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MOBILE01新聞 TourBox 試用報告|專為數位創作者打造 操作直覺效率加倍!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筆者接觸「攝影」十幾年,從懵懵懂懂到現在成為略懂略懂的小編,除了對攝影知識與器材評測的不斷累積之外,無形中繪圖軟體也逐漸變得上手而且是每天都需要用到的「吃飯工具」,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 在學生時期因為課業上的需求,也是三天兩頭都必須用到,印象中在當兵前後那段期間常常跑書局看攝影書籍,偶然間發現 Lightroom 這個新興軟體,書籍的標題更稱它為「數位暗房」...聽起來真的頗威!也因為如此我從 2006 年的初代版本就一直用到現在,當時跟同好分享這個軟體時...十個有九個沒聽過,因為大家都還在用 Photoshop 修照片,對我來說 Photoshop 就像是作畫,不過 Lightroom 更是調光影與色彩風格的箇中好手!


前面這段似乎離題太遠了,但就是因為工作與生活都離不開 Adobe 繪圖軟體,早期比較無知的時候只會用滑鼠,後期看書才知道原來有快捷鍵與組合鍵可以提升操作效率,且幫助還真的不小。近幾年也有不少新創公司推出「修圖鍵盤」,但體積其實都不小甚至跟一般鍵盤的尺寸差不多,左手多半還是需要左右甚至是上下移動,但今天小編要跟各位介紹的「TourBox 軟體控制器」可是與過去我們曾見過的修圖鍵盤有著不小的差異,因為 TourBox 對應的軟體非常豐富,且同時支援 Windows 與 macOS 系統,基本上可將 TourBox 視為滑鼠與鍵盤的合體,只要設定好每個快捷鍵與滾輪的功能,在任何軟體下都能派上用場。

外盒
快速指南
主機與配件
傳輸線與TourBox
TourBox 使用極簡的包裁設計,沒有多餘的配件,打開包裝後可以看到產品的快速指南(英文版),是否與市售版採相同的配置可就不一定了,至於軟體的部分需要自行下載安裝。
正面俯視
傳輸介面
左側
後視
首先來看看 TourBox 的本體,小編借到的版本為黑色,早期的宣傳照似乎有看過白色的版本,但長時間用下來應該很快就會灰頭土臉,黑色版本的 TourBox 的觸感十分親膚,材質有點類似皮革漆,經小編詢問過原廠得到的回覆是這材質為手感漆也叫橡膠漆,當然也可稱為皮革漆,目前官方測試機的最長使用時間為 1 年,且該名測試者的手汗嚴重...每天十多個小時下狂操也未出現劣化。此外橡膠漆也有優劣之分,的確也是直接反應在耐用度上,但使用四、五之年後是否會出現劣化官方自己也不敢掛保證就是了。

上圖可以看到共計有七顆獨立鍵、一組十字鍵、一組滾輪、一組滾輪及一組轉盤,每個按鍵均可以指定功能,而每顆按鍵的深淺及回饋感也略有不同,縱向滾輪才有 Click 的回饋感,另外兩組轉盤則是採無段設計。TourBox 最讓我滿意的一點就是操作時,手掌完全不需要移動就可以操作所有的按鍵及轉盤,長期操作下來相對也比較省力,而且也能省下更多時間。

雙頭傳輸線
標準 USB 2.0 
Type-C
TourBox 同時支援 Windows 與 macOS 系統,為了讓 PC 與 NB 使用者都能無痛上手,且免除帶錯線的可能,原廠就只提供一條傳輸線,長度約 1.5 公尺,一頭是 USB 2.0 另一頭是 Type-C,然後 TourBox 本體同時有 USB 2.0 與 Type-C 的插槽,依照使用者需求彈性調配,畢竟 PC 桌機多數還是標準 USB 2.0 與 USB 3.0,而新世代的 NB 或是 Macbook 清一色都是 Type-C 傳輸埠。

[embedded content]
▲TourBox 選單及設定參考


旋鈕左下的這顆半月形按鍵主要功能就是喚出 TourBox 每個按鍵及轉盤的當前功能,畢竟自訂的數量繁雜加上使用者可依照不同軟體、情境給予不同的設定,偶爾會忘記當前設定我想也是家常便飯,也因此原廠提供了這個貼心的提示按鍵,讓你隨時可掌握每顆自訂鍵的當前功能。


這顆旋鈕是我最常操作且用到的功能,在 LR 環境下主要用來控制曝光、亮部、陰影、飽和度、清晰度...這類的參數,過去小編在調整參數時都必須每條 Bar 慢慢拉,或是直接輸入數值;不過小編收到官方的最新消息是四月中釋出的最新韌體,可以將常用參數設定在 TourBox 的按鍵上,搭配滾輪就可以快速調整數值,不必再透過滑鼠去指定調整項目,操作上會更直覺,到時小編更新後再來跟各位分享使用感受。


機身上唯一的側鍵就在這,我本身是右撇子 TourBox 自然就是用左手操作啦!而在操作這顆按鍵時用的是無名指,位置算是剛剛好!基本上在操作 TourBox 時只有小尾指是派不上用場的。


旋鈕上方的按鍵在 LR 環境下我設為「Enter」,因為在操作筆刷或污點移除後,過去都必須按 Enter 來完成作業,現在用獨立鍵可以快速完成且不需要大幅度移動手掌位置可方便多了。我在 PS 環境下則是將它設為「液化」,因為我會用到 PS 的時機不外乎液化、污點修復筆刷工具、色階、色相/飽和度,既有的自訂鍵即可滿足我的操作需求。


右上的這兩顆按鍵主要是用來執行「上一步」及「下一步」,且是在 PS 模式下我才會用到它,在 LR 模式下我用不到這兩顆鍵(嚴格說起來是還沒想到該設定什麼功能),所以我將它設為剪下及貼上,方便我在一般看圖程式下使用。


這具滑鼠滾輪不論在 LR 或 PS 模式下我都將它指定為「Built-in」,也就是取代滑鼠中央的滾輪,LR 模式下用來上下移動功能區,PS 模式下則作為「放大/縮小」影像的用途。


目前不論是旋鈕、滾輪或轉盤都可依照轉速來決定參數增減的快慢,所以這具轉盤我將它設為上下箭頭的功能,可應用在 PS 或 LR 以外的程式上。


這個方向鍵幾乎就取代了鍵盤上的方向鍵,因為我在用 LR 修圖之前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挑圖,這樣讓我可用左右鍵,上下鍵分別讓我作星號標記及刪圖,光是這樣就省下我不少時間。


方向鍵右邊的這兩顆按鍵,在 LR 模式下左鍵我用來啟用「污點移除」、右鍵則是用來啟用「筆刷功能」,若是在 PS 模式下分別是「修補類工具」及「空白鍵」,空白鍵的用途就是為了放大後可以鎖定拖曳影像,如此一來我幾乎不需要再碰一般鍵盤,而且左手掌可以在同一個位置下,僅以賴四根手指搭配又鍵滑鼠完成所有的操作。


底部有四顆止滑點,放電腦桌上時也不易亂跑,另外從底部可以看到它的產地來自中國。

旋鈕
滾輪/轉盤
橫鍵/側鍵
方向鍵
長鍵/短鍵
C1/C2
只要手掌靠上 TourBox,每顆按鍵、滾輪、旋鈕及轉盤均在手指可及之處,沒有一絲一毫的尷尬,就是那麼的剛好,就如同電競滑鼠般犀利只不過兩者的用途不同,還有它沒辦法讓游標移動,但右手搭配一顆滑鼠或繪圖板來作業就真的是恰到好處。

[embedded content]
▲測試 TourBox 這段期間並沒有遇到需要大量精修的項目,所以我就拿已經發表過評測的實拍範例作為簡單示範,主要就是套風格、曝光、對比、色調的微調,加上少量的污點移除與筆刷工具,可以留意影片左下的手部動作,就真的只需要動動手指而已,自己偶爾會覺得...怎麼今天修圖修這麼快?!

[embedded content]
▲這部影片我就是用 TourBox 來修 TourBox 的情境照,目前用在 LR 情境下唯一讓我困擾的就時無法將「裁切工具」設為獨立鍵,每次都必須滑鼠移過去點它才能開始裁切影像,讓我有點失望,除此之外用得還算是順手。順帶一題就是使用前輸入法要切換成英文,如果是注音或拼音輸入的話,這些操作這些快捷鍵是無效的唷。

▌TourBox 使用心得與結語



小編雖然是第一次使用這類的「修圖鍵盤」,但因為過去既有的修圖鍵盤又大又暫空間、用不到那麼多自訂鍵,售價都不低,所以對我來說毫無吸引力;不過這次測試的這款 TourBox 最先吸引到我目光的就是它的體積,再來就是宣傳影片把它講那麼神,小編自然也忍不住跟原廠提出了測試需求,印象中測試的這一個月左右,韌體版本就更新了 3~4 次之多,而每次的微調都是為了讓使用者體驗更棒,也有很多更新是透過既有的測試者建議而來,願意傾聽使用者的 feedback 且採納我覺得這是做品牌最難能可貴之處。

目前 TourBox 只有左上的滾輪有類似滑鼠滾輪的回饋感,旋鈕與轉盤少了回饋感是有點可惜,不過其它自訂鍵都有類似滑鼠左右鍵的「㗳㗳」聲,也有相同的回饋感,這點我覺得是有加分的;因為使用者可以很明確的知道自己是否有正確執行當下的操作,通常有出現聲音就能確認無誤。

目前 TourBox 也還在募資階段且已遠遠超過目標金額,最初的早鳥優惠雖然已經沒了,但還有合購價可以入手,真的找不到人合購的話單機 4K 的價格說真的...跟市面上的「修圖鍵盤」相比,TourBox 的性價比絕對佔有優勢,而且光是韌體更新的速度與用戶自訂彈性來說,的確有相當的吸引力!此外我本身是 Windows 作業平台,使用至今也未發生與其它軟體相衝突或是閃退的情況,穩定度我想是經得起考驗。左手在修圖時變得比過去輕鬆且更有效率,對於經常需要使用修圖軟體的影像工作者來說,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幫手!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JzcOu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