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MOBILE01新聞 無反 24-70mm f/2.8 大集評!Canon / Nikon / Panasonic / Sigma / Sony / Tamron 頂尖對決!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24-70mm f/2.8 鏡頭,是很多專業攝影師或是對攝影有高度興趣的朋友會使用的焦段。這個規格是俗稱的「大三元」中最常被使用到,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產品,可以說多數世界上的作品都是使用這個焦段的範圍來完成。
 
三年前,我們做了一篇 24-70mm f/2.8 大亂鬥,當時主要是比較單眼與無反相機的 24-70mm f/2.8 鏡頭差異,但隨著時間過去,除了當初的 Sony 之外,Canon、Nikon、Panasonic 也一起加入了全片幅無反相機的行列。由於有眾多網友敲碗希望來一個大集評,一次測試市面上的 24-70mm f/2.8 鏡頭,所以誕生了這次的企劃。各位請把手上快敲破的碗放下,一起來看看哪顆 24-70mm f/2.8 最適合你吧!
 
 
本篇文章超長,所以我們在這裡做了錨點,方便各位直接到該處檢視:
●  鏡頭簡介
●  對焦速度
●  銳利度
●  人像
●  紫邊
●  耀光與鬼影
●  口徑蝕
●  邊角失光
●  變形
●  星芒
●  呼吸現象
●  總結
 
● 鏡頭簡介與規格比較
 
Canon RF 24-70mm f/2.8 IS USM

作為Canon首顆全幅無反的標準鏡皇,這顆24-70mm f/2.8 IS USM是在這次集評中唯一一個搭載手震補償的鏡頭,為什麼呢?因為EOS R在目前是唯一沒有內建機身手震補償的全幅無反,所以就勢必要使用鏡頭來作為手震補償的機制。另外鏡頭前端也有一個獨立的控制環,可以透過它來做更多操作。
 
另外,Canon 24-70mm f/2.8 IS USM這顆鏡頭搭配的機身,是本次企劃中畫素最低的EOS R,只有3030萬畫素,相對於其他廠牌都有4000萬畫素以上的解析度來說,各位在做參考時是需要將畫素考量進去的。
 
 
Nikkor Z 24-70mm f/2.8 S

作為Nikon第一款全幅無反鏡皇,Nikon的Z接環產品對比F接環幾乎是碾壓的表現。這顆鏡頭在當時測試的時候銳利度相當令我們驚訝,從中央一路銳到最邊角。而且搭載了目前依然相當少見的液晶螢幕,其他產品在對焦時都是看機身LCD,這顆我是要看鏡頭上的顯示器,而顯示的內容也可以在光圈/對焦距離之間作更改。
 
與Canon不同,Nikon 24-70mm f/2.8 S的控制環座落在接環附近,同時側面還搭載了Fn快捷鍵,是本次測試中功能最多元化的產品。
 
 
● Panasonic Lumix S Pro 24-70mm f/2.8

Panasonic S1/S1R/S1H系列是P家首款全片幅的相機產品,這三台相機我們有相當好的評價,同時Panasonic有Leica與Sigma的傾力合作,打造了一款做工紮實的24-70mm f/2.8。這顆鏡頭沒有側面按鈕,所以AF/MF切換是做成有一些old school的推拉式,習慣的話很直覺,但像小編不習慣的話會根本忘了處於MF模式而完全搞不懂為何相機不會AF。同時這顆鏡頭也是六個產品中最大的,手感實在,一如S1/S1R/S1H這些機身一樣,信賴感也相當棒。
 
這也是六個產品中唯一一個我們沒有寫過單篇評測的產品,這次我們可以來看看它的表現到底在各家廠商中有如何的成果。
 
 
Sigma ART 24-70mm f/2.8 DG DN

這顆Sigma 24-70mm f/2.8 DN DG應該算是擁有Sony機身的朋友都會有興趣的產品,一來這顆鏡頭表現相當好,然後第二重點是它的價格大約是GM鏡的一半,所以很多在意畫質但預算不充裕的攝影師可能會把念頭從GM轉到這顆。CP值就是它的最大亮點。
 
 
Sony FE 24-70mm f/2.8 GM

在上次我們寫2470集評的時候,Sony的2470GM還算是新產品,但時隔三年,2470GM已經是最老的鏡頭了!雖然相機的鏡頭算是在3C產品中更新速度很慢的,不過我們正在歷經一個相機的重大轉折期,Sony開了全幅無反的第一槍,而三年之內Canon、Nikon與其他廠商也全速跟進,所以這顆24-70mm f/2.8GM現在是這六顆鏡頭中最老的,也是唯一的一顆兩篇集評文章裡都有的鏡頭。
 
G-Master系列作為Sony最高畫質的鏡頭,內建了極限非球面鏡片XA,可以確保有漂亮平順的散景。在畫質上不僅可以通過A7RIII 4240萬畫素的考驗,就算是6100萬畫素的A7RIV也沒問題。在上次的集評中有非常亮眼的成績。但這次面對其他五家全部都是新品,2470GM是否挺得過挑戰呢?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Model A036)

咦?不是說這次是24-70mm f/2.8的集評嗎?小編你怎麼放了一個28-75mm進來?我知道24與28mm有明顯的差異,但這顆鏡頭的熱銷實在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因為它同時具備了標準焦段28-75mm,同時還有恆定光圈f/2.8,但更重要更重要的,是它遠輕於另外五顆的550g重量。
 
我知道很多人買了Sony A7III同時也入手了這顆,但我更想知道Tamron到底有多大能耐,所以我們這次就把它列到24-70mm集評中一起比較,每一個測試內容你都可以發現焦段有明顯的不同。這也可以讓對A036感受一下24/28mm與70/75mm的差異。
 
 
品牌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接環 RF Z L FE
使用機身  EOS R  Z7 S1R A7RIII
機身畫素 3030萬 4570萬 4730萬 4240萬
焦距 24-70mm 28-75mm
光圈範圍 f/2.8-22
鏡片結構 15群
21枚
15群
17枚
16群
18枚
15群
19枚
13群
18枚
12群
15枚
特殊鏡片 ASPHx3
UDx3
ASPHx2
EDx2
ASPHx3
UHRx1
EDx4
FLDx6
SLDx2
ASPHx3
XASPHx1
SEDx1
EDx1
MASPHx1
HASPHx2
LDx1
XLDx1
光圈葉片 9 9 11 11 9 9
近焦距離 21cm 38cm 37cm 18cm 38cm 19cm
放大倍率 0.3x 0.22x 0.25x 0.34x 0.24x 0.34x
馬達規格 微型
超音波
步進式 線性+
步進式
步進式 直驅
超音波
步進式
MF切換 切換鈕 切換鈕 推拉 切換鈕 切換鈕
廣角鎖定
控制環
手震補償 5級
防滴防塵
濾鏡口徑 82mm 67mm
鏡頭直徑 8.9cm 8.9cm
9.1cm
8.8cm 8.8cm 7.3cm
鏡頭長度 12.6cm 12.6cm  14cm 12.3cm 13.6cm 11.7cm
重量 900g 805g 935g 835g 886g 550g
加相機
總重量
1,560g 1,480g 1,833g 1,492g 1,543g 1,207g
 
 
需要請各位特別注意的地方是,這次使用4台機身,但四台機身的畫素都不相同,所以銳利度的就會有差距,除了使用Sony機身的三顆鏡頭是可以拿來做比較的以外,其餘的比較是不具科學上的意義的。請各位必須要將相機解析度的差異列入考量。
 
 
● 對焦速度
 
測試對焦速度的時候,全部都是對焦在相同距離的物體上,三個玩偶每個都是距離60公分,而相機距離第一個玩偶是40-50公分左右。對焦點的尺寸設定是最小,但不是pin point的那種精細對焦,因為那種設定可能會降低對焦速度。
 
對焦的頻率我是聽節拍器,以每分鐘50下的節奏去對焦,確保每一台相機都能有相似的對焦節奏。對焦的順序也完全相同,先對三個玩偶由近到遠,再到無限遠各三個循環;然後最近的玩偶與無限遠各三個循環。
 
比較特別的是Panasonic,其他五顆鏡頭都是使用HDMI轉出相機的影片,但Panasonic的機身使用HDMI轉出時,會明顯的降低對焦速度,所以Panasonic的部分我是使用手機錄製觀景窗拍攝,確保這些都是各位在真實拍攝時的表現。
 
 
▶ 廣角端對焦速度:
 
Canon Nikon Panasonic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Sigma Sony Tamron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廣角端雖然比較不明顯,但如果要以小編觀察來說的話,速度比較的順序會是:
Canon>Sony>Nikon>Sigma>Tamron。但Panasonic在近的物體上根本沒有反應。
 
Panasonic根本沒辦法對焦在近的物體!我已經確認過了,這個距離都超過每一顆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但是在對焦在背景而且較為明顯、前景小且模糊時,Panasonic S1R搭配24-70mm f/2.8 Pro是幾乎無法使用單點自動對焦來完成合焦。雖然我在非常多文章裡面提到過,這是無反相機相當常見的例子,只不過這次在這個環境下,Canon、Nikon、Sony都沒有這些問題,但Panasonic在這裡吃了鱉。會有這種狀況,一方面我覺得跟對焦尺寸有關係,如果我選擇更小的對焦點應該可以解決,例如Pin Point,另外一個方法是對焦在更大但距離相近的物體上,例如小玩偶下方的欄杆。這是可以解決的,但我們必須要在相同的條件下做集評,所以必須以這樣的方式呈現。
 
 
▶ 望遠端對焦速度:
 
Canon Nikon Panasonic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Sigma Sony Tamron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小編感受:Canon>Panasonic>Sony>Nikon>Sigma>Tamron
 
基本上我們覺得速度最快,無懸念的是Canon,它的速度是瞬間就到,而且是到了就到了,沒有一丁點像是在做前後檢查,真的是最高水準的快;Panasonic也很快,我想這個速度與Canon很相近,不過它會「彈一下」,其實這應該就是在做合焦前後檢查的證明,不過因為速度非常快就像是每次對焦時畫面彈了一下。
 
然後只要是Sony機身的三顆鏡頭,你都能夠明顯注意到鏡頭有做前後檢查,只是三顆鏡頭的速度各有不同。Sony最快,Sigma就稍慢了一些,Tamron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對焦之呼吸」。
 
然後Nikon對焦在最近的物體時有些困難,可以合焦,但會有些遲疑。對焦速度則是中等。
 
 
● 銳利度
 
銳利度可能是大家最關心,但也是最有爭議的一部分。雖然鏡頭的銳利度與相機的畫素數量無關,但就不是在同一個標準上比較。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像我們上次一樣,所有鏡頭全部放在同一台機身上做比較,不過上次是有反光鏡的鏡頭搭配無反光鏡機身可以轉接,而當時Sony周邊廠商推出的轉接環也夠多才能這樣做。但這次是無反鏡頭裝無反機身,就會出現不能接的問題。
 
長法蘭距的鏡頭可以接在短法蘭距的機身上,因為中間裝個轉接環拉長距離就可以了;但短法蘭距的鏡頭沒法裝在長法蘭距的機身上,因為不管你裝了什麼,鏡頭的光線都沒辦法集中在感光元件上。
 
鏡頭廠牌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機身 EOS R Z7 S1R A7RIII
法蘭距 20mm 16mm 20mm 18mm
畫素數量 3030萬 4570萬 4730萬 4240萬
 
根據各家機身的法蘭距表,Nikon Z系列僅有16mm,理論上每家都可以裝,但目前很少有Nikon Z系列轉接其他家鏡頭的轉接環,所以實務上是沒辦法達成的。我們覺得不如就讓網友自己去判斷吧。
 
 
以下銳利度的測試部分分成廣角端與望遠端。光圈與ISO值都一樣,但我設定曝光補償為+0.3EV。然後廣角端我就直接裁切360x480,而且是中央與邊角的部分。左邊圖是中央、右邊圖是邊角。
 
 
▶ 廣角端:
 
f/2.8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f/8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f/16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通常這種比較f/2.8最大光圈時最重要,因為f/8縮光圈時,哪一顆鏡頭不銳利呢?而且中央一定是最銳利的,所以直接看f/2.8的邊角是最嚴苛的選擇。
 
Sony在廣角端光圈全開時的邊角銳利非常,我想很明顯的贏過其他任何一家廠商的表現。而旁邊相同畫素拍攝的Sigma其實也很接近。Panasonic畫面比較大但看起來稍微模糊了一些。
 
再來看f/2.8與f/8的差異,Canon的f/2.8與f/8其實差距很小,但我想可能也因為跟EOS R的畫素只有3030萬畫素有關,可能畫素不夠多導致你看不出來,或者是它本來表現就很好。Panasonic與Tamron的光圈全開與縮光圈的差距就滿明顯的。Sigma與Nikon的不同光圈銳利度差距在伯仲之間。
 
 
 
我們來看望遠端,有時觀察一顆鏡頭的MTF圖,在望遠端全開光圈時的邊角會是畫質最差的地方。以下的圖是左邊是中央,右邊是邊角
 
▶ 望遠端:
 
f/2.8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f/8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f/16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想看銳利度,注意兩個地方,一是畫面中的樹葉,二是看中央裁切的紅磚牆。
 
Sigma的中央很強!我想可以說贏過所有產品,它的樹枝非常清楚,而且幾乎可以清楚地看到枝葉交錯的紋理,磚牆的部分也是一格一格的清清楚楚!
 
而Sony與Tamron在望遠端光圈全開時,整個畫面會變的稍微有點模糊。但Sony縮光圈之後就幾乎與Sigma縮光圈相同。
 
Canon、Nikon與Panasonic光圈全開與縮光圈表現幾乎相同。我覺得單就自己的機身來看表現非常好。
 
 
 
● 人像
 
測試人像通常是用來測試機身,你很難光從用不同鏡頭拍攝人像就看得出來哪些鏡頭的表現優與劣,更何況還要加入不同機身的這個非常明顯的變因。我想這部分最多就是看看散景跟顏色而已。但我們拍人像那天正在下雨,所以...人像的部分請各位當福利社看一下。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各位可以發現,就算光線條件完全相同、拍攝數值完全相同、色彩全部都設定標準、色溫也設定一樣的K值,拍出來的顏色也會完全不一樣。就連亮度都會有差,這牽扯到機身的設定,可能本來相同拍攝數值不同機身亮度就不同、可能鏡頭的透光率也不一樣、鏡片的鍍膜也很有可能會影響顏色。
 
各位可以從模特兒皮膚的顏色、頭髮的顏色,以及背景灰牆的顏色來比較差異。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不過就我這次的橫向比較,我發現Canon組合拍出來的會稍微亮一點點,但Panaosnic的是很明顯的會暗0.3-0.7EV左右。但整體來說,我依然覺得很難用不同機身搭配不同鏡頭來做比較,其實這部份是不夠具備科學精神的。
 
 
● 散景
 
其實散景的部分也是非常難測試的,因為鏡頭的散景不是固定都長一樣,它會因為前景與背景的距離不同而有不同散景表現,而且如果是對焦在背景,前景的散景表現可能完全不同。鏡頭設計師在規劃時可能會預想一個有最漂亮散景的距離,但他沒辦法保證一顆鏡頭從最近到最遠對焦距離都一定會有最漂亮的散景。所以我要怎麼去抓這個距離變成一個可能會顧此失彼的局面。如果認真要測,就是要測試多個距離,可能1, 2, 3米的背景與前景,但那會讓文章太冗長,所以我們就隨意抓個1.5米的70mm f/2.8來比較。
 
散景的部分,我距離同一個物體大約是1.5公尺,然後以光圈全開的方式去比較各鏡頭/機身搭配所呈現的結果。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拍攝所有照片時我都是站在完全相同的位置。但我覺得真的很難看得出來差別,就算是點開大圖來看也是一樣,各位有辦法從上面的照片組中看出差異嗎?
 
 
● 紫邊
 
紫邊就是鏡頭的色散,在遇到強光的時候會特別容易看得出來。不過現代相機都已經有機身內做色散校正的功能,我們這次不看鏡頭校正前的原生表現,因為相機的廠牌不同這樣比較也沒太大意義,不如我們就全部把鏡頭色散校正打開吧!雖然這很有可能根本不會有色散就是了。
 
但Nikon機身內沒有色散校正你可能會說不公平,誒~但你怎麼知道Nikon機身內沒有校正呢?所以能開的就全開吧!沒做這個設定的代表這就是廠商想要給你的體驗。我們就針對廣角端的色散來比較差異。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如果不裁切的話大家的表現都很好。這很正常,因為這些都可以算是高階鏡頭,而且光圈也不會真的到很大,我覺得不裁切有這樣的表現滿合理。我們來看看裁切後的表現。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所有鏡頭的都可以說幾乎沒有,我覺得這個部分就是大家都很厲害,扣掉不同時間拍攝或可能會有雲經過的誤差,我覺得所有的鏡頭都有極為相同的表現。不過就算沒有機身校正的話,紫邊在後製裡真的是一個非常好處理的東西。 
 
同樣的校正問題其實在等一下的變形也有,但變形就比較複雜一點,我們等一下再談。
 
 
● 耀光與鬼影
 
在強光進入鏡頭時,因為大量的光線進入,會導致光線在鏡片之間折射與反射,進而讓畫面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色斑與色塊。甚至相機的感光元件本身也會反射光線到鏡頭。所以廠商會把消除反射的材料蒸鍍在鏡片表面,這樣光線就會以直線進入鏡片,藉此減少耀光與鬼影的產生。
 
測試時四台相機、六顆鏡頭都使用相同的拍攝數值:ISO800 f/8 4s,色溫與其他設定皆完全相同。我們在一個幾乎是全黑的環境下拍攝,我用燈架卡了一支手電筒。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耀光與鬼影的部分,小編覺得在這個環境下是Canon最明顯,Tamron反倒在這裡有相當好的表現。Sigma與Nikon則是在伯仲之間。
 
不過各個鏡頭可能對於不同角度來的光線,所處理耀光與鬼影的程度並不相同,所以這個部分只能反映在這個角度下的表現。可能跟實際拍攝時所獲得的成果會有所落差。
 
 
● 口徑蝕
 
雖然這通常是大光圈鏡頭才會在意的部分,不過當你用24-70mm f/2.8在晚上拍的散景,依然可能會有口徑蝕出現。
 
口徑蝕是什麼?

照片來自Nikkor Z 58mm f/0.95 S評測文章
 
上圖畫面四周呈現貓眼型的,就是所謂的口徑蝕,理論上光點應該是呈現圓形的狀態,但
 

▲口徑蝕的成因,光圈全開時,從側面進入的光線無法形成圓形,只能以貓眼形呈現。
 

▲縮光圈之後口徑蝕不明顯,因為光圈葉片限制了光進入的形狀。
 
 
我們總共拍攝四組,分別是廣角端搭配最近對焦距離、廣角端+對焦在1m處;望遠端搭配最近對焦距離、望遠端+對焦在1m處。
 
▶ 廣角端,對焦在最近對焦距離處: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在這個情況下,其實口徑蝕都不明顯,因為f/2.8的光圈都不算大;在廣角端時從側面進入的光線大多都能夠以接近圓形的形狀進入。
 
另外,這組照片拍完你就可以發現,雖然每顆鏡頭都是24-70mm左右,搭配f/2.8的光圈,但拍出來的結果卻很不一樣。我想請各位回顧一下這幾顆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與放大倍率,因為這些數據會直接影響到光點的大小。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最近對焦距離 21cm 38cm 37cm 18cm 38cm 19cm
放大倍率 0.3x 0.22x 0.25x 0.34x 0.24x 0.34x
 
請各位注意Sigma與Tamron的放大倍率,還有它們的最近對焦距離,等一下總共有四組照片,結果會相當不同於其他產品。
 
當我使用廣角端24mm或28mm時,所有的鏡頭都對焦在最近對焦距離,有的是38cm、有的只有18cmm,你可以發現只要是對焦距離能夠越近,或者是放大倍率越大的,這個光點的散景就會佔越大面積,例如Sigma與Tamron的光點就非常大;相反的,Nikon、Panasonic、Sony就相對小了許多。
 
好接下來我們要把標準拉到一致,所有的鏡頭都對焦在1m的位置:
 
 
▶ 廣角端,對焦在1m處: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這個部分就真的很難看出口徑蝕,光點太小了根本看不出來差別。
 
在這種條件下,Sigma反而變成光點最不明顯的一個。其他品牌的散景模糊程度差不多。
 
不過我想請各位注意光點的「形狀」,雖然這個部分不明顯,不過你應該可以稍微注意到Canon與Tamron的光點是呈現外圈比中間明顯,有點像是甜甜圈形狀的散景。
 
 
▶ 望遠端,對焦在最近對焦距離: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把鏡頭拉到望遠端,同時是最近對焦距離,這時光點的大小差異就沒有廣角端來得那麼明顯。
 
我們認為這組口徑蝕最明顯的是Nikon,就算是偏向中央的光點都是呈現貓眼型。不過多數的光點都不是正圓形,例如Sony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光圈全開,光點的邊緣依然有稜角出現。而唯一能夠呈現正圓形,或者是說邊緣最平順的是Panasonic。
 
 
▶ 望遠端,對焦在1m處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這個部分依然是Nikon的口徑蝕最明顯。其實不只這次的Nikon最明顯,上一次的24-70mm大亂鬥中,也一樣是Nikon在這個部分最突出。
 
另外我想特別提一件事情,就是前面我們提到的甜甜圈散景,在這組的Tamron鏡頭中最為明顯。其實這種光點的周圍亮但中心暗的散景會被稱作「二線性散景」,過去在攝影界被認為是一種缺陷,因為它太搶戲,容易讓主體不夠突出。「好的散景」應該是中央到邊緣都是光線一致,甚至有鏡頭刻意做中間亮,然後逐漸從四周散去。但我認為,好不好看,一直都是你說了算,我不會認為散景的二線性有其好壞,端看個人喜好而已。
 
 
● 邊角失光
 
邊角失光又常被俗稱作暗角,但小編認為那比較像是某些原因讓畫面的邊角全黑的情況,例如鏡頭前過長的濾鏡或裝上不正確的遮光罩導致。我們這裡要看邊角失光,是因為鏡頭的設計導致畫面中央比邊緣亮的狀況。
 
邊角失光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叫做自然亮度衰減,這與鏡頭無關所以在這裡不討論;第二是機械邊緣失光,這就是我前面提到被某些東西擋住導致邊緣全黑的暗角;第三就是光學邊緣失光,就是我們要討論,而且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邊角失光。
 
要解釋,就要拿前面口徑蝕的圖來用,因為邊角失光跟口徑蝕很有關係。
 

光線進入鏡頭的孔我們稱為入瞳孔。如果你從鏡頭的正面看,入瞳孔一定是一個完整的圓。但如果你像上圖一樣從側面看,那麼入瞳孔就是貓眼型,而這個貓眼型的面積一定比圓形小,面積小的意思就代表同樣時間內進入光線的量會比較少——就是比較暗。
 
這也就是為什麼畫面邊緣的亮度會比鏡頭中央來得暗的原因。但如果你收光圈,讓這個入瞳孔縮小,導致光線從鏡頭正面或側面進入都不會明顯影響入瞳孔的大小,那麼就可以達到畫面中央與邊緣相同亮度的目的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縮光圈可以減少邊角失光的原因。
 
過去如果是單篇評測,我們會看一顆鏡頭廣角端與望遠端,而且從光圈全開到縮三級光圈的差異。不過這篇是集評,我們只看廣角端與望遠端光圈全開的差異。另外,機身全部都有開邊角失光校正,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要攝影師不開這個功能,而如果要消除的話,邊角失光好處理,後製也可以輕易達成。 
 
拍攝時我在相機的左右兩側各架一盞燈,5000K,然後兩台相機設定相同的色溫與拍攝數值。
 
● 廣角端f/2.8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邊角失光最明顯的大概就是Nikon與Sigma,Canon、Sony與Tamron算輕微,而Panasonic幾乎不可見。但這就代表這顆鏡頭真的沒有邊角失光嗎?不一定,但你可以拿前面的口徑蝕作為參考,不過也有可能是Panasonic機身的邊角失光修正的特別好也說不一定。
 
 
● 望遠端f/2.8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望遠端的部分Canon、Pansonic與Sony就幾乎不可見邊角失光,Sigma與Tamron算輕微,Nikon則可以說明顯。但我們還是要再次強調,機身的處理對於邊角失光的呈現可能有很大的影響,但無論如何,在後製上這都算好處理。
 
 
● 變形
 
鏡頭的變形算是少數無法靠縮光圈來解決的一種像差,因為它的成因是來自於光圈的位置,而非光圈的大小。我們在此不討論變形成因的計算,但我們必須知道變形是放大倍率不同導致。
 
通常是廣角鏡頭時,畫面中央的放大倍率會比邊緣大,所以你拍一個畫面裡線條重複且相同的圖案時,你會發現中央區域的圖案比較大而邊緣較小,導致整個畫面看起來有一種中央凸出來的感覺,這就叫做桶狀變形。而望遠鏡頭時則相反,畫面邊緣的放大倍率會比中央部分來得大,所以整個畫面看起來會凹陷,我們稱這個叫做枕狀變形。
 
這兩種變形通常會在變焦鏡出現,而且通常變焦倍率越大就越明顯。24-70mm不算是高倍變焦鏡頭,但廣角端與望遠端通常還是稍微看得出來有變形存在。為了不要讓邊角失光影響判斷,所以這裡我將光圈縮到f/5.6。
 
雖然相機的機身內多半有變形校正,但變形校正通常無法修正到完美,只能部分修正而已。再來如果後製的話,軟體也不一定有那個鏡頭的校正檔案,而且軟體也不一定會支援該相機的RAW檔校正,我想拍過室內空間或建築的人一定知道這點。而且相對色散與暗角來說,鏡頭的變形並不一個非常好修正的東西,因為變形不一定是中間最多然後向外均勻的分散到邊緣,它有可能是到某一個點突然變平緩。所以很多時候攝影師是要自己動手去修正,有的時候是用真的很土炮的方式,直接用Photoshop的任意變形去拉動照片,不過這卻意外的很直接而且有效。
 
這裡我們比較廣角端與望遠端,同時也比較修正後與修正前。但Panasonic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它沒有修正的選項,咱們就當作它是有修正好了。
 
 
▶ 廣角端已修正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抱歉鏡頭擺得有一點點斜)
 
來我要先請各位想想,為什麼Panasonic的24mm端會比其他的鏡頭來得少很多?通常如果鏡頭要做變形校正,軟體會去拉動照片邊緣的部分,把它往外擴從曲線變成直線,但相對來說整張照片就會像是稍微變焦被放大了,原本的24mm大概就像變成了26mm。雖然每個感光原件與鏡頭搭配能視角都會有一點點差異,但官方的規格來說,這幾顆鏡頭的廣角端都是84°,所以答案很明顯,就是Panasonic有修正裁切,但選單裡面沒有告訴你。
 
這部分坦白說,嗯嗯~大家都做得很好。不過我怎麼覺得我在比的是機身的性能啊?我們來看鏡頭的原本表現:
 
 
▶ 廣角端未修正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Panasonic是根本沒有修正的選項,所以就給各位一張白紙。
 
在關閉變形修正的情況下,鏡頭的表現差異就很明顯了。Canon的變形最緩和,其次是Sony,Sigma跟Nikon非常相似,但Nikon在最邊緣的那條線上還是更彎了一點,但各位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在這兩家的鏡頭上,桶狀變形是一直到邊緣的粗線上停止,在這個範圍外瞬間緩和,而不是從中央最明顯慢慢的減緩到最邊緣。
 
至於Tamron我無法比較,因為24mm與28mm的差異實在太大了,各位可以參考看看就好。
 
▶ 望遠端已修正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maorn
有自動變形修正就像變魔術一樣,直線是直線。
 
 
▶ 望遠端未修正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望遠端的部分依然是Canon拔得頭籌,第二名是Sigma,再來依序是Sony與Nikon。
 
 
● 星芒
 
星芒是光線通過鏡頭的光圈葉片產生繞射現象的衍伸出來的東西,通常如果鏡頭內是偶數x片光圈葉片,就會產生x條星芒,但如果是奇數y片光圈葉片,就會產生2y條光圈葉片
 
而這裡我們會看星芒的形狀與分佈規則,它會直接反應光圈葉片的形狀與排列。如果分佈是規則的代表光圈的葉片開口是等距的,而星芒形狀的尖細或發散,其實是代表光圈開口每一片葉片的夾角是銳利還是平滑。但其實光點的形狀也會影響星芒的形狀,所以變因其實還滿多的。
 
等距的葉片
非等距的葉片
多數人應該很少會注意到鏡頭內的光圈形狀。其實光圈葉片收合時不一定會呈現等距多角形,而這會很直接的影響星芒的形狀。而各個葉片的切角也會影響星芒的收斂與發散。
 
 
以下拍攝環境與耀光與鬼影那組相似,但我更改了了手電筒的角度,我把它移到相機的斜前方,並且讓光源刻意歪掉、不要直射到鏡頭內,為的是減少過度的耀光與鬼影,來讓各位能夠更清楚的辨識星芒,同時歪掉也代表讓光點更小,產生的星芒會更明顯。
 
所有組合都是以24/28mm ISO1600 f/22 30s的數值來曝光,確保接受到的光量相同。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星芒並不能判斷一顆鏡頭的好壞,但的確有主觀美感的差異。我認為Canon的星芒分布平均而尖細,相當美。而Nikon是分佈平均但星芒的形狀有的收斂、有的發散。Sony的星芒腳最短,但我想它有受到耀光與鬼影影響,所以星芒的支數不太容易判別。
 
我們把觀察結果整理如下表: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光圈葉片 9片 9片 11片 11片 9片 9片
星芒支數 18 18 不確定 22 不確定 18
星芒形狀 尖細 尖細/發散 尖細 發散 尖細 尖細
規則分佈
 
 
● 呼吸現象
 
呼吸現象是相機在轉動對焦環時,鏡頭的焦距也會一起改變的現象。也就是說雖然沒有變焦,但轉動對焦環也會讓畫面放大或縮小,一般對於拍照用的鏡頭來說呼吸現象並不是很重要,但如果有影片拍攝的需求,攝影師就會特別注意呼吸現象。
 
最好的狀況是沒有呼吸現象。攝影師或助理在轉動對焦環時,畫面的範圍完全不會更動,不會變大變小,散景也是很柔順的在原地從清楚變模糊。你或許會覺得這不是很正常嗎?對於看習慣電影或電視的我們,對焦時畫面不會動的確很正常,那是因為電影或廣播級的鏡頭都有修正呼吸現象。
 
這裡為了要讓呼吸現象明顯、不會受到模糊散景的干擾,所以光圈我直接縮到f/16,讓大家看清楚各個鏡頭在不同對焦距離下焦段的表現,我想你一定會很驚訝,鏡頭居然會因為轉動對焦環而有這麼明顯的視角差異。
 
Canon Nikon Panasonic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Sigma Sony Tamron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我想特別說明一下,Sigma的呼吸現象看起來非常怪,我知道,因為那是韌體的Bug,所以最近幾天他們推出新韌體做了修正。不過這篇文章的照片與影片都是在推出韌體前完成的,所以就沒辦法呈現正常的成果。如果你也有這顆鏡頭的話,請記得更新韌體。
 
好了,我知道樣這樣一個一個看很難比較,所以我將上面的影片截圖如下表:
 
 
▶ 廣角端:
無限遠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近距離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各位有發現Canon的呼吸效應很明顯嗎?它是變得非常廣,明顯超越其他鏡頭的廣度,我想可能已經超過24mm了。看畫面左方的建築就知道差異有多大。
 
表現最好的是Panasonic,呼吸效應相當輕微,其實是Nikon與Sony,Sigma與Tamron則是稍微明顯。
 
 
呼吸效應是會因為焦距不同而有差別的,所以我們來看看望遠端的表現:
 
▶ 望遠端:
無限遠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近距離
Canon
Nikon
Panasonic
Sigma
Sony
Tamron
-
-
-
 
剛剛廣角端Canon吊車尾對不對?在望遠端它是第一名,它的像會在原處直接變成散景,是相當完美的表現。Panasonic的表現也相當好,畫面看起來有移動,但像的大小沒有變。
 
Sigma與Sony的表現次之,算是中規中矩;而Nikon與Tamron則依然是呼吸效應最明顯的兩個產品。
 
 
 
● 總結
 
Canon RF 24-70mm f/2.8 IS USM 平均表現最佳

Canon新的RF 24-70mm f/2.8 IS USM,在多數指標的表現上都有中上的表現。
 
這顆鏡頭的對焦速度是六顆鏡頭之最,沒有一丁點拖泥帶水,對焦時你會完全感受不到對焦在做前後檢查,它就是一次到位的,速度非常快,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勝利。
 
Canon的銳利度部分小編不方便評論,因為本次使用的機身EOS R是所有機型中畫素最低的,所我沒有足夠的訊息來讓我跟其他的產品做橫向的比較。也希望Canon趕快推出超高畫素的機身。不過Canon RF2470表現出來的銳利度在f/2.8與f/8的表現都是極微小,我想也有相當的水準才是。
 
紫邊的部分,Canon的表現並沒有特別突出。不過鏡頭反射的鬼影光斑在這次環境中的比較算是比較明顯的。變形的部分,如果是關閉鏡頭變形修正的情況下,不論是桶狀或枕狀變形皆最少,這代表Canon的光學品質有目共睹。
 
另外一個Canon用戶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廣角端的呼吸效應是六顆鏡頭裡最明顯的,而且從無限遠到最近的情況下,鏡頭會有明顯超越24mm的廣度,這對於拍攝影片的人來說或許或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不過望遠端70mm的部分它的呼吸效應表現卻又是最好,就像是電影鏡頭一般的原地模糊。各位攝影師也必須了解到鏡頭的特性來搭配使用才是。
 
整體來說,我覺得Canon這顆鏡頭多是相當頂級的表現,雖然目前RF鏡頭的選擇不多,不論是原廠或副廠,但就24-70mm f/2.8鏡頭來說,我覺得它肯定是首選,同樣的接環未來我想也很難有鏡頭向它提出挑戰。Canon交出了一張相當漂亮的成績單。
 
 
Nikkor Z 24-70mm f/2.8 S Z接環的優質選擇

過去Nikon的兩代24-70mm f/2.8,兩顆鏡頭是900g與1,067g的重量,加上特別長的體積,很多人看到F接環的2470都會嚇一跳。但Nikon在Z接環推出之後真的有特別注意體積與重量,805g的這顆24-70mm f/2.8 S是五顆2470中重量最輕的產品。我覺得就手感來說Z7搭配這顆鏡頭是真的剛剛好。
 
對焦速度的部分坦白說,我不覺得特別快。算是中間偏上的水準,不過對焦速度這種東西在無反光鏡相機的世代裡,就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鏡頭,其實相機與鏡頭的搭配也必須考慮在內。小編個人認為未來Z7再做韌體更新,或者是有新機種出現時,或許還能夠把這顆Nikon 24-70mm f/2.8的對焦速度推到極致也說不一定。
 
銳利度的部分光圈全開與縮光圈,這顆鏡頭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個人覺得這種光圈全開的表現已經相當厲害,而其實這次的鏡頭中不少鏡頭都有這樣的水準。我想Nikon用戶在使用這顆鏡頭時,也完全可以放心地使用大光圈拍照。
 
其他部分Nikon也如同我們上次2470大亂鬥的F接環VR版本一樣,表現非常有特色,它的口徑蝕最為明顯,這也同時代表著它會有相對容易辨識的邊角失光。而在關閉變形校正的情況下,也會有較為明顯的桶狀變形。使用它的攝影師請把機身內的校正功能打開,那絕大多數在這次比較中的問題都能夠獲得解決。
 
小編個人滿喜歡Nikon還是想要照顧習慣看鏡頭對焦尺的使用者,因此他們在鏡頭上留下了數位顯示器,上頭可以顯示光圈、對焦距離,或者是焦段,我覺得這是一個滿實用的功能。鏡頭設計的手感也很棒。如果你是Nikon Z系列的用戶,我覺得這顆鏡頭依然是沒有什麼懸念的選擇。
 
 
● Panasonic Lumix S Pro 24-70mm f/2.8 對焦速度快 但也適合錄影

過去通常不會在這類大亂鬥中出現的Panasonic,在他們與Leica、Sigma合作之後跳出來了。他們家鏡頭的表現有點不太像我們過去熟悉的這幾家產品。
 
對焦速度的部分是僅次於Canon的神速,Panasonic的速度也非常快,但你是感覺得到鏡頭在做前後移動的對焦檢查,但這個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導致畫面看起來就像是會跳一下,相對來說Canon是根本無法察覺。在這次的評比中我認為Panasonic是僅次於Canon的表現,但依然是頂級的快速。
 
Panasonic的銳利度並沒有因為他是全幅市場的新手而有折扣,表現相當不錯,雖然廣角端的邊角,在光圈全開與縮光圈的差異稍微明顯,但因為S1R是本次集評中畫素最高的機種,所以我想如果把這個變因修正,其實這顆2470Pro也是非常前段班的表現。其實它的銳利度不算第一,但我覺得在S1R的4730萬畫素下也完全不成問題。
 
然後這顆鏡頭也有一些很特別的地方,它幾乎沒有口徑蝕,同時也代表它幾乎沒有邊角失光(不過它沒有關閉修正邊角失光的選項)。耀光與鬼影的表現也名列前茅。然後它的呼吸效應表現不論是在廣角端或望遠端都是水準以上,我覺得在設計這顆鏡頭的時候肯定有加重錄影這部分的考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部分,是S1R搭配這顆鏡頭,雖然是與其他機器使用完全相同的曝光數值拍照,但它獲得的照片就是會相對比較暗,大約減少0.3EV到0.7EV之間。然後這顆鏡頭也是本次測試中重量最重、直徑最寬、長度最長的鏡頭,機身加鏡頭也達到最重的1,833g。
 
然後題外話一下。我個人私心很喜歡S1R的Pin Point對焦,它是真的對焦在一個極小的十字線上,這點非常令人覺得可靠。坦白說,雖然我們各家全幅產品都用過而且已經熟悉到一個程度了,但Panasonic S1R的可靠性非常棒,例如它切換光圈/快門/感光度是零延遲,然後放大相片的速度也超快,我個人覺得如果你可以接受它的體積與重量,這真的是一台好機。
 
整體來說這也是我相當喜歡的一顆鏡頭,我想Panasonic會把鏡頭做的特別大顆肯定是有目的,而在光學表現上也的確有其突出的地方。
 
 
Sigma ART 24-70mm f/2.8 DG DN 銳利非常 高CP值之選

Sony的G-Master 24-70mm f/2.8在E接環頂峰站了4年的時間,終於有對手來踢館了。不少使用者應該都等這一顆鏡頭等了不少時間,而先前測試與這次比較他都沒有讓我們失望。
 
對焦速度的部分就比較普通,不能算特別快,以我們的經驗來說算是中等的對焦速度。
 
在銳利度表現上,我必須說它真的很強!望遠端的邊角銳利度,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它居然完全沒問題!你有看過f/2.8的邊角細節還是能夠根根分明的鏡頭嗎?它的銳利度是完全可以挑戰原廠G-Master的表現,但廣角端的銳利度就較為普通,與其他2470頂級鏡頭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我們依然非常欽佩Sigma可以用一半的價格做到這樣的水準,Respect!
 
這顆鏡頭擁有這次評比中最近的對焦距離,僅僅只有18公分,幾乎是要貼在物體上頭這樣近的距離,而放大倍率也有0.34x,真的可以當一顆小微距鏡了。也因為對焦距離比其他鏡頭更近,所以在廣角端時能夠產生比其他鏡頭更大的散景,不過當對焦在相同的距離時就與其他鏡頭差不多。
 
其他還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你是選擇不使用軟體變形修正的話,這顆鏡頭的桶狀變形會比較明顯,需要多花點心思去修正。另外它的呼吸效應不論在廣角端或望遠端都是可以明顯被發現的。在光圈全開時的邊角失光也需要留意,就算是開啟修正也可以發現。
 
我覺得這顆鏡頭的策略就是把成本都放到銳利度上,讓這個指標可以跟G-Master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然後其他表現就把重要性排後面,或者是用機身內建的數位修正去彌補,例如對焦速度、例如變形、呼吸效應或者是邊角失光都是。如果攝影師想要有整體最佳的表現,那可以選GM鏡,但你就是必須要花6萬的價格來讓各項表現都是水準以上或到頂;但Sigma就是給很在乎銳利度但其他指標不是很在乎的人使用,那你可以用幾乎是GM鏡一半的價格買到,相對來說非常超值。
 
整體來說這顆鏡頭依然是瑕不掩瑜,尤其是以原廠鏡頭價格的一半來說,能夠獲得這樣的銳利度表現,一定會有很多攝影師投入它的懷抱。
 
 
Sony FE 24-70mm f/2.8 GM 依然是E環專業用戶的首選

Sony全幅E接環出現的早,所以目前依然是支援最多轉接鏡頭的相機廠商,想要挑戰24-70mm f/2.8 GM的產品其實也不在少數。哪一個Sony的用戶沒有想要一親G-Master的芳澤呢?
 
Sony的對焦速度屬於前段班,但我覺得還是稍微輸Panasonic一點點,你可以感覺到鏡頭在合焦前在做來回的移動,那代表機身正在前後確認物體是正確的合焦,這個時間也相當短暫,速度還是滿快的。
 
Sony的廣角端邊角銳利度是最強的,這是一顆鏡頭的最邊緣,但它光圈全開時根本是跟f/8相同的水準,真的是很厲害。但望遠端光圈全開時反倒就會有一些模糊。
 
雖然這顆鏡頭搭載了eXterme Aspherical極限非球面鏡片,說有極精密的研磨技術,可以減少散景光點中的洋蔥圈現象,但我們其實還是可以從GM鏡頭的照片中看到這些洋蔥圈的存在,不過說真的,我不覺得那會影響到我對一張好照片的評價就是了。
 
Sony的表現就是每一項都是平均以上,它就是非常穩定,每一個項目都可以表現得很好,但又不是說可以到每一個都第一的程度,感覺起來就好像是有些"無聊"。雖然這樣講不好聽,但給專業用戶、會要求鏡頭表現攝影師使用的鏡頭,其實是不能太有特色的,專業的使用者需要的可能是穩定,也有可能是很快的對焦速度。但它不能是一項指標很厲害,另外一個就吊車尾這樣的表現,它必須是全部都要在水準以上,24-70mm f/2.8GM給我的就是這樣的感受。我想經過4年的使用者試煉,GM依然是經得起眾多使用者考驗的。
 
總結來說,我認為Sony E接環的專業用戶都值得擁有24-70mm f/2.8 GM,它依然是E接環標準大光圈鏡頭的聖杯,從實際拍攝來看就知道G-Master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Model A036)  輕巧與價格無敵

Tamron真的知道消費者要的是什麼!那就是「輕巧」與「便宜」!
 
其實你我都知道,24-70mm f/2.8這個焦段與光圈的鏡頭,不是一個談論CP值的場合,但Tamron他知道你想要恆定光圈f/2.8、他也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是專業攝影師、他們也當然知道這樣的鏡頭缺乏什麼。
 
我一直認為Tamron內部決定這顆鏡頭規格的方式,是在體積/重量、光圈、價格上先各畫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例如光圈必須是恆定f/2.8、重量不可以超過600公克、濾鏡口徑不可以超過72mm、價格不能超過30,000新台幣等等,然後再去刪減功能來達到這個目標,所以得出28-75mm f/2.8這樣的規格。
 
也因為如此,你可以發現這顆鏡頭如果跟其他產品放在同一個標準下比較,它的贏面並不多,例如它的對焦速度明顯的落後另外五顆鏡頭、呼吸效應也明顯、銳利度、口徑蝕、邊角失光等等指標表現普通。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根本沒有24mm。
 
但這重要嗎?如果24-70mm f/2.8的目標客群是頂尖攝影師,那另外五顆鏡頭的確打中對的地方。但Tamron A036的目標客群是專業攝影師以外的你跟我。當你連自己都會擔心會因為器材太重不想出門時,對焦速度做得再好也沒用;當一顆鏡頭買來只是為了拍攝家人與朋友,而不是用來賺錢時,其實銳利度、散景表現也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專業攝影師用拍照來賺錢,這終究是一個Business,買器材有時考慮的是要給客戶的畫質、能夠滿足客戶抓拍要求的對焦速度,但更重要的,器材是攝影師賺錢的工具,攝影師拍攝時考慮的除了滿足客戶的要求外,也要考慮到器材的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當收入能大於支出時,攝影師才能求個溫飽。而他們溫飽的前提就是要達到客戶的需求,所以他們需要專業的器材來更有效率的達成。Tamron知道你跟我都不是專業使用者,所以他推出了28-75mm f/2.8,讓你可以用規格上打了些折扣,但又可以接近專業攝影師的照片焦段與光圈,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帶得出門、你負擔得起。
 
所以如果我不是一個拍照用來賺錢的攝影師,那這顆鏡頭真的會是我的首選。我知道高對焦速度、低變形、色散什麼的都很吸引人,但在實務上,我想要一顆買得起、帶得出門的鏡頭。說再多次都不為過,我覺得Tamron A036的確打中多數消費者想要的點,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它是相對合理,而且CP值非常高的鏡頭。
 
 
 
 

 
本篇文章只是針對鏡頭的各項指標做分析,但其實如果要真的做橫向比較,其實還有一些偏誤在,畢竟並不是所有鏡頭都是使用相同的機身做比較,所以在科學性上還是打了一些折扣。雖然不同品牌、不同接環之間相互比較意義並不大,但本篇文章的目的只是讓各位看看各家鏡頭的表現給各位參考,希望各位可以從這些實測的照片中看到想要知道的指標,從而去選擇喜歡的鏡頭,甚至是整個系統。感謝各位賞文。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無反 24-70mm f/2.8 大集評的觀點,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是 小惡魔綠色版泡泡騷,共5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0年3月10日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者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人像攝影場地:七號盒子攝影棚
燈光助理:Jim, Ivan
 
模特兒:奇歐娜 Kiona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Tfec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