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MOBILE01新聞 【採訪】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成功征服台南安平!產官學攜手推動無人機產業與教育!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採訪】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成功征服台南安平!產官學攜手推動無人機產業與教育!
無人機群飛技術一直是高門檻且不易踏入的領域!美國有 Intel 我們也有正港台灣打造的無人機團隊「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從無人機打造到程式開發撰寫全都是親力親為,可以說是真正的台灣之光啊! 為了親眼見證 3/30 台南安平「成功」啟航活動,小編一早就南下來到安平臺灣船園區,接著就來瞧瞧這天的活動內容吧!


南部的太陽果然名不虛傳,抵達現場時「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正在整備中,必須盡早完成測試並排除障礙,確保晚上九點的群飛活動能順利執行!


今年二月情人節時「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也曾在安平「大魚的祝福」公開展演 20 架無人機群飛,當時就獲得廣大的迴響,原來台灣也有那麼厲害的群飛團隊;而這天它們帶來 36 架無人機,準備帶給市民意想不到的驚喜!


圖左:「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負責人 李志清 教授,圖右:軟體技術長 蔡博智,兩位在創立「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之前就已經合作多年,而群飛產業不僅燒腦更是燒錢,技術門檻更是高,必需要掌握「飛機本體、定位及通訊、監控及模擬」這幾個要素,另外還有不可獲缺的美感,要如何讓隊形完美呈現也是 Knowhow。


團隊正緊鑼密鼓的進行測試,包括電力、訊號都是成敗的關鍵,同時得檢查這 36 架無人機也是相當耗費人力的,雖說起飛是 36 架但為了以備不時之需,其實需共要準備 40 多架無人機才能應付突發狀況。

無人機本體
RTK GPS裝置
4G網路裝置
電池
控制埠
「Taiwan Drone 100」 的無人機每台造價都高達五萬元,而且全都是純手工打造,機身本體是以碳纖維材質與鋁柱組成,要兼顧輕量與穩定性,其採用 RTK GPS 而這也是成本最高的裝置,優點在於它的誤差值可以控制在 10 公分以內,因為隊形的編排加上外界的干擾,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炸機,萬萬不能大意。
障礙排除中
測試順利
當天下午的測試其實一直有狀況,主要就是現場基地台屬於三不管地帶所以訊號不穩定,加上假日附近人潮眾多,會吃掉無人機所需要的頻寬,所以升空時可能會遇到某幾台無人機無法接收訊號指令,但如果有獨立的通訊網路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只不過背後所需要的成本與技術也不是短時間能夠達到的。
飛隼科技
SkySentry無人機飛行安全的專家
現場提供 DJI Tello 試飛體驗
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Edu.Taiwan Drone 100 聯盟的伙伴也包括「飛隼科技」與「翔隆航太」,現場更提供 DJI Tello 讓孩子們體驗,Tello 更可以透過程式編碼進行編隊飛行,創造更多飛行樂趣。推薦有在玩空拍機的朋友,SkySentry 真的是超好用的 APP,可以查訊當下是否位於限航區,也可以查訊限飛高度,重點是這個 APP 還沒有廣告,根本是佛心來的嘛。
民航考照模擬
DJI Phantom 來示範
金老師示範術科內容
民航局最快預計下半年針對航業運用人員實施考證政策,例如執法人員或商業用途人員必須強制考照(250 公克以下的機種除外),目前得知考照共有四道關卡「四面停懸、多邊行環繞、八字飛行、正面朝圓心繞圓飛行」,每個三角錐相隔六公尺,必須維持在兩公尺高度飛行,重點來了...必須關閉 GPS 在全「姿態模式」下飛行,若不是老司機等級的話應該駕馭不了...但好消息是一般玩家操作 2  公斤以下的無人機是不需要考照的,只要實名登記即可。

[embedded content]
▲民航考照模擬模擬考場,姿態模式下無人機隨時會受到外界風力的干擾,經驗值得要夠高才有辦法駕馭啊!

飛隼科技代理 DJI 各式器材
展示多款 Mavic Pro 無人機
Inspire、Matrice 600、Matrice 100全數展出
Tello 系列
DJI 檢測區
模擬飛行體驗區
飛隼科技現場展示多款無人機,從入門、進階到專業用途一應俱全,另外還有免費的設備檢測區,許多家長也帶著孩子們一同體驗呢!
翔隆航太
無人機測繪解決方案
「翔隆航太」專注在測繪技術上面,可廣泛應用在商業及救災領域上。
持續測試中
障礙順利排除
成功升空
下午約莫四點多時「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總算成功排除障礙,讓無人機順利升空。
程式編寫
程式展示
飛行模擬
前面曾提到「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 的無人機到後端程式均是團隊一手包辦,上圖就是它們主要的控制介面,可以個別控制無人機的燈色,也可以匯入過去設計的群飛圖形,像是過去「大魚的祝福」以及這天要表演的「一定要成功」隊形都已經設計完成。軟體技術長 蔡博智 表示未來會針對程式的外皮進行優化,因為看起來過於「樸實」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接近傍晚時分,晚上九點就要在這艘臺灣成功號進行群飛表演!


隨著天色漸漸變暗,這時已經有不少民眾聚集在臺灣船園區,不光只是等待晚上九點的群飛表演,另外還有美聲樂團在現場表演!

[embedded content]
▲未能到現場的朋友也可以感受一下當天的氣氛!


這天更重要的還有「Edu.Taiwan Drone 100 聯盟」誓師啟動儀式,由(右起)南臺科技大學教授-李志清,飛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宜真,翔隆航太有限公司執行長-李亦儒,實踐大學教授-吳金雄以及高苑科技大學教授-楊勝斐,五位一同舉杯慶祝!從希望產官學攜手迎向「智慧化 + 應用化 + 教育化的無人機大未來,結盟期許可以成為臺灣的無人機產業向教育扎根的推手。


在台南市市長黃偉哲、曾培雅議員、林威呈局長、安平區公所、黃麗如會長、蘇明炎理事,大家一同參與無人機啟航儀式。

群飛前的最後確認
人山人海的圍觀群眾
起飛前現場就已經湧入滿滿的民眾,大家都滿心期待晚上的群飛表演能順利,老天也非常賞臉給我們一個穩定的氣候。
成功號(側面)
成功號(正面)
台灣本島及離島
無人機符號
Taiwan Drone 100
36 部無人機在七分多鐘的表演中,在空中編隊排列化為「成功號」在空中閃耀,揚帆行駛於大海中,象徵啟航揚帆,在空中慢慢轉向駛入安平港,象徵大船入港,最後在空中幻化為台灣的圖案,結合無人機以及 100 的圖案,最後並以書法的方式一筆一劃寫出「成功」二字,現場民眾的讚嘆與掌聲不斷,以此次展演告訴台灣人民, Intel 能做到,台灣也能!

[embedded content]
▲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一定要成功」群飛表演,這天如果你也在現場,當無人機升空時,相信你跟小編一樣內心湧現滿滿的感動!


表演結束後黃偉哲市長也特別來到臨時工作室瞭解群飛技術。


「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負責人 李志清 教授與黃偉哲市長相談勝歡。


「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團隊預計在五月份左右,會將無人機的數量提升至 100 台,也會陸續規劃更多精彩的群飛表演,請各位拭目以待!

#Taiwan Drone 100 無人機群飛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TMP48L




MOBILE01新聞 vivo V15 / V15 Pro雙機登台 真全螢搭升降前鏡頭1.1萬有找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經過先前的預告後,vivo 在今(4/1)日也正式在台灣推出兩款中階新機 V15 / V15 Pro,主打的除了漸層外觀與平實售價之餘,最大的亮點就是具備升降式的前鏡頭、含超廣角的三主鏡頭與真・全螢幕配置了;規格比較高階的 V15 Pro 也有近期頗夯的 4,800 萬感光元件加持。
vivo V15 / V15 Pro雙機登台 真全螢搭升降前鏡頭1.1萬有找

上市資訊部分,V15 在今天已經開賣了,售價 10,990 元,在各大網購通路都買得到,電信廠商則是台灣大哥大獨賣。V15 Pro 這邊則是售價 14,990 元,目前預計最快 5 月上市。

螢幕這邊反而有個很有趣的狀況,規格較高的 V15 Pro 反而在尺寸上是比較小的 6.39 吋、V15 則是較大的 6.53 吋,佔比部分 V15 Pro 為 91.64%、V15 為 90.95%,感覺上應該是下巴的寬度影響,這點等等再來好好看看。解析度皆為 FHD+;不過呢 V15 的面板是 IPS LCD、V15 Pro 為 SuperAMOLED,顏色有沒有影響?先賣個關子。

仔細看下框就可以發現 V15 的確是比 V15 Pro 來得那麼厚實一些,是說這樣的表現以萬元初頭的機種來說也很不錯了。

上框都配置微縫聽筒,搭配升降前鏡頭的關係,薄度應該沒什麼可以挑剔的了。喔對了,雙機都是使用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

稍早有提到 IPS LCD 跟 SuperAMOLED 在顏色演繹上有沒有差別?這邊應該就很明顯發現,在同樣的色溫設定下,AMOLED 是明顯偏冷調的,不過 V15 雙機都能針對螢幕色溫做調整。

V15 Pro 另一項規格的優勢,就是在導入螢幕下指紋辨識的規格,這項規格也越來越多手機有了.....

雖說雙機都有升降前鏡頭,但除去指紋辨識這項共同機能,V15 Pro 也多了臉部辨識功能,V15 感覺也是可以做的啊.....

這邊就來看一下 V15 Pro 的螢幕指紋辨識影片,基本上現今的技術演進之下,需要擔心的只是能不能一次碰到辨識範圍了.....速度都不用太過擔心。但 V15 Pro 在黑屏之下,顯示指紋辨識區塊的速度就來得慢一些。
[embedded content]

機背這邊雙機採用的都是三鏡頭縱向偏左的設定,有實體指紋辨識區塊的自然就是 V15 啦~本次雙機共有兩款顏色,首先是共同的水晶藍,在漸層設計上官方則是用了所謂「光波紋路」的呈現基調,仔細看應該可以看到有些波紋吧?

直接拍張近的,就可以看到類似放射狀又帶點紋路的波紋了。

雙機的紅色反而有著不一樣的呈現感,V15 這邊稱作魅力紅,V15 Pro 則是珊瑚紅。光看機背全身就可以發現雙機不一樣的漸層處理,V15 是帶著黑色過渡;而 V15 Pro 一樣是紅色系的處理。雙機最大的差別,應該還是在細部的呈現了。

V15 Pro 基本上可以當作水晶藍的紅色版本,受光呈現的紋路一樣是波紋;至於 V15 Pro 反而是有著點點繁星的點狀紋路,小編自己是最喜歡這個版本啦.....

V15
V15 Pro

接下來說一說相機。雙機,800 萬畫素 f/2.2 120 度(等效 13mm)超廣角鏡頭以及 500 萬畫素 f/2.4 景深偵測鏡頭都是相同的。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主鏡頭上,V15 Pro 配置三星 GM1 4,800 萬畫素四合一感光元件,光圈為 f/1.8;V15 則是 vivo 一般的 1,200 萬畫素(2,400 萬畫素感光元件)、f/1.78 光圈。

順道一提在鏡頭周圍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波紋。

V15
V15 Pro

前鏡頭可說是 V15 雙機最大的亮點,沿襲至初代 NEX 的升降前鏡頭,只不過時至今日畫素提升到 3,200 萬,光圈則是 f/2.0。 

同步看一下升降鏡頭的開啟 / 關閉速度。 
[embedded content]

主鏡頭介面延續的先前 vivo 的外觀,且也有著一些從 NEX 雙螢幕版本帶來的 UI 改變。

雙機在相機介面上看起來也許類似,但以拍攝模式比較的話,V15 Pro 相較 V15 就多了智慧夜景功能。

細看一下設定選項,V15 Pro 同樣也多了 4,800 萬畫素的拍攝功能。

美顏這邊就是直接可調細部選項的模式了,這點跟 NEX 雙螢幕版也是相同的。

在主鏡頭的 AI 美顏模式下,也同樣有從 NEX 雙螢幕而來的美體功能之餘,也同步來看一下標準鏡頭與超廣角鏡頭的差異性。再開啟超廣角鏡頭後,視角很明顯的寬闊許多,但在測光,以及色溫的呈現來看,預覽的結果就與標準有些差異了,小編自己是覺得超廣角有點偏冷啦..... 

標準
超廣角

接著來分開看一下兩款機型的四向,光是小編分開拍,聰明的你一定也知道他們兩台不一樣首先 V15 左側有著退卡槽以及 Google Assistant 實體快捷鍵、右側為音量與電源啟閉鍵;機頂就是升降前鏡頭、機底有著單邊的揚聲孔、3.5mm 耳機插孔以及 microUSB 連接埠。 
V15左側
V15右側
V15機頂
V15機底

V15 Pro 在左、右側與機頂部分跟 V15 是相同的,在機底則是另外多了一個卡槽。 
V15P左側
V15P右側
V15P機頂
V15P機底

同步來看一下卡槽到底是怎麼配置的,V15 採用的是主打超值的中階機愛用的獨立三卡槽;V15 Pro 則是將 microSD 記憶卡槽保留在 V15 的位置,雙 nanoSIM 卡則是移動到機底處。規格部分雙機都支援 4G+4G 雙卡雙待、VoLTE、VoWi-Fi 以及 2CA 規格。 
V15卡槽
V15P卡槽

主要設定這邊雙機基本上大同小異,也順便來講一下核心規格。V15 配置聯發科 MTK P70 八核心處理器、6GB Ram + 128GB 容量,電量為 4,000mAh;V15 Pro 則是高通 S675 八核心處理器、8GB Ram + 128GB 容量,電量為 3,700mAh,雙機都支援 9V 2A 的雙引擎閃充。 
主要設定
主要設定
主要設定

另一項許多人應該會開心的一點是,V15 / V15 Pro 雙機也都支援 NFC 功能! 

這邊同步附上簡易的規格比較表。以記者會短短時間來看的話,V15 雙機明顯是打著自拍族群而來,但如果是有追劇、高電力需求的話,建議可以選 V15;如果是更喜歡拍照以及追求效能的話,那麼 V15 Pro 則是比較適合的。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WBLj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