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規格超強的 EOS R5 一起出現,這顆 24-105mm 鏡頭的規格跟別人很不一樣,大家都是做 f/4 恆定光圈,但 Canon 這次很有勇氣,為了輕量化作出了 f/4-7.1 這個決定。
剛發表時小編第一眼看到 24-105mm,我當下想說,之前你們 RF 不是有一顆 24-105mm f/4L 了嗎?噢是走非L鏡的產品線是不是?然後再看光圈,等等!Canon 你是認真的嗎?f/4-7.1,這是什麼奇妙的望遠端最大光圈啊?
真有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顆相當罕見的小光圈、小體積的 24-105mm f/4-7.1 IS STM。
● 關於小光圈變焦鏡的二三事:
很久以前的Canon鏡頭我不知道,但就我所知,Canon EF接環的原廠鏡頭是沒有推出過光圈小於f/5.6的鏡頭,這顆鏡頭應該算是首創了。過去我們很少測過最大光圈小於f/6.3的鏡頭,不,應該是說在近十年內也很少有鏡頭的最大光圈會小於f/5.6的,鏡頭會有f/6.3這種規格通常是望遠端,而且通常是變焦倍率很高,或者是焦段很遠導致,而光圈會那麼小的原因多半跟體積與價格有關。小編來為各位舉兩個著名的例子:
1. Sony 200-600mm f/5.6-6.3 G OSS:
從200-600mm如果還是維持恆定光圈f/5.6的話,那肯定就是一顆大怪物了,600mm f/5.6肯定不是開玩笑的。所以Sony把望遠端光圈縮到f/6.3,一來縮小體積與重量、二來可以大幅降低價格,讓這顆鏡頭變成幾乎是全幅Sony望遠鏡頭的入門首選,這是相當成功的產品。
2. Nikon DX 18-300mm f/3.5-6.3 G ED VR:
N家的18-300mm旅遊鏡有兩代,第一代是2012年的f/3.5-5.6(上圖右),這顆鏡頭重達830g,根本是帶一顆鏡皇出門旅遊,可能是有收到一些回饋吧,所以隔兩年他們就做了另外一顆18-300mm f/3.5-6.3(上圖左),只是把望遠端的光圈從f/5.6縮了1/3EV變成f/6.3,鏡頭重量就直接砍了280g來到550g,鏡頭的濾鏡口徑、直徑與長度全部縮小。
除了這兩顆鏡頭以外,還有一些是副廠的望遠鏡頭,例如Tamron 150-600mm f/5.6-6.3,或者是很特殊的鏡頭像是反射式望遠鏡,或者是很古老的鏡頭以外,很少鏡頭光圈會小於f/6.3的。上面兩個例子都是在300mm以上,在縮小機身體積重量、同時在降低價格部分也是有非常好的成效。Canon推出這顆24-105mm f/4-7.1肯定也跟價格、體積、重量三者脫不了關係。不過在105mm就做到f/7.1的Canon是不是大膽了點呢?
望遠端最大光圈是f/7.1?那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很好奇它的各焦段的光圈是什麼?以下是我高精度的手指去轉動獲得的結果:
f/4 | f/4.5 | f/5 | f/5.6 | f/6.3 | f/7.1 |
24mm | 27mm | 37mm | 50mm | 63mm | 80mm |
光圈在27mm就會掉到f/4.5了,其實f/4只有24-26mm這一小段;而50mm就已經是f/5.6,80mm以後到105mm都是f/7.1。所以如果你在這顆鏡頭上求的是光圈盡可能的大,那我只能說請你盡量使用24mm廣角端。
我們也必須面對現實:這顆鏡頭就是一顆晴天鏡,如果你在室內想要用長焦段獲得淺景深,又不想犧牲快門速度,那感光度瞬間飆升是很常見的事,各位可以從文末實拍照片的EXIF資訊中看出端倪。
而這個望遠端f/7.1換來了什麼好處呢?當然就是輕量化:
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系統可以讓你全幅機身+24-105mm鏡頭做到1公斤以下的,這是唯一的組合,僅僅只有880公克。小編這次是使用EOS R 660公克,總重1055g,可以算是第二名。
從上圖來看如果是EOS RP搭配24-105mm f/4L的話是1185g,重量就跟EOS R搭配24-105 f/4-7.1mm差不多,但鏡頭的直徑、長度、濾鏡口徑都大了一截,而價格則是大了不只一截。
鏡頭長8.8公分,由於鏡頭的直徑不大,7.7公分,所以裝上接環之後距離桌面還有一段距離,會拉著機身稍微往前倒。
前端的濾鏡口徑為67mm。市面所有的24-105mm都是77mm或以上(只有Sigma),包含EF接環的那顆24-105mm f/3.5-5.6 IS STM也是77mm口徑。這樣的尺寸也可以讓你在買濾鏡的時候再省一些錢。
鏡頭前端還有一個對焦/控制環,你可以透過鏡頭側面的開關來切換。
側面的開關你可以來調整控制環要做手動對焦環,還是控制環。而控制環的內容你可以透過機身內的設定來選擇。
下面的開關則是用來設定防手震系統的開關。這顆鏡頭可以做到5級的手震補償。
鏡頭的最近對焦距是廣角端20cm、望遠端34cm。但其實有一個秘技,是在廣角端的情況下使用手動對焦,可以把最近對焦距離拉到13公分。
焦距 | 對焦方式 | 最近對焦距離 | 放大倍率 |
24mm | 手動對焦 | 13cm | 0.5x |
24mm | 自動對焦 | 20cm | - |
105mm | 自動對焦 | 34cm | 0.4x |
雖然定位是輕巧平價的入門鏡頭,但接環依然是做金屬的沒有馬虎。
還有,這鏡尾的鏡片尺寸不小啊!實在很不像一顆f/4-7.1的鏡頭欸。當然前玉或後玉的尺寸跟光圈可能沒有太大的關係啦。
台灣製造。目前Canon有許多入門產品都是在台灣的工廠生產的,機身與鏡頭都有。
這次我們不是使用EOS RP,而是選用了EOS R來做測試,當然是因為他的畫素啦。測試鏡頭需要盡可能的選用高畫素機種。但整體來說重量1055公克也不算重。
● 銳利度 |
我們真的沒有測過光圈這麼小的鏡頭,f/4-7.1,等於望遠端已經是別人可能縮1到2級以上的水準了。不過我更好奇的是,望遠端的最大光圈這麼小,是否銳利度也會跟別的鏡頭縮光圈一樣呢?這是我們比較有興趣的地方。
這顆鏡頭在設計上,使用了一片特殊鏡片,是從鏡尾(圖右側)數過來第二片,那是一片非球面鏡片,可以抑制球面像差。
球面像差的意思是一般的鏡片裡,單一個面裡通常都只有一個球型曲面(請參照上圖左),因為一道光線分別從鏡片的不同位置進入,在最終也會在不同的位置聚集,造成畫面的模糊。所以廠商開發了一個面同時存在兩種以上曲面的鏡片(如上圖右),讓不同位置進入的光線,最終都會匯聚在同一個點上,就叫做非球面鏡片,可以確保整道光線全部的光最後都能盡量聚集在一個點上,保持畫面的清晰銳利,這就是球面像差與非球面鏡片的關係。
不過非球面鏡片只能確保畫面「盡量」清晰銳利,但一顆鏡頭要達到清晰銳利的畫質,其實是很多因素相互協調的結果,球面像差的修正只是條件之一而已。對焦距離、焦距、光圈、成像位置等因素都會影響畫面的清晰度,而且我們還沒有把色彩像差考慮進去,所以非球面只是工具之一,並不能保證畫面一定會銳利,也不保證非球面鏡片用的多就越銳利(但我可以跟各位保證用得越多一定越貴)。
銳利度的部分我們分成廣角端與望遠端,然後再切分成中央與邊角。我們這裡使用畫素數量3040萬的EOS R,色調標準,同時也固定色溫拍攝。成果如下面兩組圖片群組。
● 廣角端
但邊角的部分就讓小編覺得有些尷尬了,這顆鏡頭的表現並不是十分理想。光圈全開f/4的銳利度稍微有些糊,而且就算是縮光圈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 望遠端
[點擊下載]
就小編的測試經驗來說,如果是標準焦段的話,通常是望遠端的邊角畫質會比較差,但這顆鏡頭的105mm表現還ok,比廣角端來得好一些。
其實這次銳利度測試的時候我看完照片有些掙扎,一直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對到焦,但反覆測試的結果都相同,一開始真的有滿多次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要再重拍,因為過去慘痛的經驗實在太多了,於是我到官網去看一下這顆鏡頭的MTF圖,我就覺得沒事了。以下是這顆鏡頭的MTF圖:
24mm | 105mm |
這個每英吋30線(藍色線)的圖實在是有點讓人冒冷汗,光圈全開時的24mm邊角分辨率降到15%,望遠端的邊角最低則是在30%;就算是每英吋10條線最佳的中央畫質也是落在95%左右。
這也說明了這顆鏡頭的設計很明顯不是拿來讓你用高畫質相機來拍攝並放大檢視的。我們認為這顆鏡頭適合的相機就是EOS RP,2400萬畫素算是比較合適,但如果再高的話可能很容易就看出來畫面的邊角會模糊,特別是廣角端的邊角畫質會有明顯的下降,所以各位追求銳利度的朋友可能要多加留意這個部分。
● 對焦速度 |
雖然是一顆定位入門的變焦鏡頭,24-105mm f/4-7.1的對焦速度會呼嚨我們嘛?我們從規格上來看,這顆鏡頭使用了STM,也就是步進式馬達:
這顆鏡頭使用的是「導螺桿型」的STM,目前市面上多數的步進式對焦馬達都是長這樣。右下角的馬達轉動有螺旋狀的桿子,桿子轉動連接的齒輪,齒輪則與鏡片連接一起,透過一根金屬棒前後移動,這就是導螺桿式步進式馬達。
▲步進式馬達在鏡筒內的樣子。
而STM的特色是對焦可以做到很滑順,所以拍攝影片時使用自動對焦就不會像以前環形USM那種會很不滑順的感覺。同時STM也能夠做到高精度、微型距離的移動,目前鏡頭的STM基本上都能做到最小約一根頭髮距離內的移動,大約是100微米以內,搭配Canon的雙像素對焦系統可以做到又快又準的等級。
▲另外一種的「齒輪型」步進式馬達,上面就是馬達直接連接鏡片,沒有導螺桿。特色是體積超級小。
我們來看看這顆使用步進式馬達的24-105mm f/4-7.1,在對焦速度上的表現如何:
[embedded content]
上面影片向各位展示了四種對焦速度:
- 廣角端
- 望遠端
- 望遠端最近對焦距離
- 廣角端最近對焦距離
● 近拍 |
在前面對焦速度影片的後方,我請各位看最近對焦距離的部分。這顆鏡頭的「自動對焦」最近對焦距離落在105mm望遠端,為34公分,可以到最大0.4x的放大倍率;如果是廣角端的話最近對焦距離20cm,不過這個部分沒有放大倍率的資料。你可以看上面影片後面的部分,有兩次我的鏡頭已經撞到公仔了。
這顆鏡頭要到最大的放大倍率,必須要使用「手動對焦」,並且在廣角端的情況下使用,對焦距離僅僅只有13公分,放大倍率可達到0.5x。13公分的對焦距離是什麼意思呢?這顆鏡頭長8.9公分,也就是説鏡頭最前端到物體的距離只有4.1公分。其實這並不很實用,因為物體距離鏡頭這麼近,連光線都會被擋住了。
請各位看上圖左邊,鏡頭已經幾乎要貼在吸管上。鏡頭前端距離主體緊緊只有2.5公分。不過官方拍的這張照片算是滿有技巧的避開了光線的問題。從實際右方的圖片來看,吸管的光線是從裡面出來的,但如果光線條件是從其他地方來的話,那麼鏡頭本身就很容易把主體的光線遮住,讓畫面呈現出陰影。
焦距 | 對焦方式 | 最近對焦距離 | 放大倍率 |
24mm | 手動對焦 | 13cm | 0.5x |
24mm | 自動對焦 | 20cm | - |
105mm | 自動對焦 | 34cm | 0.4x |
● 紫邊 |
前面銳利度的部分說的球面像差是一種非色像差,意思就是不需考慮到光線的波長(顏色)的一種像差。而鏡頭的紫邊是一種有色像差,紫邊的產生是因為光線有不同的波長,不同波長的光線就會顯示成不同的顏色。而當一道光線穿越鏡片的時候,會因為不同波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導致不同波長的光線落在不同的位置,而藍色到紫色的波長最短,所以拍攝出來的相就會看起來顏色分離,而尤其是紫色最明顯。
紫邊出現的區域,最常出現在陽光底下,各位應該如果平常有在看電視劇的話,很常會看到樹下的景,很容易就會看到整顆樹的樹葉會出現紫邊。紫邊通常好發在強光下,特別是畫面的對比度相當大的地方,例如本次範例的樹葉,或者是銀色金屬面對強光底下都很容易出現。
● 廣角端:
● 望遠端:
● 手震補償 |
雖然鏡頭的規格與定價是在入門等級,但手震補償的機制做到了五級,這代表「理論上」可以讓望遠端105mm做到0.3秒的安全快門。但我知道很少產品在實際上能夠真的做到這種理論值啦,這裏我們舉兩組例子,都是使用望遠端105mm拍攝,裁切中央的部位。兩組分別是1/5秒與我個人的極限1/30秒。全部都拍30張,每張照片都是連號所以沒有辦法作弊只挑出穩定的照片。
● 1/5s
● 1/30s:
● 邊角失光 |
邊角失光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叫做自然亮度衰減,這與鏡頭無關所以在這裡不討論;第二是機械邊緣失光,這就是我前面提到被某些東西擋住導致邊緣全黑的暗角;第三就是光學邊緣失光,就是我們要討論,而且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邊角失光。
光線進入鏡頭的孔我們稱為入瞳孔。如果你從鏡頭的正面看,入瞳孔一定是一個完整的圓。但如果你像上圖一樣從側面看,那麼入瞳孔就是貓眼型,而這個貓眼型的面積一定比圓形小,面積小的意思就代表同樣時間內進入光線的量會比較少——就是比較暗。
這也就是為什麼畫面邊緣的亮度會比鏡頭中央來得暗的原因。但如果你收光圈,讓這個入瞳孔縮小,導致光線從鏡頭正面或側面進入都不會明顯影響入瞳孔的大小,那麼就可以達到畫面中央與邊緣相同亮度的目的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縮光圈可以減少邊角失光的原因。
[點擊下載]這組照片皆有開啟[周邊亮度校正],但在廣角端光圈全開的時候就有滿明顯的邊角失光,建議各位至少縮一級光圈。而望遠端一開始的光圈就是f/7.1,實在是沒有什麼邊角失光的問題。
● 耀光與鬼影 |
耀光與鬼影兩種現象是光線在鏡片與鏡片間,還有鏡片與感光元件之間反射所產生的結果。耀光會讓畫面的亮處會有一片降低對比度的情況,讓亮部附近的畫質不清楚;如果畫面中出現不該出現的圓形或不規則的光點就是鬼影(又稱光斑),鏡片上使用鍍膜就可以減少反射,讓耀光與鬼影出現的機率降低。
通常我們測試耀光與鬼影都使用太陽,然後用拍攝影片的方式讓鏡頭在畫面前搖來搖去,但這次測試的時間裡除了前面銳利度跟對焦以外根本沒有太陽出現,所以我只能用手電筒在攝影棚內拍攝,成果請各位參考就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鏡頭測試沒太陽就真的不能做呀。
● 星芒 |
星芒是光線通過鏡頭的光圈葉片產生繞射現象的衍伸出來的東西,通常如果鏡頭內是偶數x片光圈葉片,就會產生x條星芒,但如果是奇數y片光圈葉片,就會產生2y條光圈葉片。
而這裡我們會看星芒的形狀與分佈規則,它會直接反應光圈葉片的形狀與排列。如果分佈是規則的代表光圈的葉片開口是等距的,而星芒形狀的尖細或發散,其實是代表光圈開口每一片葉片的夾角是銳利還是平滑。但其實光點的形狀也會影響星芒的形狀,所以變因其實還滿多的。
這裡我們一樣在攝影棚拍攝,鏡頭設定在廣角端,依照各級光圈來看看這顆鏡頭的星芒表現。
● 變形 |
鏡頭的變形成因,是鏡頭中央與畫面周圍的大倍率不同所導致的。通常廣角鏡頭會有由內而外凸的桶狀變形,望遠鏡頭則容易有由外向內凹的枕狀變形。而變焦鏡頭很有可能兩種現象都會在同一顆鏡頭上發生,變形也通常是變焦鏡頭會比較明顯。
一般Canon相機的選單裡的[鏡頭像差校正]裡,都有一個[變形校正]的選項可以使用,但我在EOS R裝上這顆鏡頭時,機身會顯示該選項為灰色,顯示[不適用於所安裝的鏡頭]。我確認手上這台EOS R已經更新到該鏡頭建議的1.6版,所以我還不太確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但從結果來看,其實變形算是非常輕微的,只是我從機身上沒辦法確認這到底是已修正還是未修正的照片就是了。
24-105mm在過去是方便的代名詞,卻不輕巧
24-105mm的焦段真的相當好用,有24mm廣角,也有比70mm更長的焦段,所以如果你是想要旅遊鏡,對於28-200mm這種焦段可能因為重量或畫質而卻步,很多人會選擇24-105mm f/4。而且很多牌子都會有這個焦段,例如Canon、Sony、Sigma、Panasonic,而Nikon在F接環則是走24-120mm f/4。
不過這些24-105mm f/4都有一個缺點,就是重。每一顆24-105mm f/4的鏡頭重量從670g到880g都有,這些重量不可否認都是f/4這個恆定光圈換來的。但對於想要輕鬆出門旅行拍照,只想要有這個焦段,卻同時也想要輕量化的朋友們來說,單一顆鏡頭就700g以上的負擔實在是太大了,這次所推出的24-105mm f/4-7.1就是要彌補這個缺口,它是市場上最輕的24-105mm,重量只有395g,搭配EOS RP一機一鏡只有880g。
Canon在EF接環就有相當實用的24-105mm總共有三顆,其中兩顆是f/4L IS版分別在2005年與2016年推出,而2014年還有一款24-105mm f/3.5-5.6的IS STM版本,我想這顆EF接環的版本也是這款RF 24-105mm的前身,主打變動光圈、輕量化、體積小、價格也合理的高品質旅遊鏡。
所以Canon願意打破24-105mm稍大稍重的傳統,推出f/4-7.1的小光圈版本,小編樂觀其成。
為什麼是f/4-7.1?
為什麼這顆24-105mm會做f/4-7.1,還有為什麼以前不做?我想講講我自己的觀點:
第一,RF系統已經用70-200mm f/2.8L告訴你他們想要做輕量化了,而且這顆鏡頭是真的很棒,它的重量與體積只輸給Tamron 70-180mm f/2.8(A056),不過人家Tamron是去掉了180-200mm這個範圍,不過Canon的是一顆不折不扣的70-200mm f/2.8啊!Canon在技術力上還是非常生猛的,我認為Canon在RF接環的輕量化產品還會再繼續做下去。
第二,是以前根本不能做,因為以數位單眼的相位式對焦系統來說,對焦的精度非常受到進光量的影響,光圈大小就會直接影響到對焦的成功率,甚至鏡頭的最大光圈太小的話,機器是根本不會顯示對焦點給你的,例如6D MarkII全部的對焦點是45點,如果你用了最大光圈f/8的鏡頭(很多望遠鏡加了增倍鏡之後最大光圈就會收到f/8或更小),那你只剩中間的27點可用,如果你是更早的機身搞不好只有中間一點可以用。但你如果使用Live View,或者是現在的RF系統的Dual Pixel AF對焦系統就不太會受到光圈的限制,光圈會影響對焦沒錯,但影響的幅度沒有數位單眼來的大,這也是為什麼小編認為Canon會選擇在RF系統做小光圈的鏡頭產品。第一是他們可能早就想做,第二是現在能夠這麼做了。
什麼都沒有輕量化來得重要
看到f/7.1的光圈,我第一時間想說那應該畫質表現會不錯吧?結果其實不論是廣角端或望遠端的畫質,都不算是很厲害的表現,我們使用3040萬畫素的EOS R做720x480的裁切,其實在邊緣的畫質上銳利度表現並不理想,至少跟過往我們測試過的f/4恆定光圈鏡頭來比的確是輸了一截。
我覺得這顆鏡頭把它的產品線切得很明確,它就是設計給以輕量化為目標的使用者,其餘的銳利度、散景等一般我們用高價鏡頭衡量的指標來說對它都是次要的選項。而我認為Canon的作風相當大膽,用望遠端f/7.1來宣示他們對於輕量化的勇氣。
而這個輕量化的效果立竿見影,395公克的重量拿在手上是相當有衝擊性的,如果是搭配EOS RP就是880g,你在任何系統裡面都沒辦法找到全片幅機身+24-105mm鏡頭可以在一公斤以內完成的啦,這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我是除了相機之外還要背很多東西的攝影師,例如我要去登山,背包裡少100公克就是少一個負擔。這880g一機一鏡的重量真的對我有滿大的吸引力。那如果我真的對於散景有需求,我會考慮去選一顆50mm f/1.8或85mm f/1.8,但這就有賴RF接環趕快推出小巧的全幅定焦鏡了。
整體表現值得推薦
這顆鏡頭我會推薦給想要追求極致輕量化,同時又想要使用Canon RF全幅系統的攝影師。而且請你要選擇EOS RP,單機身重485g,加鏡頭總重880g,實在很不像一個全幅機種的kit組。它有非常實用的24-105mm焦段,對焦速度也滿快,色散、變形抑制在修正後都不錯,也有可靠的手震補償然後再加上我們推測這顆鏡頭應該會有滿合理的價格,我們覺得這顆鏡頭是進入EOS R全片幅系統的敲門磚。如果你對Canon的全幅機有興趣,那麼這顆鏡頭的確可以列入你的考慮清單中。
我要先跟各位說聲抱歉,因為測試的時間很短,但實拍的時間又完全沒太陽(還下雨!)所以能拍到照片的機會實在是很少,我只能給各位提供相對少量的實拍照,也沒有人像可以給各位參考,算是這次測試比較抱歉的地方。
Canon EOS R 24mm ISO320 f/4.0 1/80s
發現一面很莫名的牆。
Canon EOS R 105mm ISO640 f/7.1 1/160s
Canon EOS R 68mm ISO1600 f/6.3 1/100s
Canon EOS R 50mm ISO160 f/5.6 1/60s
Canon EOS R 37mm ISO100 f/5.6 1/100s
Canon EOS R 105mm ISO500 f/7.1 1/160s
Canon EOS R 105mm ISO8000 f/7.1 1/160s
f/7.1的時候,如果室內的光線並不充足,那就很容易出現這種ISO8000的照片,但散景看起來滿不f/7.1的對吧?
Canon EOS R 24mm ISO3200 f/5.6 1/80s
Canon EOS R 50mm ISO10000 f/5.0 1/80s
Canon EOS R 37mm ISO2000 f/7.1 1/60s
Canon EOS R 40mm ISO800 f/7.1 1/250s
Canon EOS R 105mm ISO800 f/7.1 1/400s
這是105mm望遠端的最近對焦距離。
Canon EOS R 24mm ISO800 f/7.1 1/320s
這張是同一隻蜻蜓,但我使用24mm廣角端的最近對焦距離拍攝。
Canon EOS R 105mm ISO800 f/7.1 1/160s
Canon EOS R 85mm ISO800 f/7.1 1/400s
Canon EOS R 105mm ISO320 f/7.1 1/160s
Canon EOS R 44mm ISO640 f/5.0 1/80s
Canon EOS R 52mm ISO1250 f/5.6 1/80s
Canon EOS R 97mm ISO2500 f/7.1 1/125s
Canon EOS R 76mm ISO2000 f/6.3 1/100s
Canon EOS R 105mm ISO4000 f/7.1 1/125s
我想f/7.1最明顯的問題並不是散景,而是你會常常發現ISO飆高...
Canon EOS R 85mm ISO200 f/7.1 1/100s
Canon EOS R 105mm ISO500 f/7.1 1/125s
Canon EOS R 99mm ISO250 f/7.1 1/100s
Canon EOS R 76mm ISO2500 f/7.1 1/80s
Canon EOS R 92mm ISO1250 f/7.1 1/125s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VtH1S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