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 MWC 2018 壓軸的華碩,就如同先前傳聞與流出的圖片,本次的主力不意外就是新旗艦 Zenfone 5 了,與當初 Zenfone 4 相同,這次一樣主打三款機型(還有一款僅限巴西,就先不介社了)。搭高通 S845 的 Zenfone 5z 與 S636 的 Zenfone 5 外型、功能算是同一掛,都有先前流出的瀏海全螢幕(這個既視感~),而另一款算是中階、入門款的 Zenfone 5 Lite(台灣會叫做 5q),則是具備 18:9 螢幕,以及前後雙鏡頭。
當然,這次在操控上一樣主攻拍攝能力之餘,AI 人工智慧助攻的力道也更重了。上市日期部分 Zenfone 5q 會搶頭陣,3/15 就會開放預購了。雖然目前 Zenfone 5 與 Zenfone 5z 台灣銷售資訊未定,但發表會這邊也稍微說了一下,Zenfone 5 預計 4 月會開賣,而 Zenfone 5z 則是 6 月開賣,售價部分現場只有公布 Zenfone 5z,起價為 479 歐元,約合台幣 17,474 元。
▋Zenfone 5z/5 重點整理
由於 Zenfone 5z 與 Zenfone 5 硬體規格其實差不多,實體照片就以 Zf5 作為主打,先看看兩機簡單的規格與差異,晚點小編再補上跟 Zenfone 4 的比較表格~
・工法一樣是雙面玻璃 + 金屬中框,機身側面有鑽石切割,機背則是同心圓光澤
・午夜藍與星辰銀雙色
・zf5z、zf5 機身尺寸 75.6 x 153 x 7.85mm,重量尚未公布
・zf5z 為高通 S845、zf5 為 S636 處理器
・zf5z 有 4 / 6 / 8GB Ram+64 / 128 / 256GB 容量兩種版本
・zf5 4 / 6GB Ram + 64GB 容量
・榨出處理器的 AI Boost
・5.5 吋機身塞入 6.2(實際 6.18")吋 2,246 x 1,080 FHD+ 19:9 全螢幕,屏佔比 90%
・螢幕不是 Amoled,為 ISP,但色域調校有經過認證
・有螢幕解鎖、看螢幕就會維持亮屏的「AI Display」功能
・相機配置 SONY IMX 363 Senser
・皆搭載 1,200 萬畫素 f/1.8 光圈 1.4um 單位畫素 OIS PDAF(0.03s) + 800 萬 120 度廣角
・前鏡頭 800 萬 f/2.0 84 度
・景深模式支援人臉以外的物體(需等韌體更新)
・靠深度學習技術可自動偵測 16 種場景模式
・手機可學習修圖參數,讓使用者可直接套用的 AI Photo Learning
・美顏、4K 拍攝與 zf4 同
・有自己的 Zenimoji AR 貼圖,並可支援直播(需等韌體更新)
・會偵測使用者充電習慣,自行調整充電速度的 AI Charging
・偵測環境音自行調整鈴聲大小的 AI Ringtone
・電量 3,300 mAh,zf5z 支援 18W zf5 為 15W 快充
・內建雙喇叭,並有更大的單體與新晶片(NXP9874)
・USB-C 連接埠、有 3.5mm 耳機插孔・都會隨附 Hi-Res 耳機
・zf5z 內建 3 個麥克風,zf5 為 2 個・zf5z 多了可在鎖屏叫出語音助理的規格
・支援 4G+4G 雙卡雙待
・zf5z 支援 4CA(礙於台灣規格,海外為 5CA)
・zf5 支援 2CA・都會有 VoLTE 與 VoWi-Fi
・內建 NFC、藍牙 5.0
・zf5z 具備 2x2 802.11ac Wi-Fi 機能(zf5 無)
・zf5z 售價 479 歐元起,約合台幣 17,474 元(歐洲開價似乎會比較高....值得期待?)
▋Zenfone 5z/5 外觀
外觀從先前流出實機照片時,相信不只小編,應該很多人都想到 iPhone X.....不過官方也說也不是沒有考慮像 SHARP AQUOS S2 系列(是說 S3 人呢)的瀏海設計,但還要考慮 Senser 跟聽筒位置的放入難度蠻高的,不過看官方的態度蠻開放的,或許未來也會有更多瀏海設計這樣.....
劉海旁的「畸零地」則是用來放置時間與通知,相信大家會有一個疑問,「要是有一堆通知會怎麼顯示?」,首先在左方螢幕會以「...」的方式呈現,在用手指下拉後,下方就會拉出一塊空間顯示更多通知,這個做法其實還蠻聰明的;另外,左邊與右邊的瀏海滑下後,也會分別顯示短版與長版的通知中心。
- 一般顯示
- 下拉通知列
機身下方也因全螢幕設計,改為虛擬按鍵,並和目前一些 18:9 的機種相同,一旁有著隱藏或是釘選按鍵;不過在主畫面時沒有隱藏鍵,這邊不知道有什麼考量就是了(有機會我再問問官方)。
- 首頁(無隱藏)
- 一般使用(有隱藏)
螢幕則配置 6.2 吋(實際 6.18")吋 2,246 x 1,080 FHD+ 19:9 全螢幕,機身大約為 5.5 吋,整體的寬廣感確實是有的;不過螢幕不是採用 Amoled,而是 ISP 規格,官方說在色域上也有特別調校,小編自己實際看是覺得顏色蠻討喜的。
在用 Chrome 看網頁的時候,上方就會被切成直線方便閱讀,至於 Youtube 等影片則是要看訊源本身的比例。這邊也同步提供一些現場翻拍範例。
- 桌面
- 瀏覽網頁
再來換看 Youtube 的影片,可發現訊源不是 18:9 比例的話,就會有黑邊的狀況發生,但目前 Zenfone 5 還是相當早期的工程機種,這邊色調還是先參考一下。
- 1
- 2
- 3
螢幕也像先前 Zenfone 4 一樣提供細部的調整選項,這邊也多了個在觀看螢幕時會自動將螢幕鎖定在亮起狀態的智慧亮屏「AI Display」功能。
- 設定介面
- 調整選項
- 調整選項
另外,螢幕在鎖定狀況時,也提供算是蠻主流的動態桌布功能,在不同的鎖定狀況下會顯示不同照片;機身內也提供調整的選項,要只顯示一張(釘選),或是加入更多照片都不是問題。
- 螢幕左下有專屬虛擬鍵
- 設定介面
- 有介紹與釘選等功能
- 範例1
- 範例2
機背不難發現 Zenfone 5 的機身一樣有著定番的同心圓光澤,原本橫向的平坦雙鏡頭,在這邊可以發現變成縱向、稍微突起的設計,搭上瀏海全螢幕的確是相當有 iPhone X 的既視感.....也問了一下官方為何會改為縱向,官方是說因為全螢幕瀏海下的 Senser 影響,要是主鏡頭還是橫向,就無法容納,因此才作成縱向方式;指紋辨識器輕滑時,也會有下滑螢幕叫出控制中心的效果。
同場也有本次的午夜藍與星辰銀雙色~有面光的話就能看到同心圓的光澤從指紋辨識器為起點放射出來,也算是 Zenfone 的特色了。
接下來看一下側面,其實整體的設計語言和 Zenfone 4 差別不多,左側為退卡槽、右側為電源啟閉與音量鍵,底部則是喇叭、USB-C 連接埠與 3.5mm 耳機孔,有印象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天線的位置有點不太一樣,等等也會提供對比照。
- 底部
- 頂部
- 左側
- 右側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 Zenfone 5 邊緣還是有鑽石切割;不過正如先前所說,本機還算是蠻前期的版本,所以鑽石切割的效果不算太明顯,這邊一樣參考一下即可~
在拍攝的時候,官方也準備了一個也是早期的包裝盒,雖然說紙盒的質感還會做調整,不過都看到了,就順便來看看吧~在盒子上一樣有在 Zenfone 4 出現愛心手機疊圖,不過細看可以發現邊緣有 5 的光亮處理,下方 Logo 就不需要多說了吧。側邊一樣有「We Love Photo」的標語。打開盒子後也分為容納本體區塊、裝說明文件的小盒,以及最底的線材、耳機區,不過變壓器是歐規的,就先參考一下吧。
- 外盒
- 側邊
- 開盒
- 底部
▋外觀比較時間~
看完了 Zenfone 5 的基本外觀與介紹,這邊剛好有前代 Zenfone 4,就直接來比對一下體積~尺寸部分 Zenfone 5 為 75.6 x 153 x 7.85mm,而 Zenfone 4 則是 75.2 x 155.4 x 7.5mm,看數據 Zenfone 5 比較寬、短一些菜,厚度也有微微增長;不過畢竟是全螢幕,從正面看起 Zenfone 4 整個就弱掉啦~
至於背面雙機採用的是差不多的工藝,一樣是金屬材質與玻璃機背,雖說顏色有些不同,但同心圓的光澤也同步獲得維持;不過因 Zenfone 4 指紋辨識器在正面,因此是從 Logo 開始放射,Zenfone 5 則是從指紋辨識器開始發散。
算是差別比較大的雙主鏡頭上,雖說這次 Zenfone 5 在解決方案使用了標準 + 廣角,與 Zenfone 4 相同(4 Pro 為望遠方案),鏡頭的排列方式正如先前提到全螢幕 Senser 因素,所以改為縱向排列;但沒辦法像 Zenfone 4 採無突起的設計,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兩機在四向的設計並無什麼差別,比較不同的地方是 Zenfone 5 機底的天線位置稍有改變,有一條移到了機身右側;另外,因為是早期工程機的關係,Zenfone 5 在左側的電源圖樣幾乎看不見,官方表示未來會再加上去(其實現場有,但真的很淡.....)
- 左側
- 右側(注意天線)
- 底部(注意天線)
看完了與前代的差別,相信大家也想要看 Zenfone 5 跟 iPhone X「共處一框」的不同之處,這邊也簡短動眼看一下~iPhone X 機身尺寸為 70.9 x 143.6 x 7.7mm,相較 Zenfone 5 的 75.6 x 153 x 7.85mm 個頭小了一些,不過因為 Face ID 以及計算景深的 TrueDepth 相機,其實 iPhone X 的瀏海比 Zenfone 5 來的寬不少(官方說比 iPhone X 小 26%)。
背面的話都是使用玻璃背蓋,但 iPhone X 並無 Zenfone 5 的同心圓放射光澤;而 Zenfone 5 雙主鏡頭同樣採縱向排列,但補光燈位於最下方,不像 iPhone X 位於鏡頭中央。
▋來看看相機
Zenfone 5 與 5z 不僅外型相同,主相機規格也幾乎相同,且不像 Zenfone 4 / 4 Pro 採用不同的解決方案(廣角與望遠),在 Zenfone 5 雙機上都是使用標準加廣角的拍攝方案。分別為 1,200 萬畫素、f/1.8 光圈、單位像素 1.4um、支援 OIS 防手震,以及 800 萬畫素 f/2.0 光圈 120 度廣角副鏡頭,感覺好像跟 Zenfone 4 差不多,不過模組使用的是 Sony 新款 IMX363,感光度據官方的數據可提升 5%。
前鏡頭部分雙機與 Zenfone 4 相同,都是使用 800 萬畫素 f/2.0 光圈 84 度視角規格;但 Zenfone 5 在前鏡頭這邊多了臉部辨識的機能,這個就等晚點操作的時候再來好好介紹~
錄影規格雙機最高都能錄到 4K,這邊就直接來看畫質的選擇介面。
Zenfone 5 雙機在拍攝的介面上,其實也沿襲 Zenfone 一派,有用過的網友應該都不陌生,沒用過的話也沒關係,小編自己是覺得蠻好上手的。各個功能都有圖示方便辨認,右滑也能叫出美顏、GIF 動畫等其他拍攝模式(或是以釘選功能維持在主要選單)。至於為何多了一個小符號,就是稍晚會介紹的重頭戲了。
在大標說了本次 Zenfone 5 不僅有全螢幕,AI 也是本次的重點之一(這邊終於要提到啦~),在相機規格上看起來好像跟前代差別不大,不過在導入深度學習技術後,首先在 Zenfone 5 / 5z 能做到的就是 AI 場景辨識「AI Scene Detection」,利用超多張(真的很多張....)範本讓 AI 學習後,就能在取景時偵測場景,並且自動調整飽和、亮度等。
舉例來說,拍雪景一般可能都會遇到測光問題導致過暗,這邊經過演算法後,就會在雪景時自動提高亮度,在拍攝食物、人像、夜景時也會有不同作法,總共有 16 種場景可以選,其實跟華為的做法蠻像的,不過華為目前只有 13 種場景;另外,還會有個腳架圖示,讓相機發現目前狀態好像有架設腳架,就會自動放慢快門速度(這邊會碰到可能是穩定的場景,但畢竟是工程機,等測試機發出來小編再來好好試試)。
在拍攝食物的時候就會出現餐叉與湯匙的圖案。
黑暗時也會出現好久不見的暗光鳥 Zenny,腳架這邊小編猜測應該是手機在一個穩定的狀態,才會跑出來,移動手機的時候就只會有夜景圖示。
這邊也來看一下相機偵測場景以及轉換的速度,雖然說是測試機,但反應還算可以接受。
[embedded content]
另外一個跟相機有關的 AI 技術「AI Photo Learning」,簡單來說就是手機會長期紀錄你的修圖資訊與喜好,久而久之在拍攝完照片後,就會出現一個 AI 紀錄的修圖選項,點選後就會直接套用你長期修圖的風格;看起來應該是要透過內建的修圖工具,但現在還沒辦法示範,可能要等測試機時好好來試一下。
專業模式一樣維持上代的高自由度,以快門來說就可從 1/10000s 至 32s 的範圍做選擇,有單眼魂的朋友可以盡情揮灑啊~
- 專業模式介面
- 最慢快門
- 最快快門
至於廣角鏡頭這邊,礙於現場工程機無法將照片外帶到電腦裡,所以就翻拍螢幕給大家參考一下。
- 標準
- 廣角
這邊來看一下相機的設定介面,且也有象徵照片來源的浮水印可用,除了變成 Zenfone 5 外,下方也多了「AI CAMERA」的字樣,等測試機來了小編再來看看有多聰明.....。
▋AI加持大時代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 Zenfone 一開始附屬的工具程式有點太多,不過小編自己覺得在 Zenfone 4 時就改善不少,到了 Zenfone 5 變的算是更為簡潔一些。這次雙機在操作上也圍繞著 AI 人工智慧上(當然,需要先搭配新的 Zen UI 5 啦)。
首先是在下滑螢幕快捷鍵會出現的智慧效能(AI Boost),其實有點像是電腦的超頻功能,會榨出處理器更多效能,不過這類功能大多是玩遊戲等需要高效能的狀況在使用,且搭配 S845 的 Zenfone 5z 的效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還蠻讓人期待的(只不過現場工程機也不能跑分)。
官方發表會也提供了搭載 S636 的 Zenfone 5 跑安兔兔的數據,開啟 AI Boost 後來到 126,813 分,是說 S845 的 5z 呢(敲碗)。
另一項跟 AI 比較有關係的「AI Ringtone」,則是會偵測現場的環境噪音,藉此自動調整通話鈴聲的音量大小,畢竟有時候來電聽得到就好,有時安靜辦公突然被超大聲的響鈴一下,整個靈感都沒啦~
再來是目前也有類似技術的「AI Charging」,會紀錄使用者充電習慣一段時間後,自動調節充電的速度。以一般狀況來說,大多數使用者在晚上睡覺時(像小編就是),應該就是插著電源線睡一晚,這個狀況下手機就會減緩充電速度,藉此保護電池壽命;至於平日可能只會插個半小、一小時,就會提升充電速度。
不過這項功能應該要內建在電力達人的 APP 中,但由於工程機與測試版本的關係,尚未看到相關的選項,這邊也看一下電力達人的相關介面先過過乾癮好了(是說跟之前 Zenfone 4 差不多啦)
- 主要介面
- AI Charging未來會出現在保養介面
再來是目前 Android 新機幾乎都有的臉部辨識功能,在 Zenfone 5 雙機上也能看見。設定介面其實也大同小異,先設定第二鎖定手段→偵測臉部(速度其實蠻快的)後就能使用了。
- 鎖定介面
- 臉部辨識設定
- 偵測畫面
實際測試解鎖速度蠻快的,且眼睛也不需直視螢幕,但這類功能目前都算是輔助解鎖的一個方式,不建議且官方也沒開放付款等相關認證。就來看一下實際示範解鎖的影片(有先開啟敲擊開啟螢幕)
[embedded content]
接下來也拍一些 Zenfone 5 的設定介面給各位網友參考,日後有測試機的話再來做一番詳細測試。
- 智能管家
- 基本設定
- 音效魔術師
- 進階功能1
- 進階功能2
- 手勢
▋Zenfone 5q(海外叫 Lite)
除了 Zenfone 5 / 5z 雙機,另一款 Zenfone Lite(台灣的型號叫 5q)相信有 Follow 傳聞的朋友都不陌生,因為就是首隻有圖片流出的機種。Zenfone 5q 不像兩位前輩有全螢幕,而是一般中階搭載的 18:9 高占比螢幕外,比較大的亮點就屬前後廣角雙鏡頭了。這款機型也會率先在台灣登場,預計 3/15 就會開始預購,以下先整理一些重點規格,剩下的等官網規格登場再補上。
・5.5 吋機身配置 6 吋 18:9 2,160 x 1,080 FHD+ 解析度螢幕 屏佔比 80.3%
・高通 S630 處理器
・4GB Ram + 64GB 容量
・電量 3,300mAh
・指紋辨識 + 臉部辨識解鎖
・雙主鏡頭:1,600 萬畫素 f/2.2 光圈 PDAF 對焦(0.03 秒)+800 萬畫素 120 度廣角
・雙前鏡頭:2,000 萬畫素 f/2.0 光圈(SONT IMX376)+800 萬畫素 120 度廣角
・獨立三卡槽,支援 4G + 3G 雙卡雙待
・支援 VoLTE 與 VoWi-Fi
・內建 NFC、藍牙 4.1
不免俗的先來看一下 Zenfone 5q 的外觀,其實從正面的 18:9 螢幕,設計語言和大多數同規格的機型都差不多,算是兩邊窄、上下寬的高占比(80.3%)設計(說是全螢幕有點勉強啦)。
這邊也和 Zenfone 5 來做個對比,雖說兩機螢幕差別僅在 0.2 吋;但 5q 的上下框看起來就稍微影響了一些視野廣度。
機背雖然都有玻璃背蓋,不過 5q 就不像 5 有著同心圓的光澤設計了。
機身玻璃背蓋的的整體質感還算不錯,雙主鏡頭一樣是採縱向排列,不過位置移動到正中央。
本次 Zenfone 5q 共有月光白、愛戀紅與幻影黑三色,小編自己是蠻喜歡紅色的鮮豔感啦.....
也來看一下三機的正面。
四向配置差不多大同小異,不過 3.5mm 耳機孔位於機頂、機底則是採 microUSB 連接埠、左側也是算佛心的獨立三卡槽配置,且邊框的也有做些金屬處理。
- 頂部
- 底部
- 右側
- 左側
至於相機部份,Zenfone 5q 也採取部分中階機會使用的前後雙鏡頭方案,而主力亮點是前鏡頭的狀況。這邊先來介紹一下主鏡頭,採用 1,600 萬畫素 f/2.2 光圈 PDAF 對焦(0.03 秒),以及 800 萬畫素 120 度廣角鏡頭。
拍攝介面上也與 Zenfone 5 大同小異,不過目前還沒有 AI 的相關功能,需要等到後期 Zen UI 5 釋出才會加入。
專業模式也維持了下來。
這邊來看一下主鏡頭標準以及 120 度廣角的差異,一樣現場的機器為工程機,所以照片就只能留在螢幕上翻拍了.....
- 標準
- 廣角
主要亮點的前鏡頭則是 2,000 萬畫素 f/2.0 光圈(SONT IMX376)+800 萬畫素 120 度廣角,這邊副鏡頭光圈還未公佈,等公布時我會再補上~
前鏡頭的標準 / 廣角模式圖也改為人物設計,這邊看一下前後範例。
- 標準
- 廣角
美顏模式下也有景深功能,不過僅限於人像,未來可能會像 Zenfone 5 一樣採更新變為物體也能偵測的狀態。
在操作的功能上,Zenfone 5q 其實和現行的機種差別不大,要說新的功能大概就是臉部辨識解鎖了。看下滑的快捷鍵控制中心,就可以發現與 Zenfone 5 / 5z 的差別。
- 介面
- 介面
不過官方也表示,未來會通過韌體更新的方式讓 Zenfone 5 / 5z 的 AI 機能「下放」到 5q 上,這樣轉念一想是否 Zenfone 4 也有機會嗎?,華碩有說目前有在內部討論,但還沒有個底就是了,也許可以期待一下~
這邊也是有蠻多待補充的規格;不過因為發表會時間有點晚,加上隔天 228 假期,有問題的話也別吝嗇,小編會再做後續規格的補充與釋疑
MWC 2018 專區➔https://www.mobile01.com/newsevent/46/mwc-2018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ift.tt/2ouWII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