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今天終於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雷軍今早與米粉、創業團隊、投資者、港交所代表...等協助的相關人士,一起在港交所敲鑼開市,小米發行價為每股17港元,市值估值為543億美元。股票代號為1810.HK,這個代號為小米指定,代表小米成立的2010年,以及上市的2018年。一共有7000位小米員工持有小米股票或期權。一開盤後股價小幅下跌,16.6港元上下徘徊,不過小米對此表示,會以長遠發展經營公司,不會在意短期股市波動,對未來仍有信心。
小米選擇在香港掛牌的原因,與香港交易所開放「同股不同權」的交易模式有關,小米也是港交所在4/30開放同股不同權後,第一家以此模式申請上市的廠商。
由於申請上市的關係,我們也得以一窺小米這幾年來的成績,根據招股書及上市前夕,雷軍給員工的公開信裡揭露,小米在2017年營收為1146億人民幣,與2016年同比成長了67.5%,小米用7年的時間就達到營收超過千億人民幣的成績,且是由2016年的衰退中逆轉。
在2017年營收中,有70.3%來自手機,IoT及智慧生活消費產品佔20.5%,互聯網營收只佔8.6%,明顯還是偏重硬體。不過在今年第一季,互聯網營佔比上升到9.4%,小米認為,這證明他們在互聯網的業務能力。
對於上市後,小米也提出三項策略,保障小米未來成長。
一是儘快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
根據今年5月IDC的銷量報告,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手機出貨廠商。小米在2018年第一季手機出貨量為2760萬部,佔比8.2%,不過與2017年同期相比,出貨量提升了86.4%。小米認為,手機仍是個巨大的市場,小米可以在推進。
小米要追趕的對象是第三名的華為。在2018第一季,華為手機出貨量為3930萬部,佔比11.7%,對華為來說,這個成績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3.8%,也就是說對手一樣在進步。
小米的追兵是OPPO,IDC的同一份報告裡顯示他們2018第一季手機出貨量是2390萬部,佔比7.5%,不過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7.1%。
第二個策略是有計畫,有節奏的擴展品類。
去年小米IoT生活消費品的營收,比2016年增加了1100萬人民幣,提高2.4%,成為全球最大消費IoT平台,根據2018年3月底的數據,不含手機及筆電,小米已連接超過1億台設備。生活品類結合互聯網大有可為,小米認為還有很多千億級的市場可以推進獲得成長。(現在手機的品類已經夠多到記不清楚了...@@...)
第三個策略則是擴大國際市場。
2018年第一季,小米國際市場業務佔全部收入的36%,小米訂下的目標未來要提高國際營收佔全部收入一半以上。
手機在全球已經進入70多個市場,並在印度取得第一,在15個國家名列前茅,小米認為他們的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商業模式,具有普遍性,可以在全球快速複製。
在數字成績之外,小米也提到了感性的目標。
雷軍希望在100年後大家評價小米時,關注的不是他們賣了多少設備,得到多少利潤,而是小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用戶做朋友,實現了商業價值,也實現了用戶價值。
在上市儀式最後的敲鑼橋段裡,小米邀請了從一開始就加入的米粉代表洪駿一起上台。(米粉對小米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塊啊)
在上市致詞裡雷軍也提到:在推出第一個產品MIUI之後,只有100個用戶,到現在MIUI擁有大約190百萬月活躍用戶(2018年3月),沒有用戶,就沒有今天的小米,8年前一個瘋狂的想法,想用互聯網來做手機,但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個想法,幸好在開業第一天,還有13位伙伴加入,他們至今也都在現場。
最近正值中美貿易戰之際,,感謝10多萬投資者,包括李嘉誠、馬雲、馬化騰..等,以真金白銀的方式支持小米,儘管大勢不好,但仍相信小米脫穎而出,小米上市開始交易,對小米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雷軍也對港交所開放同股不同權表示感謝,他提到,小米是互聯網公司,第一天開始就設置了同股不同權的制度,如果沒有香港資本市場的創新,小米很難有機會在香港掛牌上市,雷軍也相信香港股市會因為這項改變,贏來更多優質公司加入。
在敲鑼前的香檳敬酒儀式裡,雷軍和創始團隊林斌、洪鋒、王川...等一起敬酒,8年前一起喝小米酒的時候,不知道心裡有沒有此刻一起喝香檳的畫面呢。
*同股不同權: 相對於同股同權的意思是有多少股,就有多少投票權,同股不同權就是有多少股,不一定代表有多少投票權。 對創業公司來說,創始團隊的持股可能不會大過後來的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若以同股同權上市,創始團隊對公司的走向雖然有其規劃、裡面跟堅持,但可能會因為持股比例少,而失去對公司的掌控權,因此同股不權,對創業型公司是比較好的選擇。 |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uhMay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