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MOBILE01新聞 Mercedes-Benz GLE美國試駕 豪華SUV典範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GLE是Mercedes-Benz旗下的中大型SUV車系,全新的第四代車型於去年九月巴黎車展正式發表後,本月終於在國內展開預售。全新GLE不僅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內外設計,也加入更豐富、更豪華、也更科技化的配備,另一個重點則是繼初代M-Class之後再度導入三排座椅配置,提供更彈性化的乘坐空間。我們這次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德州中南部的San Antonio,就是要在這個到處都是古蹟以及豐富自然景觀的古老城市,細細品味New GLE的一切,看看它到底還能再多舒適、多豪華!

Mercedes-Benz GLE美國試駕 豪華SUV典範


1997年,因應日漸成長的LSUV市場,Mercedes-Benz推出了第一代的M-Class(因為「M」這個字母早被另一個豪華品牌使用,因此雖為M-Class,但車型名稱卻稱為ML XXX),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推波助攔之下不僅一舉打響了知名度,M-Class既陽剛又豪華的形象,從此深植在許多人心中。歷經第二代、第三代車型的演進,Mercedes-Benz於2014年底開始為旗下車款採用了嶄新的命名規則,接著2015年第三代M-Class小改款時,也順勢將車名改為「GLE」;而這次我們本次試駕的,則為去年九月於巴黎車展正式發表的全新第四代車型。


因應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原廠為GLE搭配了十分多樣化的動力系統,汽油動力包括350、450,柴油動力則有300d、350d、400d等選擇,其中GLE 350為美國市場專屬,並同時具備四驅與後輪驅動選項,其餘車型皆全數搭載4MATIC四輪驅動系統;除此之外,今年日內瓦車展原廠則又追加了GLE車系目前的性能旗艦AMG GLE 53。至於國內市場,初期導入的包括450 4MATIC汽油車型,以及350d 4MATIC、300d 4MATIC兩款柴油動力,並在本月開始預售,預售價格則分別為385、360與300萬元。

GLE車系編成與預售價格

車型 預售價
GLE 300d 4MATIC 300萬元
GLE 350d 4MATIC 360萬元
GLE 450 4MATIC 385萬元


車頭部分,New GLE的水箱護罩、頭燈造型皆經過大幅修改,下氣壩則改為一體式設計,並像許多新世代SUV一樣,在車身周圍、輪拱等處加入了黑色的防刮材質讓全車具備更粗獷的氣勢。


相較前代車型所採用的剛硬輪廓,New GLE的車側、車尾以及C柱與D柱部分皆加入了不少圓弧勾勒,也讓整體車身線條看來更為柔美。


有別於前代大面積的尾燈設計,New GLE則將尾燈縮小不少並採用採更尖銳的輪廓,內部另加入LED光圈提升辨識性。


新一代GLE的車身尺碼較前代車型略有增長,不僅車長增加了105mm來到4929mm,軸距也拉長了80mm成為2994mm,這讓New GLE因而能有更寬廣的車室空間。依照原廠所量測的各項車內空間數據也可看出,大部分數據皆有進步,後座腿部空間更是增加了64mm之多,而神奇的是在車高降低24mm的狀況下,前後座頭部空間不減反增。

New GLE與前代車型尺碼與車室空間比較表

New GLE 前代車型 變化
車長(mm) 4929 4819 +105
車寬(mm) 1947 1935 +12
車高(mm) 1772 1796 -24
軸距(mm) 2994 2915 +80
行李廂容量(L) 630 690 -60
後座傾倒行李廂容量(L) 2055 2010 +45
前座頭部空間(mm) 1074 1059 +15
後座頭部空間(mm) 1027 992 +35
前座腿部空間(mm) 1024 1024 -
後座腿部空間(mm) 1040 976 +64
前座軸部空間(mm) 1545 1540 +5
後座軸部空間(mm) 1520 1528 -8
前座肩部空間(mm) 1506 1485 +21
後座肩部空間(mm) 1482 1482 -


車艙內當然採用了品牌新一代高階產品線的設計輪廓,以水平式中控台營造沈穩又寬闊的視覺感受,上半部則以兩具12.3吋大型螢幕呈現所有資訊並操作車輛相關設定,不論是質感與科技感均有大幅精進。


New GLE當然也具備與車內各處內裝飾板整合的情境氛圍照明,除此之外也可選配Energizing舒活套件,透過不同的音樂、燈光、按摩模式的幫助下舒緩乘客情緒;若駕駛者穿上Garmin的穿戴裝置,系統也可依照裝置偵測到的睡眠品質、壓力等資訊優化推薦組合的準確性。

方向盤-1
方向盤-2
方向盤-3
方向盤當然也用上了品牌中高階車型的專屬樣式,左側按鍵組主要負責切換儀錶選單以及智慧駕駛輔助套件等功能,右側按鍵組則可操作中央螢幕以及音響、電話等。


排檔桿依舊為配置於方向盤後方的線傳式,並採用造型更為簡潔俐落的新設計。


兩個相接的12.3吋大型液晶螢幕看來相當具有高科技感,並加入了許多圖形化介面讓人能夠直覺化的操作各項豐富機能。


12.3吋全數位儀錶不僅色彩豔麗,就算在大太陽下辨識性也相當出色。

時速
時鐘
里程計1
里程計2
媒體
車身角度
里程1
里程2
里程3
油耗
全螢幕
轉速
油耗
導航
G值
輔助系統狀態
四輪驅動比例
懸吊狀態
全數位儀錶除了視覺效果優異外,最大的重點便是更彈性的資訊配置方式,可完全依照與駕駛者喜好將不同的資訊顯示於左、右或中間三大區塊中,光是看遍每一種顯示項目便可讓你玩上許久。
選單
地圖
座椅
輔助系統
行車模式
行車模式
動力計
油耗資訊
除了眼前的儀錶外,中控螢幕更是個能讓你花上許多時間的地方,因為其功能實在太過豐富,除了顯示各種車輛資訊外,舉凡車內的燈光、座椅、空調,乃至於輔助系統與行車模式等皆可進行多樣化的調整;雖然功能繁多,但每個選單介面皆輔以炫麗並令人一目了然的圖示,倒也不至於讓人摸不著頭緒。
MBUX-1
MBUX-2
於A-Class首見的MBUX系統,在GLE上有了更為強大的機能,因為新一代的MBUX多媒體系統,不僅可透過觸控、手勢、語音等方式操作,還加入許多更為「人性化」的輔助功能,其中一個關鍵便是於上方閱讀燈旁增設了攝影機偵測前座乘員的手部動作。舉例來說,當駕駛者將手移至在螢幕圖示前,螢幕圖示上便會變大或跳出更多功能鍵供你選擇,而攝影機也能區分駕駛座與副駕駛座乘客的手勢,判斷那個座椅該開啟按摩機能等。除了控制螢幕上的選項外,攝影機也能透過你的手部動作猜測你的意圖並提供相應的輔助機能,諸如將手伸向後視鏡便可打開/關閉閱讀燈;當駕駛者的手伸至坐人乘坐的副駕駛座時,副駕駛座的照明燈則會自動亮起,在晚上方便你找尋副駕駛包包內的東西。


另外這套MBUX也加入了手勢控制機能,在螢幕前伸出兩隻手指便可立即啟動自定義的功能(如導航到某處),不過目前原廠僅提供駕駛與副駕駛各一種手勢的控制功能(就是畫面中的兩指),因為原廠人員認為太多指令將讓駕駛者需要記憶,有違他們想要給人直覺使用的原意。

導航-1
導航-2
GLE搭載的導航系統也相當人性化,遇到需轉彎時會自動跳出分割畫面,並以實景圖直接加入路名與轉向資訊,讓你清楚知道該從哪兒轉彎!


除了雙螢幕所提供的資訊外,New GLE還配備了最新一代的HUD抬頭顯示器,這套系統解析度為720 x 240像素,投射於前檔的尺寸則大幅增加為45 x 15mm,而且對於駕駛而言訊息是漂浮在引擎蓋前方約三米的位置以提供最自然的閱讀效果;此外顯示亮度提升了20%,顯示項目除了基本的車速外,也包括速限、各輔助系統狀態,以及更為豐富的導航資訊。實際使用也可發現這套HUD辨識度頗佳,而且資訊相當豐富,只要在上路前設定好導航,其實整段路程駕駛者的視線皆可不離開前方。


中控螢幕下方為一整排以鍍鉻外環妝點的長方形空調出風口,再下方則為空調系統控制鍵。 


中央鞍座最前方規劃了手機無線充電座以及兩個USB插孔,不過就與品牌新世代車款一樣為日後會逐漸普及的Type C型式。


即使是簡單的雙置杯架各處細部處理也不馬虎,後方另有一個小開關可切換保冷/保溫功能。


中央鞍座上的主角依舊是能以單點或多點觸控方式操作的觸控手寫板,不過造型經過重新設計具備更大的手寫面積,並將快捷鍵由下方移至上方;手寫板右半部為地圖/音響/電話等介面的控制鍵,左側則為行車模式、駐車攝影機、車輛資訊、自訂功能等按鍵。


觸控板下方另規劃了一排按鍵,依照車型與選配套件的差異而配置不同功能的控制鍵。


扶手內的置物空間寬闊方正,並提供一個USB Type C的插孔。

 
方向機柱左下方配置了電子駐煞車與大燈、霧燈等開關,並加入霧銀飾板帶來頗佳質感。


厚實的前排座椅帶來十分舒適的乘坐感,原廠也宣稱由於A柱角度較前代車型更挺直,因此第一排乘員進出車室的便利性也得以提升。


前座當然具備通風/加熱以及三組記憶等機能,另外試駕車也搭載了品牌高階產品慣用的Burmester音響系統。

後座
前後滑移
椅背調整
後座採用2+1設計並提供100mm的前後滑移範圍,4/2/4分離設計的椅背角度也可調整。
加熱
遮陽簾
後座椅的滑移、頭枕/椅背角度等調整全為電動,此外也加入了手動遮陽簾與座椅通風機能。
前座空間
後座空間
身高177公分的乘員於前座留下一個拳頭的膝部空間後,可看出後座依舊有相當充裕的空間表現。
第三排-1
第三排-2
加入第三排座椅的配置(選配)是New GLE的一大重點,但可惜的是提供試駕的車輛均未選配第三排座椅,無法實際體驗第三排的乘坐空間。
五人後廂空間
兩人後廂空間
原廠公佈GLE的後廂空間為630公升,若將後排椅背傾倒則可擴充至2055公升,而廂內寬度也較前代車型增加了72mm,更利於放置大型物品。


後廂中也加入了裝載行李時相當便利的後座椅背傾倒與車高降低開關,而按下車高降低開關後,前軸會保持原有高度,後軸則會較目前的設定再降低40mm。


在五人座狀態下,後廂塞入一個登機箱、兩個26吋與一個30吋的行李箱依舊綽綽有餘。


至於2055公升到底能裝下多少東西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有概念,原廠直接告訴你如此容積大概等於這一大堆南瓜!


GLE 450 4MATIC採用了全新的EQ Boost直列六缸汽油渦輪引擎,這具代號M256的動力單元也是Mercedes-Benz首度搭載48V輕油電技術的六缸引擎,於引擎與變速箱中間加入了整合啟動馬達與發電機的ISG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而車載的48V電源還負責供應水泵浦、空調壓縮機等高功率系統的運作,如此一來便可取消傳統的諸多皮帶配置並降低引擎的體積與重量。而這具用於GLE 450 4MATIC的EQ Boost動力可爆發367hp最大馬力,並於1600~4500rpm維持51kgm的最大扭力高原,讓龐大車體僅花費5.7秒便完成0~100km/h加速,此外馬達還可在短時間內供應額外的22hp/25.5kgm的輸出。


以高達2.2噸的車重來看,GLE 450 4MATIC一點也不算輕盈,不過在充沛的動力之下,輕踩油門便能有靈敏的起步反應,而且動力湧現方式依舊帶有Mercedes-Benz車款一貫的那種穩重感,不會一下子給你太多動力讓你輕鬆維持順暢線性的加速過程,這當然也代表動力系統與九速手自排變速箱有出色的搭配,讓GLE具備出色的行車質感;而當你需要動力加深油門時,引擎也能快速即時地輸出讓你感受到十足衝勁,這些特質同時處於一款SUV上是相當難得的體驗,也讓我們對Mercedes-Benz的六缸EQ動力留下極佳印象。畢竟要讓六缸渦輪引擎具備亮眼出力並不困難,像GLE這般能收能放又穩又順才是真功夫!


自從汽車被發明以來,工程師便不斷地研究讓車輛能擁有更佳乘坐舒適性的辦法,Mercedes-Benz當然更是如此,他們早於40多年前便開始研究能依照路況改變懸吊設定的主動式懸吊系統,並於1999年將可單獨調整四輪阻尼的Active Body Control(ABC)量產搭載於CL-Class;而後在2013年,則又為系統加入了「Road Surface Scan」機能,透過攝影機偵測前方路況「預先」調整懸吊狀態,當時原廠還給予其一個「Magic Body Control」的貼切名稱。


現在,GLE搭載的懸吊系統則為最新版的「E-Active Body Control」(E-ABC),這套系統基本上是以48V電壓驅動,也就是僅提供GLE六缸以上車型選配,結合原有的Airmatic氣壓懸吊後,可單獨控制四輪的氣壓彈簧與阻尼,這也意味著在不同狀況下,車身的偏轉、俯仰、滾動三個軸向的姿態能得到控制,這樣又有什麼好處?舉例來說,GLE共具備Sport+、Sport、Comfort、Curve、Eco、Offroad等六種行車模式,其中「Curve」是個最有趣的模式,主要用於連續多彎的道路,懸吊系統會同時調整內外側車高的方式,車體就像摩托車一樣向內傾斜(最多3度)抵銷側傾讓車身盡量維持水平,實際體驗過後,這個功能確實大大降低了車身過彎時乘客的晃動感,不過對於駕駛而言則需要點時間習慣,因為轉動方向盤瞬間往往會發現似乎有點「轉太多」的感覺。


至於在其他模式下,雖然也可察覺到懸吊阻尼的改變,但其實皆將舒適度掌握得很好,就算是Sport+也是如此,不會帶給你太多性能的感受,只有聲浪變得澎湃許多。

影片
[embedded content]
除了前述的Curve模式外,原廠也為GLE的Offroad模式加入了幾個新功能,包括車輛於崎嶇地形上調整車身姿態所用的單輪車高控制功能,讓駕駛可透過螢幕個別調整四輪的高度;另一個功能則為「Rocking mode」,於Offroad模式切入一檔,再由中控螢幕上開啟「Freestyle」模式,車身便會開始上下跳動,這是為了輪胎陷入沙地時脫困所用。大家可參考上面的影片,前半段為手動個別調整四輪高度,後半段則為Rocking mode模式時車輛的彈跳狀況。


除了GLE 450 4MATIC之外,我們這次也抽空短暫試駕了國內也會導入作為入門動力的GLE 300d 4MATIC,雖然採用的為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但依舊具備245hp/51kgm的亮眼動力數據,此等動力推動車身當然也遊刃有餘,不過差異在於它的輸出方式相當帶有衝勁,論及順暢表現仍不如450,尤其是起步時得輕微控制油門,否則便相當容易讓乘客感受到些許暴衝現像。當然,這是柴油車低速大扭力的特性使然,在低速攀爬陡坡等狀況下這樣的表現倒是比汽油動力受用。另外就是GLE 300d雖同樣採用十分舒適的懸吊設定,不過比較下來可清楚看出穩定性與舒適性便較搭載E-ABC的450 4MATIC有些差距,加速或煞車時也會感受到較明顯的車身俯仰現象,但這不表示300d的懸吊調校不好或不夠舒適,而是更襯托出E-ABC對於行車舒適性與穩定性的貢獻。


對於舒適、豪華這些事兒,Mercedes-Benz的高階車款從來沒令人失望過,New GLE也是如此,它擁有更迷人的內外設計、更寬敞的空間、更舒適的乘坐性,還加入了諸多以往僅能在旗艦車款上才能得見的高檔配備,其六缸汽油引擎能收能放的表現也讓人難以挑剔;這些進化,也無疑讓GLE成為新世代豪華SUV的典範。不過我比較好奇的,則是GLE已經如此,那接下來新一代的GLS又該如何出招?

 


Mercedes-Benz GLE 450 4MATIC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六缸DOHC 24V渦輪
排氣量:2999c.c.
引擎最大馬力:367hp/5500~6100rpm
引擎最大扭力:51kgm/1600~4500rpm
EQ Boost:22hp/25.5kg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55/50R19
車身尺寸:4924mm x 1947mm x 1772mm
軸距:2995mm
車重:2220公斤
國內預售:385萬元

 


Mercedes-Benz GLE 350d 4MATIC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六缸DOHC 24V柴油渦輪
排氣量:2925c.c.
引擎最大馬力:272hp/3400~4600rpm
引擎最大扭力:61.2kgm/1200~32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60R18
車身尺寸:4924mm x 1947mm x 1772mm
軸距:2995mm
車重:2235公斤
國內預售:360萬元

 


Mercedes-Benz GLE 300d 4MATIC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24V柴油渦輪
排氣量:1950c.c.
引擎最大馬力:245hp/4200rpm
引擎最大扭力:51kgm/1600~24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60R18
車身尺寸:4924mm x 1947mm x 1772mm
軸距:2995mm
車重:2165公斤
國內預售:300萬元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
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 Mercedes-Benz GLE 的觀點,任何看法或評價都可以,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是小惡魔超跑啟動版泡泡騷,共5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19年6月10日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QFnLgX




MOBILE01新聞 【MotoGP2019】極度辛辣的義大利大戰! Petrucci 勇奪義大利分站冠軍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本週末的 MotoGP 來到 Rossi 的家鄉義大利舉行,雖然這陣子國內不斷在大雨的天氣度過,但看著 MotoGP 賽事還是多少能緩解大雨無法騎車的厭世,穆傑羅賽道(Autodromo del Mugello)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東北部 30 公里的美麗鄉村托斯卡尼,賽道總長度 5.245 公里,由六個左彎九個右彎所組成,最長直線距離為 1,141 公尺,緊張刺激的比賽即將開始。
【MotoGP2019】極度辛辣的義大利大戰! Petrucci 勇奪義大利分站冠軍
在上一站西班牙的賽事中,Márquez 在後方 DUCATI 軍團的追擊下依然能守住領先,第二集團變成 DUCATI 正廠隊與衛星車隊的亂鬥,最後 Márquez 已接近四秒的領先拿下分站冠軍,兩位 DUCATI 正廠隊選手則拿下頒獎台剩下的兩個位置;在昨天的排位賽當中 Márquez 與 Quartararo 都做出了超越場地紀錄的成績,最後的桿位由 Márquez 拿下。

今天的正賽是晴朗的好天氣,在起跑之後 Márquez 守住了桿位出發的領先位置,從第九位出發的 Dovizioso 做出優異的起跑後也在第一圈就上衝到第二的位置,反而 Rossi 在起跑後的第一圈仍然在 16 名的位置,讓義大利故鄉的車迷有些為 Rossi 擔心,起跑後 Rins、Petrucci、Miller 的表現也相當亮眼。

從第 13 位出發的 Rins 在前幾圈就衝上了領先集團,不過在一個小失誤之後又掉出了前三名,說時遲那時快,這時侯第三名的 Petrucci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接超越了第一的 Márquez,這時候 Márquez 因為彎角處理發生失誤無法守住路線,接連被 Dovizioso 及 Miller 給超越,一下子就掉到了第四名,

場上的戰況非常激烈,Márquez 在被超越之後一秒都不想等待,在 Miller 發生失誤之後 Márquez 立即抓到機會超越,後方的 Rins 也趁著這個機會上到了第三名,接著 Dovizioso 也超越 Petrucci 上到第一的位置,Márquez 依然被卡在第三名之後,前兩名被 DUCATI 正廠隊佔住, Miller 和 Rins 又非常兇悍,這對 Márquez 來說相當不利。

Rins 在這一站的表現也非常亮眼,不僅有辦法跟 Miller 競爭,甚至有幾次超越 Márquez 的畫面,不過求勝心切的 Márquez 依然在短時間內超越 Rins 回到第三位,並且利用 Petrucci 在大直線的真空帶在上到了第二,這時候 Dovizioso 仍然第一,Márquez 第二,緊跟在後的則是剛才被超越的 Petrucci。

即使比賽過了一半,第一集團五輛車的距離依然非常接近,這時候 Dovizioso 沒有守住彎中的路線,反而是與第三位的 Petrucci 交換位,此刻 Petrucci 上到了第一位,不過做出正賽最速單圈的 Miller 在快速翻動的連續彎角摔車,還好人沒有受傷,依然可以自己輕鬆的站起來。

第一集團依然難分難捨,Rins 也穩穩的守在第四位等待機會,跑在第三的 Dovizioso 藉由 Márquez 車後的真空帶超越上到第二,緊接著再一次利用強勁的加速超越 Petrucci 上到第一,不過 Petrucci 也沒有打算當小弟,不到幾個彎角就毫不客氣的把第一的位置從 Dovizioso 手中要回來。

比賽剩下最後的三圈,Márquez 已經進入了最終的攻擊模式,最後 Márquez 成功的超越 Dovizioso 上到第二,在最後幾個彎角中三輛車幾乎擠在一塊過彎,Márquez 幾乎是殺到了第一的位置,但 Petrucci 並不打算讓煮熟的鴨子飛走,奮力的超越 Márquez 並堅持到比賽衝線的最後一刻,最後義大利人 Petrucci 與義大利賽車的黃金組合成功在家鄉奪下分站冠軍,Márquez 第二、Dovizioso 第三。

照片與參考資訊來源:MotoGP 官網
延伸閱讀:【MotoGP2019】世界摩托車錦標賽 2019 年賽季賽程時間表
延伸閱讀:【MotoGP2019】賽季資訊總整理!車手、車隊、廠車資訊一篇報你知!
延伸閱讀:【MotoGP2019】宮移羽換!世界摩托車錦標賽新賽季車手異動總整理!

賽後報導系列文章
延伸閱讀:【MotoGP2019】爆肝的開幕站!Dovizioso 在激烈競爭下勇奪卡達分站冠軍
延伸閱讀:【MotoGP2019】凌晨三點夜未眠!Márquez 以 9.8 秒差距拿下阿根廷分站冠軍!
延伸閱讀:【MotoGP2019】終結熬夜之戰!Márquez 摔車...Rins 奪下美國分站冠軍
延伸閱讀:【MotoGP2019】年輕車手奪牌失利!Márquez 奪下西班牙分站冠軍
延伸閱讀:【MotoGP2019】實力堅強沒話講!Márquez 以四秒差距奪下法國分站冠軍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HPcSGq




MOBILE01新聞 【乳摸】期待嗎? Apple 將在 WWDC 2019 發表全新 Mac Pro 與 6K 顯示器!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再過兩天,Apple WWDC 2019 全球開發者大會就要在美國聖荷西登場,向來以全新作業系統發表為主的 WWDC,鮮少會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硬體產品,不過在 WWDC 2017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Apple  就發表效能強大的 iMac Pro 桌上型電腦,並在當年 11 月起開始出貨。而本次 WWDC 2019 除了先前為各位整理過的 iOS 13、macOS 10.15、watchOS 6 與 tvOS 等作業系統的預測更新項目外,也盛傳已經六年沒有大幅更新的 Mac Pro 也將帶來全新設計的新品,同時 Apple 也將推出許多消費者期待已久的 6K 顯示器。
【乳摸】期待嗎? Apple 將在 WWDC 2019 發表全新 Mac Pro 與 6K 顯示器!

自從 2013 年 Apple 發表外型設計相當"特殊"的 Mac Pro 後,除了在中間有針對內部硬體規格進行更新外,幾乎沒有大規模的更新消息,因此這次外媒也盛傳 Apple 將會在 WWDC 2019 大會上,發表全新的 Mac Pro,除了搭載最新的工作站電腦等級的硬體規格外,包含雙顯卡、更多核心的處理器、更高的記憶體與儲存裝置配置,最重要的是全新的 Mac Pro 將採用不少 Windows 桌上型電腦已經使用過的『模組化設計』,讓消費者更便於自行升級或更換內部硬體。

根據先前Apple Insider 報導過的 Apple 流出全新 Mac Pro 的內部零件可以看到,全新的 Mac Pro 的外型將改為長方柱形的設計,同時將內建 Intel Xeon W 系列處理器、Apple T2 安全晶片、雙 AMD Firepro-X 或 NVIDIA Quardro/RTX BTO 系列顯示卡,同時將建置八個 Thunderbolt 3 傳輸埠、2 組 HDMI 2.1、10Gb 有線網路插孔等硬體配置。同時外媒也預估,Apple 全新的 Mac Pro 將於 2020 年開始出貨。

此外,美國 CNET 在近日報導也指出,Apple 除在 WWDC 2019 發表全新 Mac Pro 外,更將發表自家研發設計的全新 31 吋 6K Retina 顯示器,將採用 Mini 次毫米發光二極體背光面板,並採用 Thunberbolt 3 進行影像傳輸,如果這個謠傳成真,或許更加強 Apple 全新的 Mac Pro 將會登場的可能性。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EOL6I4




MOBILE01新聞 【新訊】Google Maps提供速限與測速照相提醒功能,目前已擴增至44個國家開放使用!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新訊】Google Maps提供速限與測速照相提醒功能,目前已擴增至44個國家開放使用!
功能日益強大的Google Maps,隨著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兩個車載連結系統逐漸普遍,大家也愈來愈習慣使用Google Maps作為導航資訊使用。與傳統導航主機相較之下,Google Maps以往在使用便利性上的最大差別,就是缺少測速照相機提醒功能,尤其是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外縣市旅遊時,測速照相提醒確實是挺方便的。

如今兩者間的差距將持續縮小,因為Google其實已在今年一月開放速限與測速相機提醒兩項功能,不過當時僅限於美國部份城市使用,隨後才開放給少數國家。直到最近,Google再將Google Maps的速限及測速相機提醒功能擴增至更多國家。目前Google提供的名單中已有44個國家受惠,可惜台灣尚未支援,不過應該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待未來Google開放之後,額外購買獨立車用導航機的誘因勢必也會再度減少。

44個國家名單如下:

澳大利亞、巴西、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墨西哥、俄羅斯、日本、安道爾、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芬蘭、希臘、匈牙利、冰島、以色列、義大利、約旦、科威特、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摩洛哥、納米比亞、荷蘭、挪威、阿曼、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南非、西班牙、瑞典、突尼斯、津巴布韋。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QG7ubC




MOBILE01新聞 【採訪】善用閒置空地!桃園市政府與 Gogoro 合作設置政府公用地換電站!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Gogoro 睿能創意今日再度於桃園舉行發表會,不過這次並不是新車的發表會,而是 Gogoro 與桃園市政府全面合作的成果展示,桃園市政府為了推行綠能運輸,除了非常感謝 Gogoro 選擇桃園作為基地之外,為了讓綠能運輸更完善,桃園市政府特別勘查全市畸零地,提供資料給 Gogoro 讓 Gogoro 挑選換電站設置地點,Gogoro 也在這些地方設置總共 39 處換電站,讓全桃園市換電站高達 179 站,成為全台換電站最密集,同時也是全台灣電動車密度最高的城市。

【採訪】善用閒置空地!桃園市政府與 Gogoro 合作設置政府公用地換電站!

桃園市政府透過 Gogoro 繳納的公有場地租金,目前收入已經高達六百萬餘元,桃園市政府也從近期開始替 Gogoro 尋找更多的政府公用畸零地,讓 Gogoro 能夠於其中設置換電站,所謂的畸零地很多都沒有特別用途,但也有可能像第一張圖,把摩托車停車格塗銷改為換電站。


本日的合作發表會舉辦在桃園八德的「廣豐二停車場」內,這個停車場內的摩托車停車格經由桃園市政府勘查,認為此處屬於畸零地並適合擺放 GoStation 換電站,Gogoro 經過計算與考量後也同意於此設立,成為新的換電站地點。

Gogoro 1
Gogoro 2
Gogoro 3
活動現場由於整合快閃活動以及 Gogoro 專屬的徽章收集活動,所以現場更聚集包含 Gogoro 1、Gogoro 2 系列車款,以及原廠帶來 Gogoro 3 展示車,同步讓車友們能夠近距離賞車。


而剛剛停車場中的車輛,有些停的角度非常特殊,這是因為 Gogoro 已經設計好停車位置,從空中拍攝時就能夠看到 「GO! TAOYUAN」字樣,作為活動紀念照片使用。

黃治峯秘書長
彭明義產品長
本次活動原應由桃園市長鄭文燦先生參與,但臨時由桃園市秘書長黃治峯代表致詞,除了非常感謝 Gogoro 努力推行綠能運輸,讓桃園市四大政策能夠同步向前邁進之外,桃園市政府也正替 Gogoro 努力尋找工廠設置地點,讓 Gogoro 能夠增加產能,同時桃園市政府也正與 Gogoro 合作討論類似 UBike 租賃服務可能性;Gogoro 產品長彭明義先生則是提到以六都來說,桃園市的電動車占比是全台最高,全球的 Gogoro 都在桃園製造,全球 40 萬顆交換電池組也在台灣製造組裝,如果沒有桃園市與桃園市交通局的全力支持,就不會有這樣的成果展現,同時也很感謝桃園市政府協助找到這 39 個公營地換電站的地點,讓桃園的換電站數量一舉突破 179 站,並希望今年能在桃園突破 200 站。
大合照
剪綵時間
正式啟用
接著在桃園市秘書長、Gogoro 產品長、桃園市交通局、Gogoro 社群經營以及各長官一起進行合照與剪綵活動,慶祝桃園市 39 站公有地換電站正式開始營運!
長官帶隊
繞行市府
快閃過街
同時車友們為了慶祝這樣的活動,在 Gogoro 的邀請之下,車友們一起在桃園進行無聲快閃活動,用 Gogoro 劃過寧靜的街頭,參與快閃活動的 Gogoro 車主們也能得到專屬的 App 紀念徽章。

延伸閱讀:
Gogoro 3 Plus 試駕 刷新觀點國民電動車
【採訪】Gogoro 3 真的來了!新想法、新材質、新科技 = 新國民代步車!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HPq7qD




MOBILE01新聞 【國內新訊】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Fuso Cares 因為在乎」形象廣告首映,看見台灣Hero的故事!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繼去年推出「Fuso Hero篇」廣告,讓觀眾看見台灣各個角落辛勤工作的人們而廣受好評後,國內商用車龍頭品牌「Fuso」總代理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DTAT)再度製作了一支「Fuso Cares 因為在乎」形象廣告,並於日前在台北市華山文創園區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首映會,希望向觀眾傳達Fuso在乎顧客、在乎品質、在乎台灣的理念,這支廣告也將從即日起在電視和網路上同步播出。

【國內新訊】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Fuso Cares 因為在乎」形象廣告首映,看見台灣Hero的故事!
Fuso品牌進入台灣已經有超過60年的時間,並已連續27年蟬聯3.49噸以上商用車銷售冠軍,為了呈現所有認真生活、認真打拼車主的生活,於去年推出了「Fuso Hero篇」廣告,以推動台灣經濟的無名英雄們做為主角,不僅入選廣告獎榮耀,並在YouTube上創造了單月近130萬的瀏覽次數,而後舉辦的Fuso Hero徵選及網路投票活動更吸引了60萬人次的投票及200萬的網站瀏覽次數,成為2018年商用車界相當成功的品牌行銷活動範例。今年DTAT則以「Fuso Cares 因為在乎」為主題,闡述的是每個人因為在乎責任、在乎家庭、在乎彼此,也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好。DTAT執行長王立山則表示,Fuso也有一群來自中華汽車、裕益汽車、順益車輛及順益汽車的伙伴,因為在乎所以提供了最可靠、最佳的品質。


首映會現場也邀請導演徐元仲先生及參與演出的Fuso車主三星鄉蔥農張浩增村長分享拍攝和演出的心得,至於今年的廣告則特別請到新一代創作歌手柔米Zoomie創作及演唱廣告歌曲,而影廳外還展示了Fuso行動服務車和影片中所有Fuso Hero的故事,讓人能深刻體驗這群無名英雄的默默付出。

Fuso Cares影片
[embedded content]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wAEyrW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MOBILE01新聞 【快訊】中華 eMOVING 改款上市!eMOVING Super 商用款同步推出!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中華 eMOVING 近年來針對電動車款的新車發售動作較少,不過由於今年的環保意識再度抬頭,中華 eMOVING 順勢推出 eMOVING 小改款車款,擁有 68kg 超輕車身,車頭燈改為 LED 大燈組,還配有汽車級智慧車載網絡系統搭配 avas 低速警示音,電力系統使用可提上樓充電或者直接插上車充電的 STOBA 防爆技術動力型鋰電池,貨車平台版本 eMOVING Super 同步於這次曝光,搭載同級唯一省力牽車及倒車功能,定速30公里下的最高續航力可達100公里,車上並備置有煞車固定器,只要按下煞車固定器,即使在斜坡上也能安心停車送貨。

【快訊】中華 eMOVING 改款上市!eMOVING Super 商用款同步推出!

新 eMOVING
eMOVING Super
eMOVING 建議售價 NT$ 56,100 元不含牌險
eMOVING Super 建議售價 NT$ 65,500 元不含牌險
LED 大燈
前置充電孔
抽取式電池
eMOVING 車款小改款之後,總共有三種不同車色,分別是精靈白、爵士藍及伯爵棕三色,含電池的車體重量僅 68kg,對於婆婆媽媽來說非常輕盈,STOBA 防爆技術動力型鋰電池容量為 48V / 20Ah ,重量則是為 9.5kg,輪外無刷直流馬達最大功率 1.35kW,額定功率為 0.75kW,並且加入 AVAS 低速警示音,低速車輛行駛時可對周遭用路人提醒。


eMOVING Super 則是擁有後方載物平台,輪外無刷直流馬達最大功率與額定功率分別是 2kW 與 1kW,並且在部分型號有內建充電器,可直接透過充電器進行充電,並且由於是針對載貨需求,除了擁有超大載物平台之外,商用型側腳架鎖附托架也可安裝於左右兩側,同時還配有煞車固定器,斜坡停車可暫時固定車輛,鋰離子電池會依照車種等級,分為可攜式與固定式,可攜式鋰電池容量為 48V / 20Ah,固定式鋰電池 48V / 40Ah,能夠提供不同續航力的表現。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KobRa9




MOBILE01新聞 【國內新訊】VW推出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特仕版,169.8萬元標配IQ.DRIVE與多項專屬配件!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國內新訊】VW推出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特仕版,169.8萬元標配IQ.DRIVE與多項專屬配件!
於1973年5月推出的VW Passat車系,46年來始終保持穩定且優異的銷售表現,第三千萬輛Passat更在今年正式下線,使Passat成為VW品牌僅次於Golf的第二暢銷車款。為此台灣福斯汽車特別針對Passat推出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 30 Million Edition榮耀升級卓越版,原定價172.8萬元,六月入主則可享169.8萬元優惠價。



內、外觀部份,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 30 Million Edition榮耀升級卓越版標配R-Line專屬外觀套件與R-Line專屬內裝,內容包含R-Line運動化真皮多功能動力方向盤(具備換檔撥片)、R-Line專屬湛黑色頂蓬、R-Line專屬金屬踏板和金屬門檻飾板,輔以12.3吋AID全數位化儀錶和HUD抬頭顯示器。除此之外,榮耀升級卓越版另標配Nappa Carbon碳纖維紋路真皮ergoComfort舒適座椅,加上Dynaudio Confidence環繞音響系統(700W輸出、重低音)及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


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 30 Million Edition榮耀升級卓越版將標配日前率先於Golf/Tiguan的IQ.DRIVE安全科技輔助系統,包含ACC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Front Assist車前碰撞預警系統(含AEB自動輔助緊急煞車功能)、前方行人監控系統、車側盲點警示系統、RTA後方橫向車流警示系統(含煞車輔助功能)與9具SRS輔助氣囊(全尺寸雙前座、駕駛座膝部、雙側面氣簾、雙前座側、雙後座側)。

榮耀升級卓越版搭載1.8升TSI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擁有180hp/25.5kgm最大動力,外觀搭配專屬19吋Verona鋁合金鋁圈以及可增加操駕能力的XDS Plus主動式電子防滑差速器。

附上規格配備表供大家參考: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JR6qkh




MOBILE01新聞 【新訊】立法院三讀通過,酒駕累犯致死最重處無期徒刑!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新訊】立法院三讀通過,酒駕累犯致死最重處無期徒刑!
針對層出不窮的酒駕事件,立法院於昨日正式三讀通過修正通過刑法第185-3條修正草案,凡曾酒駕者於五年內再犯並導致重傷,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死,則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最重可判無期徒刑;若有故意殺人犯意,則會依《刑法》殺人罪論處,無論是否為累犯最重皆可判處死刑。

依照《刑法》現行條例,酒駕初犯者目前刑責不變,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人於死者,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金管會也與產險公會達成共識,自今年7月1日起,不再銷售與接受續保第三人責任險中的「駕駛人受酒類影響附加條款」,也就是俗稱的「酒償險」。

各位網友覺得如此修法是否夠重呢?

(一時找不到合適圖片因此圖文不符請見諒,順道欣賞一下993的美吧~)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W8v7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