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兩年前,我在歐洲第一次試駕剛發表的BMW X1(F48世代),當時的感覺如果要具體形容,不禁回想起N年前我剛結婚的那一天,那是個從大男孩轉變成顧家男人的心路歷程;確實如此,本世代X1不僅從後輪驅動為主的結構改用前驅化UKL底盤平台,整體造型也更像一輛小型SUV,內部空間變大實用性也增加,雖然操控樂趣可能不再像前代X1那種偏向掀背鋼砲的快意,但整體而言新一代X1更為成熟,也更適合於家庭使用。
這次試駕主角其實是與X1頗有淵源的X2(原廠代號F39),BMW在去年底率先公布實際樣貌的照片,並在今年一月舉辦的北美車展正式發表,但在去年底的台北車展中,X2就已經悄悄出現在VIP賞車室中,受限於當時X2尚未進行全球公開發表(就是前面提到的北美車展展出),所以台北車展的X2只能用眼睛欣賞而無法拍攝照片,當時我也曾進入賞車室近距離研究了一下X2,就發現車內已經貼上部分標示與車型認證貼紙,代表X2距離國內上市時間並不久,而現在我們也可確定,X2即將於2月7日正式在國內發表,初期推出前驅設定的sDrive 20i車款,總代理本回引進新車的效率十分迅速。
而在新車上市之前,我們獲得原廠的邀請前往葡萄牙參加全球媒體試駕活動,這次不僅能近距離欣賞,還可進一步實際試駕體驗本車的各項表現。在正式進入試車章節前,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X2的車型配置;動力方面,X2剛發表時同時公布具有sDrive20i、xDrive20d與xDrive25d共三款車型,其中唯一的汽油車型為搭載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的sDrive20i,也是台灣首批販售的車型;而我們這次在葡萄牙試駕的車型為搭載2.0升柴油引擎、四輪驅動的xDrive20d車型,此款動力配置則在總代理的評估引進名單中。此外,原廠也將陸續為X2新增動力與驅動選項,包括sDrive18d、xDrive18d、sDrive18i與xDrive20i。
原廠也分別針對外型與內裝風格推出「M Sport」與「M Sport X」兩款套件,從上圖可以看到基本版本與套件版本的外型差異,簡單區分就是基本版採用標配17吋鋁圈,車側護板與輪拱皆為無烤漆式樣,而M Sport與M Sport X車型皆更換運動感更強烈的前保桿,標配輪圈從19吋起跳,其中M Sport的車側與輪拱採用車身同色,M Sport X則採用霧銀色車側護板與前氣壩,增添越野粗獷風格。
內裝材質也依不同套件而有所區別,基本版採用一般的布座椅,M Sport為Dokata皮革座椅,M Sport X則採用透氣織布與Alcantara皮革混搭的材質。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我們抵達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參加BMW舉辦的全球媒體試駕活動,剛出機場一坐上接駁車,就看到原廠已經準備好產品簡報影片,怎麼覺得有種特務出任務的感覺?(等一下該不會自動銷毀吧?)
冬天的里斯本並非旅遊旺季,不過氣溫差不多在攝氏10度上下,雖然稍涼但屬於相當舒服的天氣,趁著一早路上沒什麼人車,先用散步的方式去附近熟悉一下環境。
走到一個小山坡,路上竟然一個人都沒有,空氣中只剩下我的腳步跟呼吸聲。(這不是活屍電影的鋪陳嗎?)
再往山上走,來到本地相當著名的景點「里斯本主教座堂(Santa Maria Maior de Lisboa)」 ,屬於里斯本歷史最悠久的教堂,興建於西元1147年,至今將近千年的歲月,不過也因多次天災而損毀,後來陸續整修興建,建築風格融合哥德式、巴洛克與羅曼式。
這間設有旋轉木馬的店面,其實是里斯本很有名的「特產店」,臨海的里斯本漁獲豐富,早期的魚罐頭業十分發達,而市區內除了不少罐頭老店,也有像這家裝潢很像遊樂園的店面,特色就是罐頭包裝都以年份區別,所以可以買到跟自己生日年份相同的罐頭,也可當成紀念。
除了包裝標示年份以外(但內容物並不是該年生產的),還會註記該年份出生的名人有哪些,跟我同年出生的竟是知名摩托車賽冠軍與有名的女歌手。(應該不難猜是哪一年吧?)
說到葡萄牙很多人會想到葡式蛋塔,但其實還有更多琳瑯滿目的糕點!走在里斯本街頭就能發現糕餅甜點店林立,除了觀光客之外,許多當地人也常光顧, 點杯咖啡、配個甜點,成了紓壓的小確幸。
試車前一晚,原廠先以餐會方式同時進行產品簡報,依照約定時間在旅館門口等待,結果出現了兩部復古的輕軌電車,原來這是接送我們去晚會的接駁車;而在里斯本輕軌電車也是相當常見的大眾運輸工具,也有不少為了觀光用途仍持續服役的老式電車,各位如果來到里斯本觀光也不要錯過!
電車開到半路停下來,竟然出現隱藏版「沙必斯」正宗葡式蛋塔!現烤蛋塔外酥內嫩,最特別的是加入清淡的肉桂味,吃起來不會太甜。
大約15分鐘的車程抵達會場後,馬上就能見到當初X2正式發表之前,原廠提前曝光的迷彩偽裝版本, 其實現場賞車覺得迷彩版十分搶眼,如果能推出相關選配項目應該很吸引人。
接著就由原廠產品負責人開場介紹X2的各項特點,而這款全新推出的跨界休旅車,究竟與X1有何不同?也是我們實際試駕所要體驗的重點。
隔天一早,拿到車鑰匙準備出發,由於試駕車皆選配了M Sport X套件,連鑰匙側邊都有搶眼的「M三色」裝飾,這次原廠準備的試駕車皆為xDrive20d版本,清一色都是「Galvanic Gold 電流金」車色,也是X2初發表時的主打色。
第一眼見到X2,可以發現它的體型相當緊湊,與X1相較之下,X2的車高減少了72mm、車長減少79mm、車寬減少3mm,不過兩車的軸距同樣都是2670mm,也就是說X2比起X1稍短且車高降低,加上車身線條更加流暢,風阻係數也僅有0.28Cd。
X2的外形設計有幾項特別的地方,也有向經典車致敬的意味,例如從車頭正面看過去,能發現X2的水箱罩採用倒梯形的設計,與其它BMW車款的正梯形設計明顯不同,這其實是向經典的「貓王座駕」BMW 507致敬;此外,X2的C柱上方加入藍白廠徽設計,過去也曾有2000 CS、3.0 CSL等經典車使用過類似的手法。
照片從左至右:BMW 507、2000 CS、3.0 CSL,可以從水箱罩與C柱車廠標誌看出X2的致敬意味。
X2的車高與車長皆較X1略短,加上試駕的M Sport X版本搭配19吋鋁圈,使得車側視覺效果頗有運動感,其實看起來有別於X1的休旅車風格,而是接近1 Series或上一代X1較為緊湊的設計。
初期推出的X2 xDrive20d、sDrive20i與xDrive25d皆將LED燈組列為標準配備,並採用顯眼的六角形LED日行燈設計,前保桿兩側的圓形霧燈則是延續BMW X家族的一貫風格。
M Sport X版本搭配19吋鋁圈,放射狀造型相當搶眼獨特,搭配輪胎為225/45R19尺寸之Pirelli P-Zero性能胎,抓地表現已有突出的水準。
再仔細看一次X2的車尾造型,包括C柱上方的廠徽、結實緊緻的車「屁股」、尾翼、左右各一的雙排氣尾管、扁長尾燈造型等,使得X2看起來很像是一部掀背車,整體設計亦跳脫BMW的現有設計風格。
車艙鋪陳方式就是我們所熟悉的BMW家族風格,雖然在外型上可以明顯區別X2與X1之間的差異,不過內裝設計則擁有許多的共同點,包括中控台介面、大螢幕主機、儀錶板與方向盤,甚至是排檔座前方的置物空間等,但仔細點看還是能發現X2為了營造個性風格所進行的質感強化,例如中控台兩側的縫線設計、滾邊腳踏墊、座椅縫線等。
而在安全配備方面,X2也提供前方碰撞預煞系統、車道偏移警示、盲點偵測、ACC主動跟車巡航等功能,至於台灣引進版本是否會全數搭載?則要等到正式發表時才可進一步確認。
在車系中使用相當廣泛的M款方向盤無論造型與握感都很出色,兩側控制按鍵也提供充足的機能,並附面積不小且容易操作的方向盤換檔撥片。
儀錶板採用易於辨識的雙圓造型,下方液晶顯示區則提供油量、油耗、里程、交通號誌便是、車輛狀態等功能。
空調系統採用雙區恆溫式配置,操作邏輯很容易上手,而試駕車還選配了電熱座椅,雖然台灣用到的機會不多,但這幾天正好寒流來襲,如果有電熱椅就能舒服許多。
中控台上方的8.8吋液晶螢幕同樣提供齊全的控制功能,整合衛星導航、音響、車輛控制、藍牙無線通訊、智能遠端遙控、線上生活資訊等 ,透過智慧型手機連網還可提供即時天氣、路況等訊息。
按下駐車燈下方的按鍵,則可進入安全輔助系統的快捷選單,可以開啟或關閉前方碰撞預警、行人偵測警示、車道偏移警示等功能。
目前除了sDrive20i車型已換上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之外,xDrive20d與xDrive25d兩款柴油車型還是搭載八速Steptronic手自排變速箱,同時附有手動換檔與運動模式。
排檔座一旁按鍵分別是循跡系統開關、駕駛模式切換(具有Sport、Normal、Eco Pro模式)、停車雷達警示開關與四驅車型專屬的陡坡緩降功能。
手煞車採用電子式設計,而一旁的iDrive系統控制旋鈕只要習慣BMW車系的操作,使用起來並沒有不同的地方。
排檔座前方的置物空間設有上下開啓式遮簾,內部的置杯架同時放入兩瓶礦泉水不成問題,前方還有適合放零錢的小置物空間與12V電源插座。
手套箱內部的空間還算充裕,放入原廠說明手冊後,上面再放兩瓶礦泉水也算輕鬆,內部亦有照明設計。
中央扶手為雙層式設計,照片為下層較大的空間,並設有USB連接孔。
駕駛座靠近車門側的地方也有隱藏式置物空間,不過現今偏大的智慧型手機放不進去,倒是可放零錢、停車票等小物品。
前車門旁的置物空間也具有杯架功能,深度也足以放入瓶裝礦泉水。
試駕車還選配了harman/kardon音響系統,實際聆聽的音質表現不錯。
M Sport X車型搭載跑車式座椅,並以Micro Hexagon織布與Alcantara皮革材質包覆,除了透氣性與止滑效果出色之外,椅背兩側的包覆效果也很好,而椅面前端還可以手動拉出,進一步提升大腿支撐性,而我覺得座椅位置、高度與方向盤的搭配組合十分契合重視操控感的駕駛坐姿,既不會感到重心太高,也能保有很好的駕駛視野,方向盤位置調整好之後整體操控介面十分良好。
照片中可看到X2仍具有後座出風口的設置,我們再請身高約155公分的車廠人員入座示範空間(前座位置為我的習慣坐姿,我的身高176公分) ,如此一來後座的膝部與頭頂空間都有不錯的水準,其實相同的座位設定我也坐進後座體驗空間表現,膝部空間也屬充足,不過底板中央突起比較明顯,所以中間座位乘客難免會有腳部不易伸展的情況。
後座採用4/2/4分離方式,可透過椅背前傾打平的方式擴充置物機能,在一般五人座狀態下,X2的行李廂容積為470公升,略小於X1的505公升;當後座椅背全部向前傾倒打平後,行李廂容積增至1355公升,也是略小於X1的1550公升,不過已大幅超越1 Series的1200公升行李廂容積,也優於同級對手M.Benz GLA的1235公升。
放入一個登機箱、背包跟幾個隨身小包之後,X2的行李廂空間仍屬充足,其實在整體空間表現上,除了行李廂略小於X1之外,我覺得X2的乘坐空間其實已有與X1平起平坐的水準,同時發揮跨界休旅車的優勢,空間機能性與載運容積也優於一般掀背車款。
雖然我經常前往歐洲試車,但其實每到一個有別於台灣駕駛習慣的環境,總是要先用些時間適應一下,當然對於車輛操控介面的熟悉度,也是能提早適應環境的關鍵因素。其實剛坐上X2的駕駛座,由於內裝鋪陳實在與X1太類似,其實我在出發前往葡萄牙前一週才剛試過X1,所以立即湧上熟悉的感覺,但開上路一陣子之後,其實馬上就能發現X2與X1之間還是有些差異,尤其是車身重心的變化以及路感回饋等。
X2的車高較X1少了約7公分,看似不大的數目但其實駕駛途中能感覺到X2的車身重心明顯較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用過速克達載東西的經驗,我還記得以前常會騎車去寵物用品店買一大包乾狗糧,放在腳踏處騎車返家時,就會覺得過彎時沈穩許多,當然重量增加會影響加速表現,但這部分所要強調的是重心變化造成車輛操控的感受差異,駕駛X2時就可感覺比起X1更沈穩,當然除了車身重心較低這個因素之外,這次試駕的xDrive20d為四輪驅動設定,車重也比前驅的sDrive20i重了約140公斤,但正好本車藉由柴油引擎大扭力的特性,因此車重的影響我覺得倒是在可接受範圍內,整體說來X2的駕馭感受接近掀背車,體感上已與X1產生差異。
試駕車搭載2.0升四缸柴油渦輪增壓引擎,採用TwinPower Turbo雙渦流以及共軌直噴技術,可輸出190hp/4000rpm、 40.8kgm/1750~2500rpm的最大動力,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與四輪驅動系統,0~100km/h加速表現為7.7秒、極速221km/h。
此外,同樣是2.0升四缸柴油渦輪增壓設定的xDrive25d車型,最大動力達到231hp、45.9kgm的水準,因此0~100km/h加速擁有更出色的6.7秒表現,極速為237km/h。至於台灣首波引進的sDrive20i車型,則是搭載2.0升四缸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為192hp、28.6kgm,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與前驅設定,0~100km/h加速為7.7秒、極速227km/h。
這次所試駕的xDrive20d車型屬於柴油動力,其實在運轉細緻度上已有不俗的表現,試駕途中經過各種不同的路況,包括高速公路、市區與山路等,這具可輸出190hp、40.8kgm的引擎提供飽滿的動力輸出,即使車重幾乎是中型SUV的水準,不過起步時的加速節奏還算輕快,透過八速手自排變速箱的加持,加速過程順暢而無遲滯,高速公路上120km/h左右的區間也擁有突出的再加速表現。
而在市區行駛途中,其實輕踩油門就有足夠的加速驅策力道,旅遊淡季的里斯本路上少有塞車狀況,所以沿途的行駛步調還算輕快,但偶爾遇到車流較多的狀況時,我認為X2 xDrive20d的油門反應設定很好,照著直覺輕踩油門隨著車流前進,動力反應不會過於神經質也非遲鈍,屬於剛剛好又能兼顧乘客舒適度的設定。
身為BMW X家族的最新成員,X2可說是找到一個明確的產品定位,就如我在文章剛開始說講的,試過X1之後覺得表現不錯,但似乎少了些屬於年輕熱情的衝勁,然而X2讓我回想起試駕上一代X1的感覺,緊湊的身形、類似掀背車的駕馭感受,有別於現今X1較為務實的產品訴求。
簡單來說,如果擁有家庭、經常載著小孩出門,又要兼顧休旅機能,X1還是個理想的選項;但若很在意後驅車的俐落感受、對於休旅機能沒有太要求的情況,未來可能改為前驅設定的1 Series掀背車會是解答。但若你想同時兼顧駕馭樂趣與休旅機能,平常自己開車的時間多過於載家人,而假日出遊時又不希望載物太擁擠,X2就像是買主餐又附飲料甜點,一次滿足多項需求。
BMW X2 xDrive20d M Sport X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柴油渦輪增壓排氣量:1995c.c.
最大馬力:190hp/4000rpm
最大扭力:40.8kgm/1750~25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25/45R19
車身尺寸:4360mm x 1824mm x 1526mm
軸距:2760mm
車重:1600kg
油箱容量:51公升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ift.tt/2GFAZF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