殼的範例,不要看機背好像沒什麼,等等就讓大家看看這次 R17 機背的驚奇之處.....(雖然說看中國發表時就已經知道了

◈外型


這邊先直接來介紹 R17 一般版的機背,本次共有流光藍與霓光紫雙色,小編這邊拿到的是流光藍;不同於霓光紫在邊緣會有類似霓虹燈的色彩,流光藍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會有不同的藍光流動。官方這邊給了一個「幻色漸變工法」的名稱,在機背刻蝕 16,000 條細線的凝光層,號稱在橫向、中心向四周等方式會有三種不同漸變。

除了在機背兩側會有直條的藍光漸層,流光藍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中央底部往上發散的超級藍光了,小編自己是覺得真的很像防風打火機的火光.....

中央的流光在不同的角度下,也會有不同的發散程度,像上面那張稍微移動一下,藍光就會漸漸往上流動到鏡頭,也就是機身的頂部;搭配透明保護殼其實也是看得出來的。

螢幕部分也是 R17 與上代比較不同之處,與 R15 的瀏海相比,R17 這邊改用面積更小的水滴型瀏海,佔比 91.5 %、尺寸 6.4 吋 2,340 x 1,080 FHD+ 的規格;除了下框「相對」厚一些,其實整體邊框的窄度都是有維持住的。

近看一下水滴型瀏海,可以發現就僅有前鏡頭一個組件,所以 R17 也沒有獲得 Find X 的 3D 結構光設計,至於上框與左右邊框的窄度也是看得見的。

R17 螢幕設定上提供基本的亮度調整、同時也能調整螢幕色溫,夜間護眼模式等功能。至於虛擬按鍵以及導覽手勢也介紹過很多次了,這邊就直接看圖吧!

螢幕設定
導覽列
手勢
手勢

正如先前開箱中國版本所介紹的,R17 螢幕除了水滴瀏海,另一項亮點應該就屬「光感螢幕指紋」了,其配置 4mm 平方的感應區塊,號稱 0.41 秒內就能解鎖完成;未來有機會的話,應該是要跟 vivo X23 的第四代螢幕指紋辨識器來做個比對.....

螢幕在關閉時也會出現解鎖的區域之餘,也會有不同的解鎖動畫與音效。

指紋設定中也有三種不同動畫可以選擇;另外,解鎖時也會出現音效,但調整需要去聲音設定欄位才能做調整(其實也就是開跟關啦)

設定
動畫
動畫
動畫

這邊可以來看一下先前小編拍的影片,台灣的版本其實體驗上與小編在中國使用的機型差不多,只要有對到的話,解鎖速度不太會讓人失望,但有時差個指節就會出現辨識不到的狀況,或許未來能透過更新方式改善;至於跟實體的指紋辨識相比,當然還是有些進步空間,但就實戰來說是夠用了。
[embedded content]

R17 在介面上比較新的功能,應該就屬智慧側邊欄了,在桌面或是螢幕的右上方,可以看到有一小條東西,拉開後就會出現相機、檔案以及 APP 等快捷選項,並可以自訂方式加入自己常用的 APP、或是螢幕截圖、錄影等。 

側邊欄設定
側邊欄
側邊欄

四向部分左側為音量鍵、右側為電源啟閉鍵,機頂有著 mic 以及兩條天線,機底則有揚聲孔、3.5mm 耳機插孔以及終於導入到 R 系列的 USB-C 連接埠..... 
左側
右側
機頂
機底

◈相機


R17 一般版主相機與 R15 的橫向左側方式比較不同,改為置中的縱向排列方式。不過硬體規格則是差不多,採用 1,600 萬畫素 f/1.7 光圈 + 500 萬畫素 f/2.4 光圈(景深偵測),感光元件也是 R15 的 IMX519,單位畫素為 1.22um,就硬體規格來看表現或許會與 R15 差不多。

順便講一下亮點較大的 R17 Pro,其主鏡頭採用 1,200 萬畫素,並有 f/1.5 + f/2.4 可變式的靈動光圈,感光元件也是以夜景作為考量的 IMX362+1.4um 單位畫素;副鏡頭則是 2,000 萬畫素(等效 2x 焦距的長焦鏡頭)f/2.6 光圈,這部分等小編拿到 R17 Pro 時再做個詳細介紹。

R17 前鏡頭相較 R15 就有升級了,配置與 Find X 相同的 2,500 萬畫素 f/2.0(從照片 EXIF 檔得知),定番的 AI 智慧美顏也有延續;不過因為沒有 3D 結構光,所以就沒有 Find X 的 3D 智慧美顏。

這邊也來看一下相機的相關介面,R17 基本上與 Find X、R15 的介面一脈相乘,並沒有太多差異點,值得注意的是,從 Find X 起頭的主鏡頭 AI 美顏,也下放到 R17 來;但沒有以往的 1-6 級可選,就僅剩智慧美顏了。

主介面
主鏡頭支援智慧美顏
專業模式

從 Find X 而來的 21 種智慧場景模式也同樣可在 R17 上看到。

人像模式部分,R17 一樣可選擇 6 種不同的模擬光源,且也和 Find X 相同,能在相簿編輯功能做再度替換不同光源;但一樣不可調整景深強弱。

人像模式
編輯頁面
可變光調
可變光調

自拍光調這邊也延續效果不如的 3-HDR,不過因前鏡頭僅有單顆的關係,景深模擬就是一般以演算法做處理,也沒有因 3D 結構光而來的前鏡頭自拍光效;另外,在美顏部分則可分為一般的 AI 智慧美顏,以及本次新增的自訂美顏,可從瘦臉、小臉、下巴、磨皮、大眼以及補妝等方式做微調,但原本的 1-6 級一般美顏也消失了。 
自拍介面
兩種美顏方式
自訂美顏
自訂美顏

R17 主鏡頭影片最高可拍 4K 畫質,美顏部分則是沒有 AI 智慧模式,而是先前定番的 1-6 級選擇;設定的介面上一樣需要透過內建應用程式欄位中做更動,不能直接從相機 APP 調整。 
影片美顏
設定

◈實拍


第一組我們先來看 R17 拍妙妙的表現,現場其實光線算是蠻昏暗的,以一般模式拍攝顏色算是走還原路線,對比是比較重的風格。放大檢視來看一下畫質,蕾絲的細節算是維持的不錯,不過髮絲與上方的植物就看得出一些抹除感。

開啟 AI 智慧美顏後,可以看到妙妙的膚色有變得白皙,臉上的細紋也有做修整,且程度並不會到太誇張(可能原本就天生麗質?),但由於開啟美肌的關係,雖然後方植物與蕾絲細節沒有影響,但髮絲就有一點抹到了。

人像模式部分,小編這邊選的是影響最小的自然光,可以發現在衣服邊緣的散景處理還不錯,但髮絲就看的出一些破綻外,由於主鏡頭沒有光學防手震的關係,這張放大是可以看到些微晃動的。

一般
AI 智慧美顏
人像

接下來在靠窗邊稍微有光源的狀況下做拍攝,一般模式下的畫質與第一組類似,可以看出些許抹除的痕跡,不過整體顏色也蠻自然的;開啟 HDR 後整體亮度有些微上升之餘,放大檢視可以發現髮絲以及右邊的裝飾雕刻有變得清晰一些,但雜訊也跟著跑出來就是了。
一般
HDR

第三組的亮度其實是整體環境中最暗的,雖然縮圖看起來亮度有拉起來,不過放大看就可以發現畫質跟前兩組相比變得更為鬆散一些,就算開啟 HDR 對細節有幫助,但還是有限;至於人像模式在這邊表現也算不錯,就是右方髮絲部分亮度與背景太相似,所以出現誤判的狀況。 
一般
HDR
人像

接下來看一下稍微有點陰天時的表現,一般模式下貓毛雖然有些抹除感,但整體還算是可看出細節;開啟 HDR 後整體亮度(包含暗部)有些微下降,細節也有些微提升。至於 2x 變焦不是光學變焦,縮圖看起來還算可用,不過放大看暗部的樹葉,畫質與一般焦段相比就有些落差了。
一般
HDR
2x

緊接著就是天氣比較好的範例了,可以發現在一般模式下,測光會以天空做為基礎,所以在建築兩旁的亮度是不算太亮的,畫質細節還算可以接受;開啟 HDR 後的結果則是蠻有趣的,整體照片的亮度有明顯提升(尤其是天空與受光處),暗部亮度也有增加,但效果其實不算明顯;畫質部分也一樣變得比較銳利,像是左方的磚牆就變得更為清晰。 
一般
HDR

夜景這邊小編也到了常客信義區,亮度差不多的場景就一起來說吧。整體來說 R17 的夜景還是有進步空間,也算是 OPPO 一直以來的「阿基里斯腱」了.....開啟 HDR 後可以發現原本過曝的建築亮度下降至一般水準,但暗部的亮度算是維持,並沒有太多提升。畫質部分開啟 HDR 後也有做銳化,但因為 R17 沒有光學防手震的關係,下面幾組照片可以看到有些是有微震的,希望 R17 Pro 主打的夜景真的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啊~ 
一般
HDR
一般
HDR
一般
HDR

至於特別拉出來看的這組,則是 HDR 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再開啟之後反而是整體亮度上升,過曝的招牌一樣是過曝....小編自己覺得可能 R17 在 HDR 的偵測處理上,應該是以亮部的曝光量做主要偵測考量..... 
一般
HDR

至於 OPPO 一直以來都不需太擔心的自拍,R17 這邊的看點應該還是從 Find X 而來的 2,500 萬畫素前鏡頭了,小編這邊按照慣例也直接都以 AI 智慧美顏做拍攝,場景則是主鏡頭時亮度較暗的攝影棚。

一般模式下縮圖畫質基本上不需太過擔心,放大檢視髮絲細節也比主鏡頭來的精緻一些,且因應 AI 美顏的關係,整體膚色與膚況的表現也相當好,重點是整體風格似乎也沒有像以往 OPPO 的 AI 美顏來得那麼過頭.....

開啟 HDR 後整體亮度也有明顯提升,看起來光影的立體感也變得更好,也沒有先前幾台機種會出現超誇張的後製效果。放大檢視畫質與一般模式似乎差異不大就是了;最後景深模式在一般衣物與身體的邊緣處理都算是不錯,就是髮絲周圍還是有些可看到的破綻。 

一般
HDR
景深

第二組小編拿了一般模式搭配 HDR + 景深做個比對,一般模式下的曝光其實是稍微偏暗,髮絲部分細節有維持住,但還是有些抹除與雜訊感;開啟 HDR 後整體光影感變得更好,髮絲細節也變得比較清晰,但景深處理在頭髮邊緣還是有些瑕疵。
一般
HDR + 景深

◈功能


R17 配置基於 Android 8.1 的 ColorOS 5.2 作業系統,也正如先前所說,配置的是高通 S670 處理器,6GB Ram + 128GB 容量等規格,在主要的設定欄位上,則是與 OPPO 歷來的手機差別不大(不過就沒有像 R15 Pro 有防水跟 NFC 了,可惜啊.....) 
主設定
主設定

先前 Google 宣布開啟 Google Assistant 智慧助理繁體中文版大時代後,各款 Android 手機自然也獲得更新,這點在 R17 上一樣可以看到。 
Google Assistant
Google Assistant

智慧便利功能除了稍早前介紹,新增的智慧側邊欄外,其他像懸浮球、手勢、智慧助手以及智慧駕駛等基本上與先前幾款機子並無太多差異,這邊就不多花篇幅介紹了.....比較需要介紹的是,Google Assistant 除了能透過長按虛擬 Home 鍵或以語音方式喚醒之餘,也能藉由短壓電源按鍵 0.5 秒的方式啟動。
智慧功能
智慧助手
智慧助手

其他如聲音中的 Real 原聲技術等化器、K 歌使用的監聽功能,以及應用程式雙開、遊戲空間、分割畫面等也是在先前幾款機種中都能看到的功能。 
聲音設定
Real 原聲技術
APP分身
遊戲空間
分割畫面

R17 在內建電量與 R15 的 3,450 / R15 Pro 的 3,430mAh,也有微幅漲到 3,500mAh,原廠的充電器一樣支援 VOOC 閃充,最高出力可達 5V 4A 的水準。不過就不像 R17 Pro 有著 SuperVOOC。

電池的相關設定中,也有一鍵省電、省電模式、智慧保護以及觀察 APP 耗電量等功能。

這邊也以螢幕亮度 50%、連接 Wi-Fi、關閉藍牙與定位的方式做 PCMark 2.0 續航測試,最後得出 7 小時 28 分的水準,與小編當時在上海測的 8 小時好像有點落差.....找個時間小編再來測試幾次看看。 

充電部分條件與續航測試相同,但是以螢幕關閉的方式做充電,從 14% 開始充,約過了 20 分鐘電量來到 50%,不過由於紀錄 APP 亂跳的關係,充飽的時間有點怪異,小編另一個數據是從 16% 開始充,約過了 1 小時 20 分充至 99%,這邊也同步給網友做參考。

最後就來跑個分吧!以安兔兔跑分後,最後得出 156,634 分,與當時拿到的中國版本成績差不多。

 

◈小結


由於小編先前在上海時就已經對了 R17 做了一番測試,這次拿到台灣市售版本雖說新奇感並沒有太過強烈,但對機背的漸層處理還是覺得印象非常深刻.....有別於華為 P20 Pro 以及 Mate 20 系列的漸層感,R17 則是以炫光的方式做呈現,不得不說在外辨識度真的蠻高。

至於螢幕部分,R17 採用水滴瀏海的方式,佔比有提升外,對於相當厭惡瀏海的消費者來說,應該多少也能提升一些好感吧.....且也導入了目前算是新科技的螢幕指紋辨識,科技以及規格的升級感算頗明顯的。

拍攝能力部分,以小編的感受來看,R17 主攝在規格與 R15 差不多的狀況下,説要有感提升其實真的還好.....不過在功能上因 Find X 的主攝 AI 美顏、以及人像光效後期編輯下放,在拍攝的彈性上也是有所幫助;但夜景部分就還是有著一直以來希望進步的期許,希望在 R17 Pro 的體驗上,能讓 OPPO 一直以來的缺憾可以翻身.....

至於主打特色自拍上,2,500 萬畫素的畫質表現算是蠻有印象的,而且 AI 美顏的效果似乎也趨於自然,對喜歡自然風的朋友來說應該是一大誘因,加入部分中階、入門機有的自訂美顏,也讓想要「厚重」一點風格的人可以自由發揮;不過前後鏡頭都取消 1-6 級美肌調整,小編就有點搞不太懂原因了.....

售價部分或許會有不少朋友覺得 R 系列一直以來都有 CP 值偏低的狀況,但以同級機種價格也開差不多的狀況,搭配 2,500 萬自拍、螢幕指紋辨識以及水滴瀏海等規格,1 萬 6 的價格對比同級的 vivo X23 來說也幾乎相同,加上現在旗艦機動輒也是近 3 萬,甚至突破天際的價格來看.....只能說中階機的 CP 值高低與否,還是跟旗艦機開價息息相關啊.....(還是跟自己的荷包厚度相關?

首圖 & MD 情境拍攝:Kimin
MD:Miao 妙妙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Su7QC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