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MOBILE01新聞 Indian Challenger Limited 全台首試 挑戰者上場 目光與性能我全都要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在路上看到美式機車多少都會被那帥氣又龐大的造型給吸引,來自美國的百年品牌 Indian 印地安,在去年米蘭車展上正式發表全新 Challenger 挑戰者系列,車名與造型設計致敬肌肉跑車 Challenger,帥氣的方形車頭與中央圓燈再加上粗曠的車身線條,全新搭載 PowerPlus 水冷 V 型雙缸引擎,並且還有新的 BOSCH IMU 讓 Challenger 能有著彎道 ABS 與彎道 TCS 循跡控制系統,再配合三段動力模式調整與後缸休止功能更是讓 Challenger 騎乘能隨心所欲又舒適,誰說美式車不能科技化?Indian 以 Challenger 車系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美式巡航車款!

Indian Motorcycle 自 1901 年創立,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近期的車款更是在經典外型中納入新世代科技,內在不論是引擎、車架甚至是懸吊系統,都已走出兼具外貌與操控的新典範,台灣總代理海德生於三月中旬正式在台引進 Challenger 車系,並於近期已經正式掛牌上路,Challenger 總共分為兩種版本,分別是 Limited 版本以及 Dark Horse 版本,本次試駕版本為搭載保險桿、車上鍍鉻件使用較多的 Limited 版,Indian Challenger 美得有型,騎起來更是暴力!


 
2020 Indian Challenger Limited 規格表

引擎形式: PowerPlus 水冷 60˚ V型雙氣缸四行程引擎
總排氣量:1,768 c.c. ( 108 立方吋 )
內徑 x 行程:108mm x 96.5mm
壓縮比:11.0 : 1
最大扭力:18.15tkg-m (178Nm) @ 3,800rpm
排檔方式:往復六檔,滑動式離合器
油箱容量:22.7 L
前輪懸吊:43mm 潛望式倒立前叉,130mm 行程
後輪懸吊:單槍中置避震器,114mm 行程
前輪制動:Brembo 雙對向四活塞輻射固定卡鉗,搭配 320mm 浮動碟盤
後輪制動: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98mm 碟盤
前輪尺寸:130/60B19 66H,Metzeler® Cruisetec®
後輪尺寸:180/60R16 80H,Metzeler® Cruisetec®
長/寬/高:2,501mm / 990mm / 1,428mm
軸距:1,667mm
座高:672mm
最低離地距:137mm
淨重:365kg ( Limited )
裝備重:381kg ( Limited )
一、外觀與功能

左側
右側
車頭
車尾
Indian Challenger Limited 在外型設計上,走出 Indian 以往比較偏圓潤的風格,近期的 FTR1200 以及 Challenger 都偏向銳利與線條為主,而除了車頭與汽車界的 Challenger 致敬之外,Challenger 與 Charger 圓燈與方燈的差異也能在 Indian 的 Challenger 上看見,並且這組車頭很明顯就是向 H-D 的鯊魚頭宣戰,車身設定則是 Bagger 左右側箱為主,當然不排除未來也許會有原廠三箱的甚至是不配箱子的 Cruiser 車型出現,但在此之前,讓我們沉醉在 Challenger 那獨特的外型之中吧!
比例側面
比例正面
車輛大小與騎士比例比較,圖中騎士身高為 173cm / 70kg;坐高僅有 672mm 的 Challenger,相信大多數騎士都能夠雙腳著地,而 Challenger 的腳踏位置對於國人來說還算適中,不過把手的位置就稍微略偏前方,但還不至於導致雙手痠痛,騎乘時須要花些時間習慣。
挑戰者
車頭
風鏡
可調整
進氣口
車燈組
日行燈
方向燈
車頭的造型與配備方面,Challenger 採用 Indian 車型不曾使用過的方型車頭,並加入上方的進氣口,看起來就像是性能汽車的散熱風格引擎蓋,上方風鏡配備電動可調功能,至於下方的車頭燈組,則是使用全 LED 款式,並在兩旁採用導光條日行燈組,方向燈隱藏在日行燈兩側,具有非常好的識別效果。
正面-低
正面-高
側面-低
側面-高
電動風鏡最低以及最高的差異示範,可以看到在最低的位置,安全帽基本上是能撞到一些風的,但也僅是微幅撞風,並且這與身高有比較大的關連,不過若將電動風鏡升高至最高的位置,則是幾乎把氣流完全導引開,冬季騎乘時應該會有不錯的舒適度。
騎士視角
後照鏡
左把手
返回鍵
指針錶
右把手
確認鍵
喇叭
透氣口
打開
騎士視角方面,大家應該最容易被中央七吋全彩螢幕給吸引住,這套稱為 Ride Command 的操控介面待會小編會另外說明,把手當然是巡航車款的寬把設定,在 Limited 版本上使用鍍鉻把手,後照鏡也是使用鍍鉻支架與鏡殼,左邊把手開關方面有著燈形切換、方向燈警示燈、音樂控制與功能切換鍵,把手前端還有用於儀錶板返回用的按鍵,上方則是有著時速與轉速雙圓錶,並內含數位油量錶與里程計,右邊把手則是有引擎運轉/熄火鍵與定速及電動風鏡調整鍵,右邊把手前端也有用於儀錶板的確認鍵,兩端也有四支共 100 Watt 音響組,並且為了讓騎士更舒適,內裝也還有獨立設計可選擇開啟或關閉的進氣口,增加氣流通過流量。
資訊
里程
音源
電控
狀態
設定
時間
音訊
車輛
Challenger 搭載七吋 Ride Command 儀錶板,除了可用來控制音樂之外,諸多的功能顯示與設定,更讓這組儀錶板貼近騎士需求,包含像是車輛的胎壓、電壓與里程資料等等,或者音樂來源可選擇收音機、藍牙或者 USB 隨身碟等等,當然更細項目如通話控制、SMS 訊息內文顯示等等也都支援,只是系統沒有繁中介面,訊息若為中文則無法顯示,Challenger 也提供三種不同的動力模式切換,並可手動選擇是否開啟循跡控制系統,車上的細部設定也非常多,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後缸休止功能,這點待會小編會提供示範影片給大家參考。
鑰匙
控制鍵
左置物
內部空間
可放飲料
USB
鎖頭控制
Indian 在 Challenger 車款上使用 Keyless 晶片鑰匙,所以只要這組鑰匙放在身上,就能夠啟動並發動車輛,同時鑰匙若離開車輛太遠,車輛也會自動上鎖;在兩側喇叭下方,Challenger 也提供了非常深的置物空間,左邊可放置一罐 500ml 寶特瓶,右邊置物箱內則是有 USB 連接埠,可用於替手機充電或者安裝內含音樂的隨身碟,並且在右邊置物箱下方還有控制油箱鎖頭與左右箱鎖定功能的按鍵。
油箱組
銘牌
油箱蓋
打開
油箱側面
油箱容量方面,Challenger 提供 22.7 公升的油箱容量,在我國經濟部能源局的測定數據中,達到一級油耗,每公升可行駛 18.4 公里,以高達近 1,800c.c 的排氣量來說,這樣的數據表現非常不錯,油箱蓋採用 Keyless 開啟方式,若車輛在行駛中無法打開,需要於停止並解鎖狀態下才能打開油箱,同時油箱的側面也可以看到 Indian 的酋長頭彩繪以及廠牌字樣。
坐墊
後座
側箱
右側
左側
帆布
坐墊部分,標準座高是 672mm,泡棉本身非常柔軟舒適,但又有一定支撐性,這樣長途騎乘才不會容易痠痛,後座坐墊也是使用相同材質,並在內部隱藏一組後座提把,有需要時可拉出使用;Challenger 定義是美系車中的 Bagger 雙箱車款,因此在左右兩側具有容量不小的置物空間,並且不僅可透過 Keyless 介面上鎖及解鎖,Keyless 晶片鑰匙也可進行這些控制項目,打開後也能看到 Indian 的巧思,透過一塊印有 Indian 的帆布將置物箱絞鍊蓋上,看起來更有質感。
車尾
尾燈組
煞車燈
方向燈
車尾燈造型方面,Challenger 採用左右分隔的尾燈與整合式方向燈/煞車燈組,透過不同的亮度與點亮區域,可以區分出尾燈、煞車燈以及方向燈用途,並且再搭配燈殼本身的鍍鉻質感,更有質感風格。
二、引擎與懸吊


Challenger 的外觀讓大家印象深刻,內在方面 Challenger 也不含糊,配備全新 PowerPlus 水冷 V 型雙缸引擎,並且提供高達 18.15kgf-m 大扭力,新的引擎升級性能車款愛用的滑動式離合器,將引擎煞車力道減低,離合器拉桿也變得更省力,懸吊系統配備 43mm 倒叉組以及預載可調的後輪單槍中置避震器,再搭配前 19 吋後 16 吋之配胎,不論是外觀的霸氣或者操控感都很均衡。
前輪組
前叉
不可調
酋長頭
輪框
首先看到 Indian Challenger 的前輪懸吊系統,使用 43mm 的倒立潛望式懸吊系統,雖然沒有任何可調機制,但 Indian 將前輪懸吊設定在介於舒適與運動性之間的良好平衡,前輪框則是使用 19 吋輪組,並且在輪框外圈有著紅色線條彩繪,輪框輪幅也有車削鋁合金,讓輪框看起來更具有獨特色彩,至於 Indian 在高階車款不可或缺的酋長頭,也能在 Challenger 的前輪土除上看見。


前輪制動系統則是使用 Brembo 的輻射固定式對四卡鉗,這在美系車中是非常少見的設定,Brembo 提供良好的制動手感與順暢的減速力道,碟盤則是搭配使用 320mm 的浮動式碟盤,除此之外碟盤還沒有內圈,採用浮動扣即鎖點的減輕重量設計,進一步減輕簧下重量。


前輪配胎是 METZELER 的 CRUISETEC 系列巡航車專用胎,規格則是 130/60B19 66H,胎紋可以參考右側,是兼具花紋與排水效果的道路用胎。

引擎右面
引擎左面
汽缸
缸頭蓋
水冷排
保桿
引擎方面,Challenger 使用一具水冷 V 型 60 度夾角雙缸 SOHC 引擎,這顆引擎 Indian 原廠給了一個稱號叫做 PowerPlus,也就是更強調動力輸出的引擎,在 1,768c.c. 這個相較於 111 引擎來得省稅的排氣量底下,PowerPlus 引擎可以輸出 18.15kgf-m @ 3,800rpm 扭力以及 122hp @ 5,500rpm 馬力,這歸功於新的電控系統、輕量化引擎內構、四汽門缸頭與 52mm 的雙節流閥,並且原廠提供三種動力模式調整與循跡控制系統,同時 Limited 版本除了可以看到缸頭與引擎本體有許多鍍鉻件之外,引擎前端也有 Limited 版本專屬的引擎保桿。


不過通常騎乘美式車款,最大的困擾即是 V 型雙缸的後缸溫度,儘管在現代科技下後缸溫度較以往來得舒適,但 Indian 提供 Challenger 車系「Cylinder Deactivation」後缸休止功能,當車輛在行駛後遇到紅燈或者臨停於路邊時,Challenger 將會把後缸暫停點火,僅留下前缸進行正常點火,藉此降低後缸的溫度,同時又能維持車輛起步時的靈活性,同時若恢復正常行駛,只要油門轉下,車輛馬上恢復後缸點火,提供無延遲的起步順暢度。

[embedded content]
那麼大家最好奇的問題就是雙缸點火變成單缸點火,排氣管的聲浪會變嗎?答案是會的!以上這個影片中大家可以戴上耳機仔細聆聽,影片開始至七秒處都是雙缸點火,接著在第八秒時開始變成單缸點火,兩種排氣聲浪是大不相同的,而這個模式僅能在車輛行駛過一段時間後觸發,無法在冷車情況使用,並且只要一轉油門,幾乎零延遲轉變為雙缸運轉,直到車輛認為可以關閉後缸,不需要後缸動力時才會轉為單缸運轉,雖然無法減少太多引擎溫度,但停紅綠燈不會持續在後缸產生溫度,這點對於舒適度還是有幫助的。

左腳腳踏
右腳腳踏
選配後腳踏
打開樣式
原廠後腳踏
畢竟是美式巡航車,腳踏的舒適度還是很重要的,所以 Challenger 的腳踏依然是配備向前伸展的平踏式腳踏板,並在前端設有打檔桿以及後煞車踏桿,煞車踩踏的力道也還算容易掌握,同時這次拍攝的展示車後座踏板已經更換為選配配件,酋長頭踏板組看起來特別帥氣,至於原裝的腳踏桿則是橡膠包覆的金屬踏桿。
後避震器
可調預載
後輪懸吊系統為單槍中置多段預載可調懸吊系統,調整方式需要將左邊的側蓋拆下,拆下後就能看到避震器的桶身,以及後端用來調整預載的調整旋鈕,將旋鈕透過十號的六角棘輪快速轉動,就可將懸吊設定在較硬的段數或者較軟的段數。
排氣管
排氣出口
排氣管方面,Indian Challenger Limited 使用兩支鍍鉻的排氣管,從車輛右側共同拉至引擎後端下方,並在此處經過消音後再分為兩支排氣管放置於車輛左側與右側下方,由於透過中央共振腔已經減低過噪音,所以就算尾段更動,噪音也不會與原廠差異太多,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選這個連結聆聽原廠排氣管的聲浪。
後輪制動
後輪卡鉗
後輪制動系統為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98mm 的固定式碟盤,Challenger 之所以稱為科技化內在,除了標配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之外,還有使用 BOSCH IMU 慣性測量儀來輔助達成的 C- ABS 彎道防鎖死煞車系統以及 C-TCS 彎道循跡控制系統,就算在彎中遭遇突發狀況需急煞,也不易影響車輛行車軌跡,提升整體安全性。


後輪同樣也是使用 METZELER 象牌輪胎的 CRUISETEC 巡航胎種,規格為 180/60R16 80H,胎紋可以參考右側,相較於許多美式車都用上 200 等級的寬胎,180 寬胎視覺張力沒有這麼強烈,可是卻相對換來更好的運動性以及靈活度。

三、試駕


看完 Challenger 外觀與車體介紹之後,就是大家最期待的試駕報導囉!儘管我們對於美式車的報導並不是這麼多樣,美式車給人的感受通常也都是厚重與不好騎乘,但不得不說 Indian 讓 Challenger 在操控感受這方面明顯有感提升,在美系車中走出不同於以往的騎乘表現。


Indian Challenger 動力表現保持美系車的低轉高扭力設定,所以在 3,800rpm 前就已經感受到明顯加速度,Sport 模式下油門反應非常靈敏,雖然重達三百多公斤,不過加速較以往的美系車明顯輕盈許多,同時在新的電控循跡系統輔助下,試駕中途有遭遇到雨天,隨即將動力模式切換至雨天模式,循跡系統的介入也變得更靈敏,騎乘相對更安全,不過高轉速明顯不是 Challenger 的強項,所以換檔就變得很重要了。


巡航車的檔位也是非常重要的設定,在前三檔需要有較佳的加速度,這樣在 Route 66 等路段時就能自由奔馳,而後三檔則是需要較大的巡航齒比,巡航時就能以低檔位進行高速巡航,Challenger 兩者都非常精確的達到這些設定,並且透過滑動式離合器的輔助,紅綠燈的離合器收放更輕盈更省力,收油滑行時的引擎煞車力道也不會很突然,全面以舒適作為新方向。


這次 Indian 在 Challenger 上使用鋁合金鑄造車台,相較於鋼管車台有著更穩定的車身操控,所以儘管重量偏重,車身的紮實度跟以往騎過的美式巡航車款大不相同,鋁合金鑄造車台以及前倒叉後中置懸吊,再加上窄一點的 180 後胎,這樣組合搭配造就 Challenger 運動性是巡航車種中屬於非常獨特的存在。


另外制動系統方面,Challenger 大方給上 Brembo M4.32 輻射固定對四卡鉗,這顆卡鉗在許多運動車款中都能看見,因此放在 Challenger 上,明顯是要讓 Challenger 更注重制動能力,事實上的確也是如此,Challenger 在煞車時的比例分配上,較大多數的美系車略偏向前輪制動效果,手感也很容易拿捏,並且還配有彎道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就算彎中急煞也盡可能維持原始行進軌跡,提升安全性。


真要在 Challenger 上找到可挑剔的地方,大概就是車頭風鏡的角度,儘管配有電動可調風鏡,但是就算將風鏡降低到最低的位置,若身高只有 175cm 以下,大部分的氣流並無法直接劃過頭部,相對來說冬季會覺得非常舒適,只是最近開始越來越接近夏季,頭頂帽子只有微風吹拂時,難免會讓帽子有一點悶熱,再算上較遠的把手以及腳踏,若 175cm 以上騎乘,相信會更適合成為 Challenger 車主。

四、結論

Indian 這幾年的轉型中,除了推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車款之外,運動性更是 Indian 這幾年強調的重點,所以在 Challenger 上可以看到外型與操控性兼具的新方向,Challenger 這車名也很明顯是要與競爭對手正面對決,而且 Challenger 排氣量不到 1,800c.c.,對於我國的稅制來說剛好是一大優勢,雖說排氣量沒有 1,800c.c.,Challenger 卻又有大排氣量車款該有的氣魄與動力,所以 Challenger 能不能成為美式巡航車的新星?相信市場會給予正面評價,而台灣在總代理的效率之下,從發表後不用半年就可在台灣領牌上路,除了給予總代理掌聲之外,台灣車友想要跨足美系車款,Challenger 值得納入選擇!

以上文章/報導/試駕分享內所有規格、數據僅供參考,實際規格請以實車為主。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自己對 Indian Challenger Limited 的觀點,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是 「Indian Motorcycle 行動電源」以及「Indian Motorcycle 馬克杯」各一組,總共兩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 2020 年 06 月 08 日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者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延伸閱讀:
【海外快訊】美式肌肉重機 Indian Challenger Limited / Dark Horse 北美登場!
【採訪】四車齊發 Indian Motorcycle 2020 新車發表會!Challenger、Scout 重磅登場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3gIN5i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