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在今年3月發表2019年全新 iMac 21.5 與 iMac 27,相隔一段時間後終於在台灣正式開賣,全新的 Apple iMac 21.5 Retina 配置 Retina 4K 顯示器,並具備 P3 廣色域與 500nit 亮度。此外,標準配置最高 Intel Core i5 六核心處理器、8GB DDR4 2666MHz 記憶體、1TB 融合硬碟,以及 AMD Radeon Pro 560X with 4GB GDDR5 獨立顯示記憶體,效能表現上有預期中的升級。
外箱包裝雖然與先前相同,但外箱上印製的產品圖上,則可以看到主要視覺來自於 Retina 4K 顯示器,運用多色線條來展現,外箱後側則有 iMac 21.5 的機身側面照,同樣具備簡約的設計質感。
- 外箱包裝
- 外箱包裝
外箱上方的產品規格標籤,則可以看到這次小編借測到的 iMac 21.5 Retina 基本規格,為標準硬體規格配置中最高階的機種。
隨機則附上巧控鍵盤、巧控滑鼠 2、Lightning 對 USB 連接線,以及專用電源線,這是所有 iMac 系列電腦的標準配件配置。
- 鍵盤與滑鼠組
- 電源線
Apple iMac 21.5 Retina 的機身外形設計,則維持 iMac 系列一貫的簡約風格,機身尺寸為 45.0(高) X 52.8(寬) X 17.5(深)cm,顯示器上方則具備 FaceTime HD 相機,並具備光源感應裝置。
- 主機正面
- FaceTime 視訊鏡頭
機身背側則同樣採用一體成型的設計,上方的 Apple Logo 採用鏡面設計,這也是我們相當熟悉的 Apple 設計風格。
電源啓閉按鍵同樣位於背側左方的位置,為向下凹陷的觸感能讓使用者輕鬆辨識,從支架圓孔中可以看到電源輸入插孔與防盜鎖孔位置,上方則為散熱孔配置。
- 電源啓閉按鍵
- 電源輸入與防盜鎖孔
- 散熱孔
Apple iMac 21.5 Retina 備有 3.5mm 耳機音源插孔、SDXC 記憶卡插槽、四個 USB 3 連接埠 (相容 USB 2)、兩個 USB-C Thunderbolt 3 傳輸埠,以及 10/100/1000BASE-T Gigabit 乙太網路連接器等 I/O 端子配置。其中 Thunderbolt 3 傳輸埠支援 DisplayPort、Thunderbolt (最高可達 40Gb/s)、USB 3.1 Gen 2 (最高可達 10Gb/s),如果使用選購的轉接器還支援 Thunderbolt 2、HDMI、DVI 及 VGA 傳輸,可用來支援最高兩部 4096 x 2304、60Hz 的外接顯示器。
可調整角度的立架,則提供無段式的角度調整,使用者可依照使用習慣進行調整。
- 最大俯角
- 最大仰角
Apple iMac 21.5 Retina 採用 Retina 4K 顯示器,並支援了 P3 廣色域,小編也透過 4K 照片到瀏覽,讓各位可以感受一下 Retina 顯示器的畫質與色彩表現。當然相較於 Full HD 的顯示器來說,Retina 4K 顯示器提供的畫面細緻度,以及色準的表現都是相當出色,且亮暗部畫面的細節也相當不錯,不過如果影像來源低於 4K 高解析度畫質的話,在顯示器上就會有點模糊的情況發生。
- 4K 照片顯示
- 4K 照片顯示
- 4K 照片顯示
- 4K 照片顯示
Apple iMac 21.5 Retina 已經裝載 macOS Mojave 作業系統,小編在開機後更新最新版本為 10.14.5,未來也能夠升級最新的 macOS Catalina 作業系統。內建的處理器為 Intel Core i5-8500 3.0GHz 六核心處理器,搭配 9MB L3 快取記憶體。
透過 Geekbench 4 處理器效能測試,可以看到這顆六核心處理器的單核心執行緒的效能分數為 5,338 分,多核心執行緒的效能分數則為 20,876 分。此外,在 CINEBENCH R20 效能測試中,單核心執行緒的效能分數為 424 分,多核心執行緒的效能分數則為 2,387 分,以相同的硬體規格系統來進行比較,這樣的效能表現算是相當出色。
- Geekbench 4 處理器效能
- CINEBENCH R20 處理器效能
全新導入的 21.5 吋 Retina 4K 顯示器,螢幕解析度最高可達 4096 X 2304,同時支援 P3 廣色域與 500nit 亮度,內建的顯示卡則為標配中最高等級的 AMD Radeon Pro 560X witn 4GB VRAM 顯示卡,使用者還可訂製更高階的 AMD Radeon Pro Vega 20 with 4GB HBM2 記憶體的顯示卡。
同樣使用 Geekbench 4 來進行 OpenCL 的效能測試,最終獲得的圖形運算效能成績為 62,811 分,算是中高階等級的圖形效能表現,小編自己使用 Adobe 的 Lightroom 與 Photoshop 來進行體驗,整體的圖像處理效能算是不錯,不過像是 LR 的污點抹除效果,最多只能拉到 7~8 個就會有延遲的狀況,在 PS 應用程式中,影像處理的運算效能算是中規中矩。
小編也使用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來進行圖形運算效能的測試,測試環境為畫質 Ultra 以及 4xAA 反鋸齒模式,螢幕解析度則分別設在 2048 X 1154 與 Full HD 全螢幕顯示,前者的效能為平均 21.1FPS 與 531 分效能分數,後者的效能則為平均 24.2FPS 與 611 分效能分數,整體的效能表現並不是那麼突出。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2048 X 1154)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FHD)
iMac 21.5 Retina 在標準的硬體配置上,最多就是 8GB DDR4 2666MHz 的規格,當然也可以訂製 16GB 或 32GB 的記憶體容量,採用雙插槽與雙通道架構配置,小編認為如果平常有多工處理的習慣,建議升級到 16GB 記憶體用起來會更順暢些。
- 記憶體資訊
- 記憶體詳細資訊
標準硬體規格配置最高階的儲存硬碟規格,則為 1TB 的融合硬碟,也就是之前常見的 Fusion Drive,結合 SSD 與 HDD 雙硬碟架構,當然也可以訂製最大 1TB SSD 固態硬碟的規格選項,但需要花上不少的代價。
- 硬碟資訊
- 詳細硬碟資訊
小編使用 AJA 硬碟測試應用程式,分別使用 1080p 與 4K 的檔案來進行硬碟讀寫效能測試,前者的平均讀寫速度為 1419/896 MB/s,後者的平均讀寫速度則為 1484/866 MB/s,兩種不同情況下的讀寫速度表現其實差異不大,比較值得注意的還是讀寫速度間的差異比較明顯。
另外也來看到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平均的讀寫效能則為 1427.8/859.1 MB/s,其實與 AJA 所測試出來的結果差不多,不過在 2160p50 與 2160p60 兩種檔案格式的測試,是這顆融合硬碟無法處理的格式。
- AJA 硬碟讀寫效能(FHD)
- AJA 硬碟讀寫效能(4K)
-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最後要來看到的是 Novabench 綜合效能測試,Apple iMac 21.5 Retina 獲得的整體效能為 1,706 分,分開來看主要硬體規格的效能表現,可以明顯的看到在硬碟效能與記憶體效能表現上較不突出,這也是消費者在選購這款產品時,可以特別訂製更高階硬體的部分。
全新的 Apple iMac 21.5 Retina,延續 2017 年 iMac 機種配置的 Retina 4K 顯示器,以及新一代的硬體規格配置,即便外型與視覺體驗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在新一代硬體規格所帶來的效能表現上確實有明顯升級,尤其在處理器與顯示卡的效能上,都比前代出色許多。對於預算較不足的學生或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說,算是相當入門的 iMac 機種選擇,但硬體規格上小編則建議各位能夠訂製 16GB 的記憶體以及 512GB SSD 固態硬碟,會讓整體的效能表現上更為出色,如果怕儲存空間不夠,也可以購入一個大型的隨身硬碟來彌補這部分的不足。
小編自己試用了全新的 Apple iMac 21.5 Retina 一段時間,當然對於 Retina 4K 顯示器的整體視覺體驗是相當滿意,對於影像處理工作者來說,不太會有色彩上的差異,在進行影像編修工作時,處理器與顯示卡帶來的運算效能,也能夠應付相當繁雜的處理程序。不過如果是進行 4K 影片的編修,或是 3D 繪圖或運算的話,建議還是選擇 Intel Core i7 處理器搭配 Radeon Pro Vega 20 顯示卡等高階規格,會是更佳的配置選擇。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ift.tt/2Nw6J6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